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理工大学生态资源与景观研究所

作品数:73 被引量:471H指数:11
相关作者:彭扬张群芳杨健杨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生物学
  • 10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植物
  • 13篇气候
  • 8篇土壤
  • 8篇气候变化
  • 8篇物种
  • 6篇物种多样性
  • 5篇植被
  • 5篇种子
  • 5篇萌发
  • 4篇入侵
  • 4篇群落
  • 4篇人工林
  • 4篇种子萌发
  • 4篇径向生长
  • 3篇遥感
  • 3篇雨强
  • 3篇植物修复
  • 3篇入侵植物
  • 3篇生态
  • 3篇湿地

机构

  • 73篇成都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成都大学
  • 3篇西藏农牧学院
  • 3篇教育部
  • 3篇重庆工程职业...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四川省地质调...
  • 2篇西藏自治区科...
  • 2篇四川省林业厅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作者

  • 32篇彭培好
  • 19篇李景吉
  • 11篇刘贤安
  • 9篇陈文德
  • 7篇张廷斌
  • 5篇易桂花
  • 5篇王玉宽
  • 5篇别小娟
  • 4篇韩子钧
  • 4篇石松林
  • 3篇曹吉鑫
  • 3篇郑维列
  • 3篇何方永
  • 3篇仇开莉
  • 3篇李建
  • 3篇韩立
  • 3篇沈丽
  • 2篇高志勇
  • 2篇王莉
  • 2篇管磊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四川林业科技
  • 3篇湿地科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北方园艺
  • 2篇种子科技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山地学报
  • 2篇生态科学
  • 2篇浙江林业科技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8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沱江流域内江段土壤有机碳与其他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通过对沱江流域内江段土壤有机碳与其他要素相关性的分析研究表明:农田土壤中的有机碳与pH值相关性不显著,即pH值对土壤有机碳的多寡、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土壤有机碳含量与S元素呈极显著相关性(0.869 1),与N元素呈显著相关性(0.800 1),与Se呈较显著相关性(0.649 77),且均为正相关,即S、N、Se含量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增加;与P元素呈不相关关系(0.053 9);与SiO2呈较显著负相关关系(r值为-0.530 7)。土壤有机碳含量与Cd,Zn,Pb,Hg元素呈较显著相关性;与有效B、有效Cu、速效K、水解性N、有效S、有效Fe的含量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
仇开莉陈文德彭培好刘应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沱江流域
川西云杉人工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6
2021年
大量研究已经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将促进川西高原高海拔区域天然林径向生长,然而,目前气候变化对区域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以道孚县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rubescen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林为对照,采用树木年轮学方法构建树木年轮宽度指数年表,利用相关分析和滑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近40年来人工林和天然林径向生长动态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1982-2018年期间,研究区呈现明显的气候变暖特征,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23、0.49和0.22℃/10年,而年降水量无显著变化趋势;川西云杉人工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川西人工林径向生长与当年生长季(7-9月)和休眠期(前一年11月至当年4月)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当年生长季(7-9月)的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天然林仅与生长季(6-9月)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末期(9月)的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在1982-2018年期间,随着气温升高,人工林径向生长对温度响应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而天然林径向生长对7-9月温度响应的敏感性仍然较为稳定.因此,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温度升高将继续增加天然林的生长,而对人工林生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对温度响应敏感性下降而逐渐减弱.
管增艳金亚宁许倩贾龙玉石松林曹吉鑫石春明彭培好
关键词:气候变暖径向生长人工林川西高原
近65年来四川红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被引量:5
2021年
大量研究揭示全球变暖已经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树木生长产生显著影响,为了解气候变化对林线位置的四川特有树种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生长的影响,以黑水县达古冰川四川红杉为研究对象,利用树木年轮学的方法建立树木年轮宽度标准年表,探讨1977年升温突变前后四川红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1977年后,该区域平均气温以0.304℃/10年速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而降水和相对湿度无显著变化趋势;四川红杉径向生长与生长季初期(6月)和末期(10月)及前一年秋季(10-11月)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仅与当年1月的降水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升温突变后,四川红杉年轮宽度指数与前一年9月和10月以及当年6月和10月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关系由不相关变为显著正相关,而与当年3、5、10月相对湿度的关系由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滑动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红杉径向生长与前一年和当年10月温度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未表现出"响应分异"现象,而与当年3、5、6、10月相对湿度的负相关关系随时间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因此,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度升高将促进四川红杉径向生长,但相对湿度的增加将可能抑制其生长.
庞鑫张萌石松林李景吉李景吉
大渡河干旱河谷四川牡丹种群结构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2014年对四川省阿坝州四川牡丹分布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置19个样方进行调查,根据其数据编制静态生命表,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大渡河干旱河谷四川牡丹种群结构、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四川牡丹种群年龄级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在以灌木为优势种的群落生境中,由于郁闭度低、透光率高,四川牡丹幼苗数量多,种群的更新状态较好,属于增长型或稳定型种群;在以乔木为优势种的群落生境中,四川牡丹幼苗死亡率高,种群属于衰退型;主成分分析表明,四川牡丹平均基径和种群密度受环境因子影响显著,其中坡度是影响四川牡丹种群特征的首要环境因子,其次是土壤自然含水率。
