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作品数:1,938 被引量:6,850H指数:32
相关作者:周传艳廖建波史伟程华王健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82篇期刊文章
  • 64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3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8篇理学
  • 152篇化学工程
  • 95篇电气工程
  • 73篇建筑科学
  • 58篇农业科学
  • 34篇天文地球
  • 32篇轻工技术与工...
  • 3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9篇文化科学
  • 28篇生物学
  • 28篇医药卫生
  • 15篇经济管理
  • 11篇机械工程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水利工程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矿业工程
  • 8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18篇污染
  • 218篇废水
  • 209篇催化
  • 179篇降解
  • 103篇重金
  • 103篇重金属
  • 101篇电池
  • 81篇燃料电池
  • 79篇污泥
  • 78篇氧化物
  • 77篇催化剂
  • 75篇厌氧
  • 75篇土壤
  • 73篇臭氧
  • 68篇有机物
  • 68篇纳米
  • 67篇光催化
  • 62篇硝化
  • 61篇脱氮
  • 57篇挥发

机构

  • 1,929篇华南理工大学
  • 151篇教育部
  • 67篇暨南大学
  • 55篇贵州科学院
  • 32篇学研究院
  • 24篇贵州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广东工业大学
  • 18篇中山大学
  • 18篇中华人民共和...
  • 18篇广州市华绿环...
  • 17篇东莞理工学院
  • 17篇华南师范大学
  • 17篇仲恺农业工程...
  • 16篇生态环境部华...
  • 15篇广州大学
  • 15篇佛山市化尔铵...
  • 14篇华南农业大学
  • 12篇佐治亚理工学...
  • 1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80篇党志
  • 66篇韦朝海
  • 61篇周少奇
  • 50篇马邕文
  • 47篇万金泉
  • 41篇胡勇有
  • 39篇朱能武
  • 36篇杨琛
  • 36篇吴平霄
  • 33篇汪晓军
  • 32篇王艳
  • 29篇吴海珍
  • 29篇叶代启
  • 28篇卢桂宁
  • 26篇吴锦华
  • 25篇潘伟斌
  • 24篇黄碧纯
  • 24篇尹华
  • 24篇易筱筠
  • 19篇任源

