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作品数:2,232 被引量:7,038H指数:26
相关作者:李德锐杨捷生林英城杨熙鸿彭汉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74篇期刊文章
  • 148篇专利
  • 137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919篇医药卫生
  • 53篇建筑科学
  • 4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7篇机械工程
  • 22篇经济管理
  • 22篇文化科学
  • 10篇哲学宗教
  • 7篇政治法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5篇核科学技术
  • 3篇生物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89篇肿瘤
  • 287篇护理
  • 256篇食管
  • 228篇腺癌
  • 215篇乳腺
  • 206篇化疗
  • 194篇乳腺癌
  • 186篇细胞
  • 171篇食管癌
  • 169篇手术
  • 167篇放疗
  • 165篇鼻咽
  • 164篇术后
  • 157篇鼻咽癌
  • 136篇晚期
  • 126篇疗法
  • 124篇预后
  • 95篇肺癌
  • 90篇癌患者
  • 89篇宫颈

机构

  • 2,169篇汕头大学
  • 115篇汕头大学医学...
  • 52篇汕头大学医学...
  • 47篇汕头市中心医...
  • 27篇中山大学
  • 10篇揭阳市人民医...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广东省中医院
  • 8篇厦门大学
  • 8篇汕头市第二人...
  • 6篇苏州大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暨南大学
  • 5篇开平市中心医...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南京军区福州...
  • 4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108篇李德锐
  • 106篇林英城
  • 87篇杨熙鸿
  • 87篇陈于平
  • 79篇杨捷生
  • 73篇杨卫平
  • 69篇陈志坚
  • 59篇洪超群
  • 58篇周莉
  • 58篇李从铸
  • 58篇黄华兰
  • 53篇高树鹏
  • 52篇陈玉泉
  • 52篇陈炯玉
  • 51篇邱卫黎
  • 50篇杨钰贤
  • 49篇黄文河
  • 48篇王鸿彪
  • 45篇庄业忠
  • 45篇林志雄

