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疾病研究室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向勇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硬化
  • 2篇磷酸
  • 2篇磷酸二酯酶
  • 2篇脑脊液
  • 2篇环核苷酸
  • 2篇核苷
  • 2篇垂体
  • 1篇蛋白
  • 1篇多发性硬化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移植术
  • 1篇异搏定
  • 1篇硬化病
  • 1篇再灌流
  • 1篇灶性
  • 1篇人脑
  • 1篇人脑脊液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董为伟
  • 1篇向勇
  • 1篇李光勤
  • 1篇胡常林
  • 1篇吕孟达
  • 1篇秦新月
  • 1篇霍钢
  • 1篇赵佳

传媒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蛇志

年份

  • 1篇1992
  • 3篇1990
  • 4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下丘脑垂体移植的实验研究
1992年
将近亲繁殖的新生免垂体分别移植到成兔下丘脑正中隆起下方和三脑室底部,1~2月后处死动物行组织学检查,并对手术前后血清PRL及T_4水平行放免测定.结果两部位移植物均成活,但有淋巴细胞浸润.正中隆起下方移植组垂体细胞内分泌颗粒正常,血清PRL、T_4水平均恢复到术前,提示内分泌功能重建成功.三脑室底移植组垂体细胞内多数缺乏分泌颗粒,尽管血清PRL水平恢复到术前,T_4水平却明显低下,提示内分泌功能未能重建.
霍钢吕孟达郑履平
关键词:下丘脑垂体移植术
白细胞三烯在脑血管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89年
新近发现白细胞三烯(LTs)可引起脑血管痉挛、脑水肿,并有促血小板聚集作用,在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尚未明瞭,可能是通过TXA_2介导的。已知磷酯酶A_2抑制剂、脂氧化酶抑制剂、LTs拮抗剂可抑制LTs合成,其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佳董为伟傅雅各
关键词:白细胞三烯脑血管病病理
鞍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巨大垂体瘤被引量:6
1989年
本文介绍5例鞍上、下联合入路手术切除巨大垂体瘤的方法,报道如下。 手术方法 全麻,平卧,头稍后仰。先于右大腿外侧取小块肌肉和脂肪备用。术者分为经蝶、经额两组。经蝶组先行操作,至鞍底暴露后经额组再开始手术,入路以经左额为佳。
郑履平唐文渊
关键词:垂体瘤手术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髓鞘硷性蛋白含量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89年
用放免法(RIA)测定106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CSF髓鞘硷性蛋白(MBP),发现多发性硬化患者的CSF MBP含量明显高于散发性脑炎(P<0.05),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和功能性头痛病人(P<0.01)。多发性硬化病人的CSF
向勇董为伟傅雅各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髓鞘碱性蛋白脑脊液
清栓酶治疗实验性局灶性脑梗塞
1990年
我们采用光化学方法诱发鼠实验性局灶性脑梗塞,观察了清栓酶的治疗作用,实验设正常对照组、脑梗塞未治疗组及清栓酶治疗组。实验结果显示清栓酶治疗组(0.25u/kg,Qd,iv,连用5天)自发性脑电活动明显改善;光镜与电镜观察发现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病灶区出现明显胶质增生;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清栓酶治疗48小时,脑含水量测定平均为75.72±1.42%,较未治疗组(79.22±0.25%)明显减低(P<0.05)。这些结果提示于脑缺血后早期应用清栓酶,对脑自发性电活动,形态学改变及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本研究表明清栓酶对缺血性脑梗塞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胡常林董为伟吴渝宪
关键词:脑栓塞清栓酶
多发性硬化病人脑脊液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及其临床意义
1990年
本文应用沉淀比色法测定了31例多发性硬化(MS)病人CSF CNP_(ase)活性,发现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脑梗塞组,且与病情轻重、近期预后密切相关;20例MS病人的CSF CNP_(ase)活性与髓鞘硷性蛋白(MBP)含量成正相关关系(r=0.80,P<0.01),CNP_(ase)作为髓鞘标志酶。对MS的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
秦新月童为伟傅雅各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脑脊液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丙二醛、铁含量变化及去铁胺、异搏定的效果被引量:5
1990年
本文用四血管闭塞法制成大鼠脑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流模型,测定脑缺血期及再灌流期不同时间的脑组织丙二醛(MDA)及低分子量铁复合物(LMWS-Fe)含量,并观察去铁胺和异搏定对大鼠脑MDA含量及EEG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纯脑缺血大鼠的脑MDA含量无增高;脑缺血15分钟再通30分钟后,MDA显著增高(P<0.01),并达到高峰;再通60分钟后,MDA仍维持于较高水平(P<0.01);再通120分钟后,MDA降至对照水平(P>0.05)。脑缺血期及再灌流期均未发现脑LMWS-Fe含量升高。再灌流期给予去铁胺或/和异搏定均不能抑制脑脂质过氧化的发生,亦不能改善EEG。
李光勤董为伟傅雅各
关键词:丙二醛去铁胺异搏定
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及其临床应用
1989年
2'2'—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是一种髓鞘标志酶,主要存在于CNS髓鞘,其他组织中活性很低.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当CNS发生脱髓鞘损害时,CNS髓鞘中CNPase活性降低,CNPase释放进入CSF.因而测定病人的CSFCNPase活性,有助于脱髓鞘疾病,尤其是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并对病情及疗效的判断也有临床意义.
秦新月
关键词:磷酸二酯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