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作品数:155 被引量:318H指数:9
相关作者:江霄朱珈仪张抗李醒岚赫赫男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文化科学
  • 61篇艺术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媒体
  • 22篇电影
  • 19篇教学
  • 17篇文化
  • 15篇艺术
  • 13篇新媒体
  • 12篇教育
  • 9篇电视
  • 9篇影视
  • 9篇纪录片
  • 8篇媒体时代
  • 8篇课程
  • 7篇大学生
  • 6篇叙事
  • 6篇视频
  • 6篇媒介
  • 5篇新闻
  • 5篇游戏
  • 5篇融媒体
  • 5篇教学改革

机构

  • 139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四川省委党校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川北幼儿师范...

作者

  • 11篇焦道利
  • 9篇江霄
  • 4篇朱珈仪
  • 4篇雷婷
  • 3篇李忠伟
  • 3篇范超辉
  • 2篇马永峰
  • 2篇李醒岚
  • 2篇杜宇
  • 2篇崔炯屏
  • 2篇朱恪钧
  • 2篇王炜
  • 2篇陈焕玲
  • 2篇王天阳
  • 2篇曾小
  • 2篇孙吉招
  • 1篇夏艳
  • 1篇王永友
  • 1篇文雪
  • 1篇吴兴明

传媒

  • 11篇电影文学
  • 11篇当代电影
  • 10篇中国电视
  • 9篇戏剧之家
  • 6篇青年记者
  • 5篇中国出版
  • 4篇当代电视
  • 4篇艺术科技
  • 4篇传播力研究
  • 3篇西部广播电视
  • 3篇传媒论坛
  • 3篇艺术教育
  • 3篇艺术大观
  • 2篇新闻爱好者
  • 2篇四川戏剧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中国广播电视...
  • 2篇芒种(下半月...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1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14篇2020
  • 24篇2019
  • 11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21篇2015
  • 21篇2014
  • 5篇2013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全球化时代下国产电影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与文化认同演变被引量:3
2018年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曾经盛极一时的全球化出现了向后全球化转向的趋势。作为文化产品的电影,其中展现的中国国家形象与文化认同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国产电影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发现这一时期国产电影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及文化认同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他者认同""符号认同"及"价值认同(起步阶段)"。伴随后全球化价值一律向价值多元转变的趋势,国产电影应坚持"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地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以此促进国内外观众对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最终实现对中华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
但午剑焦道利
关键词:国家形象文化认同
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创新发展--以《国家宝藏》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2017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普罗大众对原本艰深呆板的文物的关注和兴趣似乎在一夜之间被点燃,原本冷门的各大博物馆在不久之后的元旦小长假也变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国家宝藏》对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怎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获得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但午剑焦道利
关键词:《国家宝藏》综艺类节目创新性发展节目播出
后全球化时代中国类型电影的本土化认同探索:从景观到世界体系被引量:2
2018年
2000年以来,中国商业电影的类型化程度越来越高,表面上这是中国电影工业体系逐渐累积的成熟效应,但内里更是中国类型电影在本土化认同方面的意识形态探索的结果。中国电影在如何表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上经历了从最初的景观性展示,到尝试用主动构建的方式参与到世界体系中来的变化。这既是中国电影融入全球化时代的努力,也是中国电影在融入过程中寻找自身定位的尝试。
徐萌
关键词:类型电影文化冲突
以《红颜》为例论真实影像系统中的象征
2017年
真实影像系统中的象征作为一种局部修辞的手法,成为电影中最具有表现力的手段。电影《红颜》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为电影增添了许多夺目的闪光点。本文利用真实影像系统里的象征理论为理论支撑,旨在分析真实影像系统的典型作品《红颜》的象征手段,从电影中出现的"水""鱼""空间"这三个具象物论述了其在影像中所代表的丰富的象征含义,找到象征作为局部修辞手法的具体例证。
李晨
后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大众影评中的“集体影评”现象初论
2018年
集体影评作为"电影感性的反馈"存在,它以电影影评网络呈现的符号书写为外衣,以人的自我构建为机理,一方面感性地认知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以互动的符号建构主观世界。集体影评的活动空间也具有矛盾性,一方面它是一个自由的毫无限制性的活动空间,每一个拟态的主体都可以在其中以自己的方式评论电影,也就是说,它的准入机制和准出机制都是达到最低限度的。集体影评的历史意义在于"内表达",以一种可视的、互动的、快速的网络空间,建造、扩大属于自己的内省式的审美空间。其改变了全球化时代中传统大众审美观由"他者"建立判定的历史,转移了审美权力。
唐晓睿
关键词:符号互动
后全球化时代中外合拍片的文化叙事流变被引量:1
2018年
中外合拍片中富有东方色彩和民族意味的影像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中国元素在世界影坛的主体性开始凸显。纵观世界电影史不难发现,电影不单是技术革命下发明的新型艺术样式,同时还是承担文化和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中外合拍片由于其多国投资、共同创作和发行的生产模式,其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更加多元,因此中外合拍片担负着中国文化输出的使命。中外合拍片从一开始的文化主体性对抗、博弈发展到文化交互主体性关系,进入后全球化时代出现了"自我"主体重新建构的局面。
江霄
关键词:合拍片自我他者交互主体性
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实风格影视作品的美学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在文化融和与多元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下,能够传承社会文明、彰显民族文化价值的纪实风格影视作品成为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纪录风格影视作品的美学特征随着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而经历了国家意识的政治宣教、平民化纪实、工业技术美学、戏剧美学和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学的审美变换。新世纪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变换和媒介的融合发展,中国纪录风格影视作品将迎来资源重新整合、格局重新布局的新生态,其美学特征将表现出以中华传统美学为核心的多元融合的时代特征。
焦道利
关键词:美学特征嬗变
歌剧咏叹调《再见,我的小桌子》演唱版本分析
2019年
19世纪的欧洲音乐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在当时的音乐之都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深刻影响了歌剧艺术的发展。作曲家J·马斯内于1884年创作的歌剧《玛侬》,将法国歌剧中的传统创作手法同法国抒情歌剧的时尚创作技巧结合起来,整部歌剧的音乐高雅庄重,旋律优美线条流畅。笔者选择马斯内的歌剧《玛侬》中女主人公玛侬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再见,我们的小桌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演唱版本,对这首咏叹调的演唱技术难点进行研究。
张艺芬
关键词:咏叹调
青春片与既定类型电影的对接与融合被引量:3
2015年
一直以来,青春片都是以类型片或者亚类型的身份被讨论和被言说的,但矛盾的是它本身并不具备类型片该有的规定性特征,也不具备独特的叙事话语模式。问题在于青春片其实不是在类型的范式上发生意义的,更多的则是一种题材所指,甚至只是一个更大的概念范畴。也就是说,青春题材借助了既有的类型电影所形成的语言规范、叙述模式以及接受心理,在电影创作与电影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
江霄
关键词:青春题材类型电影
栏目策划实验的探索与创新被引量:1
2014年
在电视传媒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高校相继成立校园电视台,主旨是以宣扬校园文化为主,如何突破传统,策划一档形式新颖、涉及范围较广,且内容与高校校园文化息息相关的电视栏目,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本文从栏目创作的环境、栏目的形式、内容多样性等方面出发,探索符合大学校园生活,反映大学校园师生精神风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栏目。
范超辉李尚锋杜宇
关键词:栏目策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