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作品数:361 被引量:1,176H指数:14
相关作者:师长宏张海施新猷李六金张彩勤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9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1篇医药卫生
  • 84篇生物学
  • 50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84篇细胞
  • 61篇杆菌
  • 59篇结核
  • 59篇分枝杆菌
  • 54篇结核分枝杆菌
  • 53篇小鼠
  • 52篇动物
  • 50篇免疫
  • 48篇病毒
  • 43篇肿瘤
  • 38篇蛋白
  • 30篇基因
  • 27篇动物模型
  • 22篇疫苗
  • 22篇肝癌
  • 18篇裸鼠
  • 18篇克隆
  • 15篇腺癌
  • 13篇异种
  • 13篇异种移植

机构

  • 361篇第四军医大学
  • 51篇第四军医大学...
  • 2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0篇西安市儿童医...
  • 9篇成都医学院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沈阳军区总医...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14...
  • 3篇陕西省肿瘤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长春生物制品...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175篇师长宏
  • 102篇张海
  • 91篇赵勇
  • 74篇李六金
  • 62篇施新猷
  • 55篇张彩勤
  • 48篇朱德生
  • 48篇白冰
  • 29篇李秦
  • 27篇杨贵忠
  • 27篇毛峰峰
  • 22篇徐志凯
  • 18篇金昌德
  • 15篇赵宁宁
  • 14篇张廷芬
  • 14篇赵善民
  • 14篇柏银兰
  • 13篇王四旺
  • 12篇娄清林
  • 12篇陈慧茹

传媒

  • 49篇第四军医大学...
  • 28篇中国比较医学...
  • 23篇中国实验动物...
  • 20篇现代生物医学...
  • 10篇科学技术与工...
  • 9篇中国兽医科技
  • 9篇中国人兽共患...
  • 8篇生物技术通讯
  • 8篇动物医学进展
  • 8篇实验动物科学
  • 7篇中华结核和呼...
  • 7篇陕西医学杂志
  • 6篇上海实验动物...
  • 6篇细胞与分子免...
  • 6篇中国兽药杂志
  • 5篇实验动物科学...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动物科学与动...
  • 4篇中国实验动物...
  • 4篇中国西部第八...