传媒

  • 204篇环境科学学报
  • 97篇环境工程学报
  • 76篇环境科学
  • 72篇水处理技术
  • 43篇中国给水排水
  • 36篇中国环境科学
  • 33篇环境化学
  • 32篇广东化工
  • 26篇农业环境科学...
  • 24篇工业水处理
  • 2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2篇化工进展
  • 22篇2014年第...
  • 20篇环境工程
  • 17篇环境科学研究
  • 15篇物理化学学报
  • 15篇贵州科学
  • 15篇造纸科学与技...
  • 15篇科学技术与工...
  • 15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86篇2023
  • 106篇2022
  • 97篇2021
  • 72篇2020
  • 133篇2019
  • 152篇2018
  • 212篇2017
  • 222篇2016
  • 225篇2015
  • 209篇2014
  • 128篇2013
  • 26篇2012
  • 45篇2011
  • 19篇2010
  • 50篇2009
  • 18篇2008
  • 33篇2007
  • 27篇2006
  • 51篇2005
1,9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体改性对柴油车排气颗粒净化催化剂的影响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development of catalysts for particulate filter. The-Al2O3 support whichmodified by zi...
梁红李树华付名利叶代启
关键词:催化剂颗粒物载体改性
文献传递
土壤环境草甘膦残余现状及其检测技术评述被引量:5
2019年
草甘膦在土壤中极易被吸附,代谢速度相对缓慢,在高剂量多年连续施用的情况下,其残余水平可能会逐年升高。我国是除草剂草甘膦的生产和使用大国,当前草甘膦环境残余水平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土壤环境草甘膦痕量残余检测的标准方法还未建立。跟进草甘膦环境行为及其生态风险评估研究,优化除草剂使用管理策略,对我国环境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环境化学的角度,对土壤草甘膦的环境残余水平进行综述,对土壤环境样品中草甘膦痕量残余检测方法及技术研究进展做了评述。
陈梅芹孙建腾吴景雄李有达邓辅财牛显春党志
关键词:土壤吸附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
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地球化学机制被引量:15
2020年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持续输入除了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明显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外,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和新矿物相(黄钾铁矾、施氏矿物、金属硫化矿物等)的形成,这些都将引起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变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决定其地球化学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因此其形态分布变化的影响机制是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本文从土壤组分的变化、重金属在各形态间迁移的路径和动力学等方面探讨AMD影响下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变化的地球化学机制,以期为认识矿区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行为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党志姚谦李晓飞陈锴易筱筠卢桂宁郭楚玲
关键词:矿区土壤酸性矿山废水重金属次生矿物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也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土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1])。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中,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往往经济成本过高,尤其对于大面积污染的情况。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修复有机污染农...
马林邓辅财杨琛郭楚玲党志
关键词: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生物修复
黄铁矿活化过硫酸钠降解对氯苯胺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黄铁矿(pyrite-FeS2)活化过硫酸盐(PS)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降解对氯苯胺(PCA)。系统探讨了FeS2活化PS降解对氯苯胺体系中,初始pH、FeS2投加量以及PS浓度对PCA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S/FeS2体系能有效地降解PCA,在PCA初始浓度为0.1 mmol·L-1,FeS2含量为0.5 g·L-1,温度为20℃,PS投加量为2.5 mmol·L-1,初始pH为7,反应4 h后PCA去除率达到91.02%。初始pH为3时PCA降解效果最佳,反应1 h后PCA的降解率达到100%。
陈宪方张永清钟燕清黄少斌
关键词:对氯苯胺过硫酸盐黄铁矿硫酸自由基
中国城镇化进程及其环境问题的思考
把城镇化问题与环境问题结合考虑,着眼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今后“人口转移型城镇化”主要不应是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迁移,而是主要向城镇和小城市迁移发展。提出“结构转换型城镇化”,主要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强调...
肖锦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环境问题农业机械化
硫酸锌处理对玉米幼苗养分和锌累积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0、400、800、1200和1600 mg·L-1 5个硫酸锌浓度(以Zn SO4·7H2O计)的溶液浸泡玉米种子以模拟锌(Zn)污染处理,研究Zn对萌发阶段(第1、4、7、10 d)玉米幼苗胚根、胚芽生物量和养分(氮、磷和钾)累积以及胚乳干物质和养分消耗动态的影响,及其与萌发第10 d的胚根、胚芽和胚乳Zn累积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中钾的转化速率最快,其次为磷。低于800 mg·L-1的处理,具有刺激玉米胚乳、胚芽和胚根中物质转化,促进幼苗氮、磷和钾养分累积和植株生长的效应;进一步升高Zn的浓度,则对胚乳、胚芽和胚根中的物质转化存在明显的抑制效应。随Zn浓度的增加,胚芽、胚根和胚乳中的Zn累积量均呈线性增高的趋势,Zn在玉米幼苗的分配量为胚乳>胚根>胚芽,胚根对Zn污染较胚芽敏感;胚乳中氮的残余量与其Zn累积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环境中的高浓度Zn,可显著增加萌发阶段的玉米胚乳Zn的累积量,降低其中的氮的转化速率,抑制玉米的生长。
周毅郑猛猛卢松贺程昕昕蒋德汪建飞刘正
关键词:锌污染氮磷钾玉米发芽
Cr、Ni、Cu和Cd在珠三角某区域工业污染场地包气带和潜水层中的迁移规律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探索污染场地"土壤-潜水含水层岩土-潜水"系统中同种重金属在3种环境介质中的定量关系和迁移规律,在珠三角某区域46个可能受Cr、Ni、Cu和Cd污染场地建设了61眼地下水监测井,同址采集61组表层(0~20 cm)土壤、潜水层岩土和潜水样品,并从3个污染场地采集了直径19 cm,高分别为103、81和79 cm的3个原状土柱,用于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土柱中Cr、Ni、Cu和Cd在垂直剖面上的形态分布特征和淋溶特征。结果表明:潜水中Cr、Ni、Cu和Cd含量与表层土壤和潜水层岩土中弱酸提取态含量间存在定量关系,最佳拟合函数均为三次函数,特别是Cr、Cu的函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7)。每20 cm一层分析原状土柱中Cr、Ni、Cu和Cd的全量和形态分布,同种重金属在3个原状土柱表层土壤中全量和弱酸提取态含量占整个土柱比例均最高,均超过50%,土柱中Cr、Ni、Cu和Cd的全量和弱酸提取态含量随着土柱深度增加都明显减少。土柱淋溶实验结果表明,淋出液中Cr、Ni、Cu和Cd含量与表层弱酸提取态含量显著相关,黏粒含量高和阳离子交换量大的土壤对Cu的淋溶有抑制作用。建议在重金属污染场地调查和修复时,充分考虑弱酸提取态在"土壤-潜水含水层岩土-潜水"系统中的"桥梁"作用。
王照宜潘伟斌陈捷孙捷颖
关键词:包气带
基于OMI卫星数据和MODIS土地覆盖类型数据研究珠江三角洲臭氧敏感性被引量:20
2019年
基于OMI卫星数据和MODIS土地覆盖分类产品,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2005-2016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臭氧敏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采用MODIS数据产品建立的土地利用类型(发达区、较发达区和欠发达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臭氧生成受到VOCs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部,包括广州南部、佛山、中山、深圳和江门的部分地区,其面积占比不断缩小,在2015年达到最低值5.05%,2016年有所回升.受到NO_x控制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边缘地带,包括惠州东北部、广州北部、肇庆西北部和江门西南部,其面积不断增大,在2016年达到最大面积占比42.60%.协同控制区集中在这两种控制区之间.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发达区主要为VOCs/协同控制区,较发达区主要为协同控制区,欠发达区为NO_x控制区.根据不同城市臭氧控制区面积占比的年际变化,可将珠三角9个城市分为3类:第1类以广州为代表,其面积较大,土地利用类型丰富,3种臭氧控制区均有出现;第2类以深圳为代表,集中在珠三角中心区,仅有VOCs控制/协同控制两种控制区;第3类只有惠州,仅有NO_x/协同控制两种控制区.
庄立跃陈瑜萍范丽雅叶代启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类型
曝气生物滤池沿程脱氮性能及其微生物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曝气生物滤池中试系统处理模拟废水,研究沿程含氮化合物转化规律与微生物量、细菌群落丰富度、细菌种群相似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沿程的生物量逐渐减少,进水口附近微生物生长密集,反应器整体微生物种群丰富度都很高,但沿程菌群种类变化不大,曝气生物滤池脱除氨氮和总氮的良好性能,是沿程营养物质变化引发各细菌种群数量在空间上有序变化有机合作的结果。
付少彬黄瑞敏俞舒迈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脱氮生物量细菌群落
共19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