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作品数:2,235 被引量:13,074H指数:40
相关作者:嵇保中徐锡增韩素芬沈伯葵林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46篇期刊文章
  • 24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10篇农业科学
  • 305篇生物学
  • 103篇环境科学与工...
  • 50篇文化科学
  • 42篇自动化与计算...
  • 36篇经济管理
  • 3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1篇化学工程
  • 31篇建筑科学
  • 23篇天文地球
  • 20篇医药卫生
  • 12篇理学
  • 5篇水利工程
  • 4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社会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60篇土壤
  • 113篇松材
  • 113篇松材线虫
  • 107篇胁迫
  • 105篇植物
  • 102篇基因
  • 99篇线虫
  • 95篇杨树
  • 81篇核桃
  • 80篇山核桃
  • 74篇银杏
  • 70篇海棠
  • 61篇观赏
  • 61篇薄壳
  • 61篇薄壳山核桃
  • 58篇种子
  • 51篇无性系
  • 50篇青钱柳
  • 46篇果实
  • 45篇马尾松

机构

  • 2,200篇南京林业大学
  • 81篇中国林业科学...
  • 79篇中国科学院植...
  • 60篇扬州小苹果园...
  • 37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江西农业大学
  • 24篇江西省林业科...
  • 23篇江苏农林职业...
  • 23篇金陵科技学院
  • 21篇江苏省农业科...
  • 20篇生态环境部南...
  • 19篇国家林业局
  • 18篇南京农业大学
  • 18篇西南林业大学
  • 17篇北京林业大学
  • 17篇中华人民共和...
  • 15篇山东农业大学
  • 14篇江苏省林业科...
  • 13篇江苏农牧科技...
  • 12篇福建省林业科...

作者

  • 67篇彭方仁
  • 62篇曹福亮
  • 55篇吴文龙
  • 54篇叶建仁
  • 50篇方升佐
  • 43篇吴小芹
  • 37篇汪贵斌
  • 36篇闾连飞
  • 32篇沈永宝
  • 32篇赵博光
  • 29篇张金池
  • 27篇嵇保中
  • 26篇李明阳
  • 25篇温小荣
  • 24篇史锋厚
  • 24篇佘光辉
  • 21篇施季森
  • 21篇张往祥
  • 18篇张春红
  • 18篇杨海燕

传媒

  • 498篇南京林业大学...
  • 124篇林业科技开发
  • 52篇中南林业科技...
  • 48篇林业科学
  • 45篇北京林业大学...
  • 45篇分子植物育种
  • 30篇江苏农业科学
  • 30篇江苏林业科技
  • 28篇北方园艺
  • 27篇西南林业大学...
  • 26篇林业科学研究
  • 26篇浙江农林大学...
  • 19篇生态学杂志
  • 19篇经济林研究
  • 18篇江西农业大学...
  • 18篇中国森林病虫
  • 16篇安徽农业大学...
  • 15篇西北林学院学...
  • 14篇生态学报
  • 12篇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