年份

  • 2篇2019
  • 15篇2018
  • 25篇2017
  • 22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3篇2012
  • 19篇2011
  • 15篇2010
  • 16篇2009
  • 20篇2008
  • 13篇2007
  • 16篇2006
  • 7篇2005
  • 14篇2004
  • 23篇2003
  • 40篇2002
  • 21篇2001
  • 27篇2000
3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种动物传代细胞染色体遗传变异率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的目的分析制苗用传代细胞染色体的变异稳定性 ,以判定其质量。方法采用直接法制取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 ,用常规Giemsa染色 ,10 0 0倍光学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 ,求出染色体变异率( %) ,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F81为亚二倍体细胞系 ,染色体众数为 30 ;Vero是超二倍体细胞系 ,染色体众数为 73~ 75 ;MDCK属于亚四倍体细胞系 ,染色体众数为 12 5~135。BHK2 1为亚二倍体或亚四倍体细胞系 ,亚二倍体众数为 42 ,亚四倍体细胞众数为 72~ 74。四种细胞系的染色体畸变率为 0 %~6 %,均较低。结论是四种传代细胞遗传学特性相对稳定 ,各代次之间无本质差异 。
李六金李秦施新猷张海赵世君师长宏金昌德胡春雷
关键词:传代细胞染色体疫苗核型分析
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
1996年
目的:为了研究牙周炎的动物模型。寻找牙周炎新药或牙周手术的试验环境。方法:选用丝线缝扎与高糖食料喂养的方法以观察牙周炎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丝线缝扎组(P_1)、高糖喂养组(P_2)和前两者结合组(P_3)在1和4周时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均明显升高;P_1和P_2组在1周时龈固有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4周时在牙槽嵴处有破骨细胞,P_1组的破骨细胞数量多于P_2组;P_3组在1周时龈固有层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有时可见少量破骨细胞位于牙槽嵴处,4周时有较多的破骨细胞位于牙槽嵴和骨髓腔内,破骨细胞内可见较多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结论:表明丝线缝扎和高糖食料喂养结合可对大鼠形成牙周炎、
陈铁楼李秦周以钧宋培智金岩刘健
关键词:牙周炎高糖
2080例药物中毒门诊病例分析被引量:8
2002年
本文对 2 0 80例门诊药物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了解就诊病例药物中毒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季节性的构成比 。
王春雨万东君张小茹王普选李六金
关键词:药物中毒门诊病例分析流行病学分析预防措施
近红外荧光染料对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靶向识别
目的:研究靶向近红外荧光(NIRF)染料在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活体成像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标记荧光酶素的人胃癌细胞系原位移植裸鼠建立肿瘤模型,同时诱发制备胃溃疡模型;对上述模型分别采用生物发光成像和NIRF成像...
赵勇张彩勤赵宁宁谭邓旭赵亚张海师长宏
关键词:胃癌细胞原位移植模型活体成像
小鼠肺栓塞模型的诱导及比较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建立 3种药物引起的小鼠肺栓塞模型 ,并比较不同肺栓塞模型之间的特点 .方法 :以C5 7BL/ 6小鼠为实验动物 ,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 5组 (n =5 ) .分别用胶原 +肾上腺素、二磷酸腺苷 (ADP)和凝血酶 3种药物的最低致死剂量经颈内静脉注射 ,诱导小鼠肺栓塞模型 ,以未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组为对照 ,研究小鼠肺部微血栓的数量和构成以及外周血小板计数的改变 .结果 :生理盐水组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了 (6 2± 8)× 1 0 9/L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3种药物中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最多的是凝血酶组 (987± 1 35 )× 1 0 9/L ,P <0 .0 1 ,其次是胶原 +肾上腺素组 (4 5 9± 78)× 1 0 9/L ,P <0 .0 1 ,最少的是ADP组 (31 2± 4 6 )× 1 0 9/L ,P <0 .0 5 .光镜下观察 ,每高倍视野凝血酶组小鼠肺部微血栓形成的数量最多 (4 .9± 0 .3) ,其次是胶原 +肾上腺素组 (2 .3± 0 .5 ) ,最少的是ADP组 (1 .2± 0 .2 ) ,P <0 .0 5 .免疫组化结果提示 3种类型的肺栓塞都主要是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的透明血栓 .结论 :3种药物可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激活凝血系统 ,在肺部形成性质相同但程度不等的肺栓塞 。
李圣青张艰戚好文杨贵忠
关键词:肺栓塞胶原ADP凝血酶动物模型小鼠
小茴香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研究小茴香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肿胀2种动物模型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进行镇痛实验。结果:小茴香挥发油能显著抑制上述各种动物模型的炎症反应及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结论:小茴香挥发油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滕光寿刘曼玲毛峰峰韩燕杨鹏石磊畅敏
关键词:小茴香挥发油抗炎镇痛
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煅烧骨复合物动物体内植入被引量:26
2002年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煅烧骨 -成骨细胞复合物植入动物体内后成骨性能 .方法 以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 (TBC)为载体 ,培养兔骨膜成骨细胞 (POB)构建复合物 ,把该复合物移植到 BAL B/ c裸鼠皮下和兔臀部肌袋内 ,以单纯 TBC植入做为对照 ,2 8d后取材 ,制成不脱钙组织切片、HE染色 .结果 裸鼠实验组 TBC材料内部 :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 .细胞排列紧密 ,形态多样 ,有的已变为软骨细胞 ,TBC表面有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环绕 .组织间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同时可见片状类骨质 .兔子实验组 TBC材料内部有结缔组织及细小血管长入 ,孔内充满软骨细胞并可见软骨组织钙化、崩解、成骨现象、有片状骨组织形成 ;而单纯 TBC对照组孔隙内有大量结缔组织及细小血管长入 ,未见骨组织形成 .结论 将TBC- POB材料植入体内后 。
许永华施新猷胡蕴玉张保东殷学军蒋维中卢开柏张东辉
关键词:煅烧骨成骨细胞植入骨组织
人源性肿瘤组织原位异种移植模型的特征及研究策略被引量:6
2018年
人源性肿瘤组织原位异种移植模型(PDOX模型)能够更好地保持原发肿瘤的基因特征,在组织学、转录组、多态性和拷贝数变异中具有高的保真度,保留了原发瘤的微血管、基质成分和相互作用,以及肿瘤转移的特点,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临床患者的疾病预后,可以筛选出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临床转化应用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由于小鼠和人体微环境仍有差别,原位移植瘤的形态结构与原发瘤仍存在一定差别,且原位移植并不能确保肿瘤发生转移。因此,构建个体化PDOX模型就需要分析移植瘤的组织形态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建立异种移植模型的数据库,共享异种移植模型的信息与研究结果,促进PDOX模型的转化应用。本文总结了PDOX模型的主要特征,概述了其优势以及局限性,并对应用进行了展望。
陈薛张贺师长宏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
染料木素对维甲酸模型大鼠血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作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 .方法 :取SD雄性大鼠 2 5 6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 (5g·kg-1)、染料木素大、中、小剂量组(18,9,4 .5mg·kg-1) .给予维甲酸 70mg·kg-1·d-1灌胃 2wk(正常对照组除外 ) ,分别于不同时间从各组取 8只大鼠对体质量、血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等进行测定 .结果 :染料木素①可增加维甲酸模型大鼠的左股骨质量、左胫骨质量 (P <0 .0 5或P <0 .0 1) ;②使模型大鼠的血清Ca ,P ,Mg,CT水平明显降低 ,BGP ,ALP水平升高 ,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③在 4 .5mg·kg-1,9mg·kg-1时可明显增强模型大鼠的股骨、胫骨和腰椎L2 -4的骨密度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染料木素可明显改善维甲酸模型大鼠的骨密度和血生化指标 。
孙纪元王四旺谢艳华缪珊施新猷贺中民
关键词:木素维甲酸骨密度血生化指标
高能氙光传递窗的杀菌效果研究
传递窗是屏障设施内用于传递物品的通道,其杀菌主要是通过紫外灯进行照射消毒,通常需要时间长,且消毒效果不稳定。氙光传递窗是利用脉冲氙气灯极化发光的原理,通过产生强烈的脉冲紫外光线,高效、快速对物品表面和空气中的各类微生物灭...
白冰; 王西华; 康生; 赵勇; 张彩勤; 张海; 师长宏;
关键词:氙气灯杀菌效果
文献传递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