夏小梅王娟彭培好刘贤安
关键词: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不同林分密度下柳杉人工林立木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以四川省彭州市国有林场天台山工区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立地条件相似、人工林密度为650~700株/hm2和800~850株/hm2的柳杉人工林中设置调查样地,对柳杉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柳杉林分总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高密度林分的总生物量为119.38t/hm2,高于低密度林分总生物量的64.6%;林分总生物量随着胸径、树高的增大而增大,胸径大小对林分总生物量的贡献更为显著,其复相关系数为0.976 5;林分碳储量随林分密度变化的趋势与生物量的变化保持一致,高密度下林分的碳储量达59.69 t/hm2;通过材积源生物量法模拟构建的生物量模型能较好反应单株立木生物量的大小,其复相关系数值为0.968 5;在未来14年内,不同密度下林分总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年季动态变化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低密度下林分生物量与碳储量年均增长率约为9.48%,远远大于高密度下林分生物量与碳储量年均增长率。
刘贤安彭培好王莉杨宗莉
关键词:柳杉人工林生物量碳储量林分密度
四川省湿地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根据四川省2011-2012年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对四川省湿地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现有湿地种子植物948种,隶属80科334属(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79科332属94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珍稀濒危植物5种。湿地种子植物中大科、大属的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较为古老,特有属较少。从分布区类型看,科级水平上有8个类型、6个亚型,其中世界分布种数最多,泛热带成分次之,表现出较强的热带性质;属级水平上有14个类型、8个亚型,以温带区系成分为主,北温带分布及其亚型地位突出,表现出典型的温带性质;温带成分略多于热带成分,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占较大比重,说明四川省湿地种子植物的分布受青藏高原隆升所形成的亚热带山地气候影响较大,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同时中国-日本成分比重也较大,表明与日本植物区系关系密切。科的分化强度为4.2,属的分化强度为2.8,种的分化强度为0.07,在科、属水平上均表现出较强的区系分化特征。相似性分析表明该区湿地种子植物区系与云南、西藏、湖北具有共同的区系起源和物种分化形成背景。
王恋王娟刘贤安赵丹
关键词: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湿地
四川攀西地区云南松群落物种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对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入侵地本土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认识外来物种的入侵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入侵植物的防控能力。本文以攀西地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下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野外群落调查,从群落可入侵性入手,分析了环境因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谱系多样性等群落生态学特征对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坡向和火烧强度等环境因子和冠层郁闭度、灌木层盖度等生物因子对研究区紫茎泽兰入侵强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和草本层组分种与紫茎泽兰的亲缘关系显著影响紫茎泽兰的入侵强度(P<0.05),说明灌木层对光照等环境资源的占用和草本层(同层)物种对相似资源的竞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
陈旭王国严彭培好李景吉李景吉张廷斌
关键词:植物入侵物种多样性
青冈在济宁地区的引种试验被引量:1
2013年
以青冈为试材,以樟树为对照,研究比较了青冈在济宁地区发芽率、植株高度、叶片数量以及幼苗抗寒性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青冈在济宁地区的发芽率与其原分布区没有明显差异;引种后青冈幼苗株高略低于其原分布区,节间变短,但其抗寒性较好,能在自然状况下越冬成活,且在冬季能保持其常绿特征,有望在济宁地区引种。
段士中彭培好王玉宽徐佩
关键词:引种
四川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运用最邻近距离指数、核密度、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的方法,对四川省39处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以四川省交通图和土地利用图为基础数据,采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分析湿地公园的空间可接近性,并测算县域单元的整体可接近性、公园服务范围和人口数量。结果表明,四川省湿地公园空间格局属于聚集型,分布不均衡;湿地公园平均可接近时间为238.76 min,60%的湿地公园可接近性在4 h以内,可接近性好的湿地公园多集中在海拔600~2 000 m之间,交通和地形成为制约湿地公园可接近性的主要因素;湿地公园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数量不一致,人均服务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川西地区、川南地区、川北地区、川东地区和川中地区。人均服务面积最小的川中地区,湿地公园面临的人与湿地环境之间的压力最大。
李鹏李宇奇李宇奇闫丽丽彭培好刘贤安刘贤安
关键词:湿地公园
藏东木本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分布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研究植物群落功能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够有效揭示植物功能性状的权衡模式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藏东昌都地区位于横断山脉西北部,复杂气候地貌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是青藏高原森林灌丛生态系统主要组分和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以藏东森林灌丛群落优势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域植物功能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功能性状对环境变量的响应规律以及功能性状的变异来源。结果表明:(1)藏东木本植物表现出适应高寒环境的性状权衡模式,即:比叶面积、叶体积较小而叶干物质含量较大,叶磷含量和叶钾含量协同变化;(2)海拔和气候变量共同驱动着藏东木本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并且藏东木本植物倾向于采取"高投入-慢回报"提高御寒能力的保守型适应策略;(3)海拔是影响藏东植物功能性状变异最显著的环境变量,种间变异在藏东植物群落功能性状随环境变化中起主要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藏东木本植物功能性状的权衡模式及其对高寒环境的适应策略,有助于加深对藏东自然植物资源分布规律和生态功能的认识,为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黄汐月陈卓黄梦月杨文静石松林李景吉李景吉王国严
关键词:功能性状环境变量方差分析性状变异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