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

作品数:502 被引量:1,317H指数:18
相关作者:陈天本伍先江周子琦刁志敏张陶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5篇期刊文章
  • 48篇标准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4篇政治法律
  • 53篇经济管理
  • 33篇社会学
  • 32篇文化科学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哲学宗教
  • 5篇医药卫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历史地理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89篇治安
  • 40篇犯罪
  • 31篇警察
  • 25篇警务
  • 25篇机关
  • 21篇公安机关
  • 20篇社会
  • 18篇秩序
  • 18篇社会治安
  • 17篇网络
  • 14篇教育
  • 14篇保安
  • 13篇执法
  • 13篇治安管理
  • 13篇治安治理
  • 12篇治安学
  • 10篇刑事
  • 10篇行政
  • 10篇学科
  • 10篇疫情

机构

  • 470篇中国人民公安...
  • 50篇北京市公安局
  • 48篇杭州张小泉集...
  • 48篇阳江市佰伦实...
  • 48篇阳江鸿丰实业...
  • 48篇广东金辉刀剪...
  • 48篇阳江市巧媳妇...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北京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南京森林警察...
  • 2篇南京市公安局
  • 2篇中国法学会
  • 1篇广东警官学院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福建社会科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作者

  • 14篇王新建
  • 13篇邹湘江
  • 9篇周延东
  • 8篇李小波
  • 8篇郭太生
  • 6篇熊一新
  • 6篇王太元
  • 6篇寇丽平
  • 5篇谢川豫
  • 5篇孙静
  • 5篇张小兵
  • 5篇卢国显
  • 5篇陈志华
  • 5篇宫志刚
  • 5篇黄家溥
  • 4篇李建新
  • 4篇张弘
  • 4篇向党
  • 4篇刘艺
  • 4篇邓青

传媒

  • 18篇中国人民公安...
  • 15篇公安学研究
  • 13篇公安教育
  • 13篇山东警察学院...
  • 11篇中国保安
  • 10篇江苏警官学院...
  • 10篇北京警察学院...
  • 9篇人民公安
  • 8篇铁道警察学院...
  • 8篇浙江警察学院...
  • 8篇湖北警官学院...
  • 7篇警察技术
  • 7篇河南警察学院...
  • 6篇公安研究
  • 6篇湖南警察学院...
  • 6篇辽宁警察学院...
  • 5篇人民论坛
  • 5篇福建警察学院...
  • 4篇公安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安防产品...

