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交通大学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晓旭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文化
  • 3篇高等教育
  • 2篇文化路向
  • 2篇教育强国
  • 2篇建设高等教育
  • 2篇建设高等教育...
  • 2篇贡献力
  • 2篇高等教育强国
  • 2篇高校
  • 1篇大学制度
  • 1篇多层面
  • 1篇学制
  • 1篇中国高校
  • 1篇认同度
  • 1篇神品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特殊教育
  • 1篇特殊教育教师

机构

  • 9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作者

  • 2篇高海生
  • 2篇甘永涛
  • 1篇汪立夏
  • 1篇王新华
  • 1篇王卫霞
  • 1篇傅军栋
  • 1篇毕鹤霞
  • 1篇郝俊芳
  • 1篇王晓旭
  • 1篇张维松

传媒

  • 1篇职教论坛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老区建设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江西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2015年
以系统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论等为依据,对当前江西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进行较深入分析,提出应当把握阶段性特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围绕江西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优化高校结构布局、明确高校类型定位、合理布局学科专业、提升江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从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跃升。
王卫霞汪立夏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文化自觉与和谐大学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高品位的文化,既是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和谐大学本身的重要内容,它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大学自身普遍地丧失了一种文化独立意识,陷入"物化"的境地;另一...
王新华李永安
关键词:文化自觉精神品格
江西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主观满意度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特殊教育最大的"瓶颈"是师资,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直接关乎《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能否顺利推进乃至我国特教事业发展。采用"LIKERT SCALE"测量方法,对江西省特教教师工资待遇、福利水平、个人发展、社会实现进行主观满意度分析,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主观满意度总体较低,四个维度的满意度依次增强,工资待遇与职业付出匹配性差,确保特教教师同工同酬,同城同比,同期同基;加强心理疏导、住房福利、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科学化,职业培训实用化等是特教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王晓旭郝俊芳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
中国高校贫困生判别方法及其认同度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技术,根据全国调研数据,通过单样本T检验的方法考察现行高校贫困生判别方法的认同程度。实证研究表明,贫困生群体比较认同三级证明法、相关困难证件法、通过家庭经济情况直接判别、生存性贫困/温饱型贫困/一般性贫困界定法、暑期家访和家庭问卷调研、设置贫困判别组定期抽查复查;非贫困生群体对辅导员或班主任判定方法表示不能确定,比较认同凭家庭贫困证明、最低生活保障线、班级同学讨论判别、月消费水平判别。
毕鹤霞
关键词:认同度实证研究
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
高等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对该国发展的贡献力,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人们更多的关注点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在经济标准强势的现今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因此,在强调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贡献力...
李永安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
文献传递
多层面和谐视野下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构建
2007年
现代大学"和谐"制度体系的构建,是在我国当代具体条件下大学与社会外部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多重构建。"和谐"大学制度体系是分层次的。宏观"和谐"制度确保政府和社会对大学要求的实现;中观层次的"和谐"制度确保大学自身目标的实现;微观层次的"和谐"制度确保师生和谐人格的实现。
高海生甘永涛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
“权威—目的两分法”的起源与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被引量:4
2007年
克拉克的经典“三角协调模型”被学术界认为是高等教育治理分析框架的雏形。后来得到了一批教育学家的发展,但其研究最终没有偏离克拉克的三角分析框架。鲍尔和阿斯克林在“三角协调模型”基础上结合贝达尔的理论提出了“权威—目的两分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试图超越经典的三角分析模型,从而对高等教育治理问题和存在的比较优势作出了更合理的解释。
甘永涛张维松
关键词:比较优势
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
李永安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6
2008年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的偏差的成因之一。分析区域经济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能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高海生傅军栋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区域经济就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