传媒

  • 221篇汕头大学医学...
  • 63篇国际肿瘤学杂...
  • 47篇肿瘤研究与临...
  • 36篇国际医药卫生...
  • 36篇癌变.畸变....
  • 34篇广东医学
  • 33篇中国城乡企业...
  • 3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3篇全科护理
  • 28篇中华肿瘤防治...
  • 25篇医疗装备
  • 25篇临床肿瘤学杂...
  • 24篇中国肿瘤
  • 24篇实用癌症杂志
  • 21篇中国肿瘤临床
  • 21篇医师在线
  • 19篇中国老年学杂...
  • 19篇转化医学杂志
  • 16篇肿瘤学杂志
  • 15篇护理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78篇2023
  • 113篇2022
  • 100篇2021
  • 79篇2020
  • 86篇2019
  • 90篇2018
  • 84篇2017
  • 97篇2016
  • 123篇2015
  • 190篇2014
  • 112篇2013
  • 136篇2012
  • 89篇2011
  • 72篇2010
  • 77篇2009
  • 46篇2008
  • 50篇2007
  • 59篇2006
  • 84篇2005
2,2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介入下支架放置术72例被引量:2
2001年
近年来,国内外运用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及瘘口,效果较好.我们1996-07/2000-07应用镍钛合金支架治疗72例,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郭毅彭少玲张健杨湘玲
关键词:食管肿瘤内镜检查支架放置术
鳃裂癌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鳃裂癌的病理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鳃裂癌3例的临床资料、治疗和转归,并综合复习文献,总结鳃裂癌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结果:鳃裂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鳃裂残迹部位的孤立肿块,可伴有迷走神经侵犯症状;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状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镜下可见囊壁被覆上皮,并有正常上皮向癌的过渡,有淋巴结构但缺乏淋巴结的特征性结构;本组3例的治疗采用手术或手术加放疗,其生存时间分别为3年、7年、8年。结论:鳃裂癌诊断上应注意与颈淋巴结转移癌鉴别;鳃裂癌的预后较好,治疗以彻底的手术切除为主,肿瘤残留者宜补充放射治疗。
彭汉伟曾宗渊郭朱明
关键词:鳃原瘤外科手术
心理干预对颌面部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2年
颌面部肿瘤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毁容和畸形,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健康、形象和生活质量,加上患者对手术效果没有足够的信心,使患者在心理上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悲观厌世,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甚至产生轻生念头,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张华凌邱爽华赖亦惠
关键词:颌面部肿瘤焦虑程度心理干预
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不同表达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umor suppressor in lung cancer 1,TSLC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和预后关系。方法收集女性乳腺癌组织1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SLC1表达。结果 TSLC1主要表达在乳腺癌细胞质,其阳性率为38.4%(48/12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无关,而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相关(P<0.001)。ER^+(阳性)患者TSLC1阳性率低于ER-(阴性)患者[28.4%(25/88)与62.2%(23/37)];同样,PR^+患者TSLC1阳性率低于PR^-患者[24.3%(17/70)与56.4%(31/55)]。Z检验显示在ER^+PR^-的乳腺癌患者中TSLC1^-和TSLC1^+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与14.3%,P=0.007),总体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TSLC1不是ER^+PR^-乳腺癌患者独立的危险预后因素(比值比10.696,95%可信区间0.988~115.843,P=0.051)。结论 TSLC1在乳腺癌致病机制中与ER、PR相关,可作为临床ER^+PR^-乳腺癌患者新的预后指标。
吴晓庄轶轩陈炯玉洪超群张凡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及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和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DMLC-IMRT)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及其保护骨盆骨髓的价值。方法选取9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在Eclipse 10.0计划系统上分别对其进行二弧VMAT计划和九野DMLC-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者靶区、骨盆骨髓和其他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加速器跳数和照射时间。结果与DMLC-IMRT计划相比,VMAT计划靶区适形性指数CI略好;两种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和骨盆骨髓(V10,V20,V40)无差异,均能很好地满足临床要求;在VMAT计划中,小肠V40,V45和膀胱V45均略低于DMLC-IMRT(P<0.05),在直肠V45的保护上DMLC-IMRT略优于VMAT(P<0.05),而直肠Dmean两者相似。VMAT计划的MU为848.4±58.8,较DMLC-IMRT计划的1 850.3±227.8明显减少(P=0.000),VMAT的治疗时间为(136.2±3.6)s,仅为DMLC-IMRT的1/3(P=0.000)。结论 VMAT计划可以达到或优于DMLC-IMRT D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两者均能很好地降低骨盆骨髓受照剂量,保护其他盆腔脏器,同时明显减少加速器跳数和照射时间。
吴丽丽谢文佳张武哲林珠翟田田谢良喜
关键词: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放疗
506例鼻咽癌放疗前CT图像分析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鼻咽癌咽旁间隙浸润程度与颈淋巴结转移、颈动脉鞘受浸及颅底骨质破坏的关系。方法 :对 5 0 6例鼻咽癌放疗前CT图像分析 ,采用Sham等三线法将咽旁间隙浸润程度分为 :“0”、“Ⅰ”、“Ⅱ”、“Ⅲ” (无、轻、中、重 ) 4级。结果 :咽旁间隙受侵 413例 (81 6 2 % )、颈淋巴结转移 30 5例 (6 0 2 7% )、颈动脉鞘受累 2 42例 (47 82 % )、颅底骨质破坏 115例 (2 2 72 % )。结论 :颈淋巴结转移与咽旁间隙受累有关 ,但与其浸润程度无关 ;颈动脉鞘受侵与咽旁间隙受累有关 ,也与其浸润程度有关 ;颅底骨质破坏与咽旁间隙重度浸润有关 ,而与轻。
蔡爱群周实林伟彬周修国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肿瘤浸润
全胃切除术中置金属导芯硅胶鼻肠管临床观察
2001年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中留置金属导芯硅胶鼻肠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术中留置金属导芯硅胶鼻肠管 ,术后第 1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全组鼻肠管留置时间平均 15 4天。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明显增加了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有助于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该置管方法安全、简便 ,达到了加强术后患者营养支持、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的目的。
翁鸿锐杨捷生杨卫平陈玉泉陈于平杨熙鸿
关键词:贲门癌全胃切除术肠内营养
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三种技术的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从剂量学上比较三维适形(3DCRT)、适形调强(IMRT)和容积弧形动态调强(VMAT)3种放疗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优劣。方法:对10个病例统一标准勾画临床肿瘤靶区(CTV)、危及器官(OAR)、计划靶区(PTV)并做计划,比较3种技术间参数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MRT和VMAT计划的PTV剂量覆盖均较3DCRT改善(p<0.05),而前两者间的PTV剂量覆盖、热点区域和不均匀指数(HI)均无显著差异(p>0.05)。IMRT和3DCRT的心、左肺平均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VMAT的心脏和左肺放射暴露明显高于其它2种技术(p<0.05)。结论: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IMRT较3DCRT和VMAT有明显剂量学优势。CTV位移界定对胸部靶区和危及器官放射暴露影响显著,需对其进行个体化定量与最小化。
马长春张武哲伍方财黄宝添李东升
关键词:左侧乳腺癌放疗剂量三维适形放疗适形调强放疗
人卵巢癌干细胞球的分离与悬浮培养方法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寻找分离培养卵巢癌干细胞球的简便方法。方法:用组织块培养及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人卵巢癌细胞,分别采用高浓度血清和无血清悬浮培养3~5d后用Percoll液分离悬浮生长的肿瘤细胞球,机械性吹打细胞并进行传代悬浮培养约1个月,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并用肿瘤干细胞相关抗原(CD44,CD117和CD34)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来寻找卵巢癌干细胞标记。结果:采用高浓度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干细胞培养液均能得到卵巢癌干细胞球。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得到的细胞球相对较多,CD44可能是卵巢癌干细胞较特异的抗原标记。结论:高浓度血清培养能获得一定数量的肿瘤干细胞球,用Percoll液分离纯化肿瘤细胞球是一种简便的好方法。卵巢癌干细胞球多表达CD44抗原标记。
王琦田东萍李从铸钟卫祥丁文双
医务人员科研历程档案的构建及其意义
2020年
在国内外的各专业中,历程档案早已广泛应用于追踪记录专业发展情形的必备工具。而传统的科研档案围绕的主体是项目,因此无法体现科研人员的成长历程。本项目将历程档案的模式运用于医务人员科研档案的建立中,分析医务人员科研历程档案所应包含的内容及构建方式,提出新时期科研档案具有更重要的使命及应用价值。
张倍恩
关键词:医务人员
共2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