  • 8篇2024
  • 138篇2023
  • 180篇2022
  • 183篇2021
  • 151篇2020
  • 186篇2019
  • 169篇2018
  • 156篇2017
  • 132篇2016
  • 185篇2015
  • 58篇2014
  • 34篇2013
  • 18篇2012
  • 26篇2011
  • 47篇2010
  • 31篇2009
  • 54篇2008
  • 78篇2007
  • 61篇2006
  • 45篇2005
2,2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北地区杨树枯萎病病原菌的鉴定
杨树枯萎病是近年来在江苏北部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本研究针对这一病害进行了病原的分离、纯化培养及致病性测定,完成了柯赫氏法则,根据病原菌培养性状和孢子形态特征的观察,鉴定该病害的病原菌为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
李伶俐韩正敏吕明亮应国华
关键词:病原鉴定
文献传递
基于多星遥感影像的太湖北部湖湾春季沉水植被分布动态监测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多星遥感影像动态监测了2015年春季太湖北部湖湾沉水植被分布的变化过程,并对水生植被遥感监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了探讨。决策树方法获取的水生植被分布结果表明,2015年4月28日太湖北部湖湾发现明显沉水植被分布面积约11.2 km^2,与2014年同期相比,新出现的较大面积沉水植被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田鸡山西和锡东水厂附近。提出应及时清理打捞,避免水生植被死亡腐烂,威胁水质安全。
侍昊张婷李旭文牛志春王甜甜李杨
关键词:沉水植被动态监测太湖
光强对喜树幼苗生长及喜树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是我国特有树种,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具有抗肿瘤活性,但喜树碱的生物合成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笔者在人工气候室中,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光合有效辐射(300、500、800μmol/(m^2·s),对应记为L1、L2、L3)条件下,喜树当年生幼苗的生长及喜树碱生物合成和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L1条件下,喜树幼苗的苗高增量和地径增量最高。随着光强的增强,根冠比先升高后降低,而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L3条件促进了喜树叶片中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L1与L3条件则提高了TDC活性。在L1条件下,喜树碱含量和单株产量最高,表明弱光条件有利于喜树碱的合成与积累。
周昕汪贵斌刘琳曹福亮祖元刚
关键词:喜树光强幼苗生长喜树碱
多效唑提高广西种源马尾松苗抗寒性的效应被引量:23
1994年
原产地广西的马尾松种子,4月下旬在南京播种育苗,10月中旬以25和50mg·L ̄(-1)多效唑溶液淋灌处理,对松苗越冬有良好的效应,尤以50mg·L ̄(-1)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在越冬期间多效唑处理苗的电解质渗漏率低于对照,超氧物歧化酶与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强,接近于抗寒性强的江苏种源马尾松苗。此外,多效唑处理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生物量(包括根和茎叶的鲜重、干重)均明显高于对照,而五个月的高生长增加量仅为对照的79%和55%。
汪安琳高强
关键词:多效唑马尾松抗寒性
真菌ITS区序列结构及其应用被引量:72
2007年
分析了真核生物以及原核生物核糖体基因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结构。核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包含被5.8SrDNA所分隔的ITS1和ITS2两个片段。列举了根据真菌ITS区序列设计的扩增通用引物与特异引物。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真菌ITS序列结构在种间亲缘关系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的检测、未知病原真菌的鉴定、近似种或疑难种的确定等方面的应用。
陈凤毛
关键词:真菌ITS
樱属植物叶腺体形态研究及其在分类中的意义被引量:22
1997年
对樱属植物叶腺体结构与形态作了解剖和扫描电镜观察,证实腺体属于分泌组织。其着生位置可分为三类:顶生、基生和侧生;形态有圆锥状、盘状、棒状和乳头状等多种,大小相差悬殊。腺体特征相对稳定,在分类运用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王贤荣向其柏
关键词:樱属植物分类
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核型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薄壳山核桃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波尼’、‘马罕’、‘金华’、‘钟山25’都是中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本研究采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以薄壳山核桃嫩芽为材料,对该4个主要栽培品种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的染色体为2n=32。4个无性系品种的核型类型都是2B。‘波尼’染色体组成为2S+16M1+12M2+2L,核型公式为2n=32=12sm+18m+2T;‘马罕’染色体组成为6S+12M1+8M2+6L,核型公式为2n=32=16sm+14m+2T;‘金华’染色体组成为4S+12M1+14M2+2L,核型公式为2n=32=10sm+20m+2T;‘钟山25’染色体组成为6S+12M1+8M2+6L,核型公式为2n=32=8sm+22m+2T。4个无性系品种的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2.07%、64.68%、62.47%、62.38%。从进化角度来看,‘波尼’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马罕’属于比较进化的类型。本研究可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鉴定和育种提供细胞学基础。
韩杰沈海萍储冬生吴应康彭方仁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核型分析染色体
桢楠种子脱水过程中的生理响应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通过对桢楠种子脱水过程中的生理响应进行研究,探讨恰当的脱水处理方式,为桢楠种子的长期保存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硅胶脱水的方法对桢楠种子进行脱水处理,当失水率在0、3%、6%、9%、12%、15%和18%时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其脱水耐性。【结果】桢楠种子初始含水率为37.74%,初始生活力为89.41%,半致死含水率为29.09%,表现出较高的顽拗性。桢楠种子在硅胶脱水过程中,生活力逐渐下降;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不断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均先上升,之后急剧下降;同时,桢楠种子的SOD活性和CAT活性均分别与电导率和MD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3、-0.743、-0.819和-0.871)。随着脱水的进行,桢楠种子保护酶系统受到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引起其膜透性加剧,有害过氧化物积累,进一步引起种子生活力降低乃至完全丧失。【结论】桢楠种子表现出较高的顽拗性,在储藏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其对水分的需求,种子储藏的最佳含水率为34.74%,在生产实际中含水率可控制在34.74%±3%。
李佳琦薛晓明高捍东
关键词:脱水耐性膜脂过氧化种子贮藏
基于地面激光扫描数据的落羽杉材积建模与造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落羽杉树种自上世纪在江苏引种,目前绝大部分成林、成材,发挥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该树种建立合适的一元材积表、计算材种出材率有助于对树种的精准经营。【方法】设计地面激光多站点扫描获取活立木点云数据,提取立木结构参数胸径(D)、树高(H)、上部直径(d),计算立木材积(V),为研究区落羽杉建立一元材积模型和削度模型,编制一元材积表和材种出材率表。采伐每种源落羽杉标准木各一株制作解析木作为检验数据。【结果】激光点云所提取的胸径与实测胸径精度相关性为R2=0.922;研究得到二项式模型为研究区落羽杉一元材积式,该模型R^(2)=0.969,TRB和MSB分别为2.88%和9.99%,无明显的系统偏差,编制一元材积表可用于研究区落羽杉的立木材积估计;建立了研究区落羽杉削度方程,所用改进四参数schumacher模型R^(2)=0.939,并以单木结果推算林地单位面积平均材种出材。经过检验,所得一元材积表在置信区间95%下,与检验数据方差不存在显著不同(F=0.880)。削度方程造材结果与解析木造材结果的线性回归斜率均接近1,且大径材回归检验精度最好,R^(2)都为0.99。【结论】经过分析,实验地6个种源落羽杉纯林单位面积材种出材量最大为大径材。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实验区生长表现优良的种源出材状况较好,特别是削度性状良好的14号和17号种源可作为用材树种进行推广应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无破坏性,是林业调查中的新方法。
孙圆孙圆林秀云顾炜江曹林史博文曹林
关键词:落羽杉地面激光扫描一元材积表削度方程材种出材率
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维数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海地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新垦海涂、水稻田、果园地和菜园地)的0~100 cm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理论对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pH、EC、土壤养分和酶活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各理化因子对滨海地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主要在2~3之间;水稻土、果园土和菜园土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显著高于新垦海涂;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中颗粒组成分布产生显著影响(P<0.05),进而影响到土壤剖面的颗粒分形维数;新垦海涂和水稻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0~20 cm土层中最高,而果园土和菜园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80~100 cm土层中最高。【结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相关性显著(P<0.01),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可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定量指标之一。
朱芸傅庆林郭彬林义成刘琛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
共2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