年份

  • 1篇2024
  • 30篇2023
  • 59篇2022
  • 50篇2021
  • 28篇2020
  • 24篇2019
  • 32篇2018
  • 27篇2017
  • 75篇2016
  • 19篇2015
  • 21篇2014
  • 1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5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保安服务业多元化经营的理性思考
2008年
六月论坛的主题是:保安服务企业能不能走多种经营道路?从人防到技防、犬防、押运,许多保安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只开展传统保安服务。近年来,许多保安公司都开始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涉足物业管理、印章雕刻、驾驶培训、道路交通设施、宾馆酒店、养殖等业务领域。有的在试水,有的在探索,有的在观望,有的已经尝到甜头。保安服务的范围应如何准确界定,保安服务业能否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本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弘、辽宁省公安厅保安管理处处长刘庆春、天津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总经理刘世民、山东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六支队副支队长刘焕平、甘肃省兰州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总经理张忠诚、江苏省淮安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总经理娄伯翱、广东省中山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总经理黄锐敏,应邀就当下保安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发表高见。
张弘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保安服务业保安业核心竞争力
全文增补中
论网约车管理困境中的法律问题与出路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网约车是"互联网+"大环境下交通运输行业的全新业态,其颠覆性创新对时代变革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高速突进式的发展背后渐渐显现的是问题频发之现状。故此,以滴滴出行为主要案例样本对当前网约车行业现状及其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数据分析等研究手段,援引新规《办法》《劳动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探求其形成原因和界定法律地位,能够合法规范地有效减少问题事故发生。
路志远
关键词:法律解释
中国近现代“公安”一词的起源及含义考被引量:5
2018年
"公安"是理解中国特色公安学和公安制度的前提。当前关于"公安"一词的起源有六说,含义有广、狭之分,但史料、方法存在问题。据现有史料,近现代意义"公安"源自明治时期日人对英语commonweal、welfare、publicweal及德语gemeinwohl等的和制汉字翻译,晚清时经黄遵宪等人传入中国。民国初年,孙中山、黄兴、孙科等人倡导将我国旧有自治传统与美国最新自治制度结合,以"公安"命名警察局。中日近现代的"公安"均指国家、社会的安宁幸福,但维护方式不同,日本"公安"之"公"意指国家公权力;中国既指国家公权力,也指公众参与。表现为:中国近现代"公安"先后用于冠名社会组织和警察机构,具有自治性,离不开人民参与,体现了中国古代"官治"与"民治"结合的治安传统。国民政府改公安局为警察局,放弃了"公安"的人民参与。从中国近现代建警的过程来看,"公安"一词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在批判继承古代官治民治相结合治安传统的基础上学习世界先进警察制度的努力。本土传统与世界潮流的结合,应该是理解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乃至当代中国特色的人民公安制度的主线索之一。
陈涌清
关键词:警察近现代
美国社区警务培训启示
2011年
一、美国社区警务培训简介 美国社区警务战略实施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目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许多城市的犯罪率得到大幅下降,警民关系也得到有效改善。社区警务成效的取得离不开社区警务培训,正是由于广泛的社区警务培训开展,社区警察的素质得到提升,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幅改善,使每一个社区警察能够独自解决社区警务问题。
刘宏斌
关键词:社区警务战略社会效果警民关系
网络水军的识别与治理被引量:2
2017年
"网络水军"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其数量规模成倍数增长,对网络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危害性极大。根据以往的案例研究,网络水军的识别特征已经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热点事件二次高峰的出现、固定模板的使用、互动信息的缺失、情感抒发的偏激以及个别注册账号的异常。目前,针对"网络水军"的治理已经有了较大起色,但是在技术、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引导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更进一步加强治理力度。
刘云虹
关键词:网络水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G大学的调查被引量:1
2021年
G大学2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信息与知识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学生安全意识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获取疫情防控信息渠道畅通且内容精准、信息聚焦性好且时间分配合理、疫情基础知识知晓度较高且应对疫情知识掌握较好,但也存在信息碎片化、知识模糊性、信息知识残缺性等问题。需要多措并举,以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张李斌
关键词:影响因素
警务共同体和共同体警务:当前我国社区警务理论创新及启示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基于落实党的治理思想和应对当前出现的治理问题,在反思社区警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治安共同体治理及其重要构成部分——共同体警务治理理论。“共同体警务”的概念意指基于共同体认识基础上的基层公安工作。基层警务回归本职工作、警民合作、以人为本、整体营造、在地化治理等是共同体警务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上述认识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转换警务观念,回归职能地位,重构基层公安体制机制,开展沟通警务、合作警务、特色警务等建议。
卢国显
“双向嵌入”的企业生产与乡村生活——构建乡土生产秩序的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生产秩序并非是理性设计的产物,而是在动态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光谱中发现,以往理论呈现出"重经济"或"重社会"的失衡状态,无法实现两者的有机互溶。对此,石镇企业在"农业与工业冲突"和"生产与生活纠缠"的失序困境中,探索出"传统与现代"、"农业与工业"、"生活与生产"相互融合、有序协调的"双向嵌入"之路,将企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乡土伦理、宗族关系等传统资源及其背后的生活逻辑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良性生产秩序。
周延东李春勇
关键词:乡村生活生产秩序
韧性治理: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新向度被引量:61
2020年
安全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然而,以应急处置为重心的传统社区应急管理,难以有效应对各类风险灾害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强调对危机全过程管理、聚焦社区内生优势、突出学习适应能力的韧性社区理念应运而生。韧性社区具备自我适应、自我修复、自我学习的特征,在面对压力和冲击时,依然能够保持社区结构和功能稳定,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动态适应和共生共存。文章基于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的突出问题,认为完善韧性治理的顶层设计、打造社区安全生态、建立基于危机的持续学习机制、科技赋能提高社区应急智能化水平,是社区应急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
王东杰谢川豫王旭东
关键词:风险社会
公安学范畴体系论纲被引量:1
2021年
范畴是思维的成果,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范畴的建立与推演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图景。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范畴体系,体系内各范畴间的关联推演推动了学科理论的原始创新。范畴体系规定了一个学科认识世界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方式。目前公安学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构建自身范畴体系的阶段,它不仅是深化学科基础研究的阶段性任务,也是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形成、展开与其他学科对话的重要前提。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出发,公安学范畴体系划分为基石范畴、中心范畴和基本范畴三大部分。公安学基石范畴由一系列价值取向及其理论主张构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价值取向方面,秩序和安全是公安学的核心,是对公安学研究意义的总体性抽象,概括了公安活动的核心任务,有效地将人类安全实践的主体性与价值性联系起来,是公安学立学的价值基石;在理论主张方面,应从本土实践出发,将一元主导下多元并存的集体主义秩序观作为公安学的根本立场。公安学的中心范畴由公安学本体论和公安学史论构成。公安学是研究警务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是公安学本体的核心概念,两者关系紧密;学科史是揭示学科知识生产动力机制、解释学科发展进路的重要素材。公安学史论是人类社会有关安全实践的知识流变以及学科化进程的概括,学科史研究要坚持古今中外立场,注意中外关于公共安全实践经验及理论之间的差异,重在阐释我国公安学理论渊源,并结合当代的理论创新与其他国家展开比较研究。公安学基本范畴从警务实践出发,是公安主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依据相应规范对公安客体展开的实践活动,由主体论、客体论、行为论和运行论四个子范畴构成,实践中,四个子范畴密切联系并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李小波
关键词:公安学基石范畴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