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发展规划处

作品数:14 被引量:107H指数:6
相关作者:刘继荣俞前王家平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高校
  • 4篇学科
  • 2篇学科会聚
  • 2篇实证
  • 1篇大学建设
  • 1篇党建
  • 1篇党建质量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科生态系统
  • 1篇学者
  • 1篇学者参与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一流大学建设
  • 1篇一流学科
  • 1篇院系
  • 1篇扎根
  • 1篇扎根理论
  • 1篇社会

机构

  • 14篇浙江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篇俞前
  • 2篇刘继荣
  • 2篇邹晓东
  • 1篇吕旭峰
  • 1篇吴伟
  • 1篇樊晓杰
  • 1篇李铭霞
  • 1篇王凯
  • 1篇王家平

传媒

  • 3篇高等工程教育...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江苏高教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科技资讯
  • 1篇大学与学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流学科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与评价模型——基于浙江大学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2018年
"双一流"背景下,构建一流学科生态系统是研究型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学科生态系统是一复杂有序的知识网络,并具有生命周期特征,可以从聚合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进化能力等四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浙江大学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学科生态系统的四个主要因子:文化生态、学术生态、资源生态、人才生态,建立了学科生态系统的内核结构模型及其作用机制,从而打开了学科生态系统的"黑箱",这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谋划一流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徐贤春朱嘉赞吴伟
关键词:学科生态系统内核结构
学科会聚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探讨被引量:12
2020年
知识大融通和会聚技术的发展,使学科交叉融合进而产生会聚型学科的趋势日渐明朗。学科会聚是会聚型学科发展的初期形式,它超越了传统的交叉学科、跨学科和学科群概念,更加强调革新性、集成性和全程性。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呈现出新技术推动型、任务拉动型、共同愿景驱动型、科技平台吸引型等各具特色的学科会聚模式,浙江大学正在探索顶层战略设计驱动、新型研发机构迭代、研究范式变革推动、多学科协同培养等学科会聚路径。学科会聚引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是突破传统的院系-学科框架,以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重大挑战问题为牵引,实现大跨度的协同创新。
吴伟徐贤春樊晓杰陈艾华
关键词:学科会聚跨学科
优化资金管理激发创新活力被引量:5
2021年
近期,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印发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推出新理念、新举措。浙江大学充分认识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意义,主动贯彻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相继出台《浙江大学自然科学纵向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和《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各项举措发挥实效,进一步激发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本文着重总结浙江大学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出思考和建议。
薛建龙谢崇波陆丹旸夏文莉黄敏卓吴勇军杨波
关键词:科学基金资金管理
高校规划的价值及其实现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简要回顾分析了高校规划工作的演进及其背景,对如何进一步促进规划功能价值的实现进行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大学规划工作实务,对前后两轮五年规划的做法特点作了比较与分析。
刘继荣
关键词:高校规划
新时代高校院系党组织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高校院系党组织党建质量关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贯彻落实,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落实,关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扎实推进。文章梳理了高校院系党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分析了当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组织体系不够统一、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以及结果应用不够充分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孙棋严晓莹
关键词:高校党建质量
加强科研自主创新,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被引量:6
2007年
总结了浙江大学在创建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过程中关于加强科研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一是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凝练实验室的重点研究发展方向;二是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半的实验平台;三是要加强自主创新,强调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装置的原创性;四是要汇聚高水平科研人才,构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这些建设经验对于今后重点实验室的创建和运行管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俞前王家平
关键词:自主创新
欧美大学学者参与产学合作的程度、决定因素和影响——基于实证研究文献的探析被引量:4
2013年
欧美大学的技术转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术知识商业化是这一活动中较为传统的方式,而通常被忽视的另一技术转移方式——学者参与产学合作,从参与程度来看其实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受学者个人特征、组织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因素的驱动,它在对学者本人及其组织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消极影响。
王凯邹晓东吕旭峰
关键词:学者参与产学合作技术转移
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绩效管理初探被引量:1
2015年
世界一流学科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因此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头号工程。学科作为高校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平台,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建设。然而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资源来源非常有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采用绩效管理的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科建设绩效的提高。
严晓莹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高校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的动能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很多问题没有国际经验可循、没有现成答案可鉴,亟须探索分析高校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的动能机理,全面构建保护改革者的制度和生态,大刀阔斧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通过使用扎根理论方法,梳理形成27条初始概念、9个初始范畴和4个主范畴进行深入分析,构建起由动力、阻力、压力、动机四大模块组成的高校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的动能机理模型,提出了动能导向图。高校领导干部改革创新需要通过充分激发动力、减少阻力、巧施压力、端正动机,着力营造鼓励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勇攀高峰的文化和环境。
马春波张栋梁
关键词:高校扎根理论
强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求是创新型人才被引量:11
2009年
介绍了浙江大学强化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战略计划和“985工程”二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设,并以浙江大学能源学科为例,总结了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优势,服务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强化培养的成功经验:一是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本科生科研训练正确选题;二是构建教授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创新团队;三是创新实验方法建设特色鲜明的实验平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科研成果学以致用;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这将为研究型大学培养优秀本科人才提供宝贵经验。
俞前
关键词:科研资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