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630 被引量:971H指数:10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3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4篇化学工程
  • 62篇理学
  • 53篇一般工业技术
  • 44篇文化科学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电气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45篇陶瓷
  • 54篇催化
  • 45篇光催化
  • 40篇掺杂
  • 35篇色料
  • 34篇压电
  • 30篇电池
  • 30篇热法
  • 30篇纳米
  • 28篇离子
  • 27篇压电陶瓷
  • 26篇水热
  • 26篇凝胶法
  • 25篇硅酸
  • 23篇光催化性
  • 23篇光催化性能
  • 22篇无铅
  • 21篇硅酸锆
  • 20篇性能研究
  • 20篇烧成

机构

  • 624篇景德镇陶瓷大...
  • 37篇清华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上饶师范学院
  • 8篇中国建筑材料...
  • 8篇景德镇学院
  • 8篇江西冠亿研磨...
  • 8篇江西金环颜料...
  • 7篇东华大学
  • 6篇景德镇乐华陶...
  • 5篇江西陶瓷工艺...
  • 5篇浙江大学
  • 5篇苏州科技大学
  • 5篇景德镇金意陶...
  • 5篇深圳技术大学
  • 4篇广东宏陶陶瓷...
  • 4篇广东宏威陶瓷...
  • 4篇中国建筑材料...
  • 3篇铜仁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2篇谢志鹏
  • 21篇汪长安
  • 8篇包亦望
  • 7篇江莞
  • 7篇万德田
  • 3篇李伟信
  • 3篇范武刚
  • 3篇张兆泉
  • 3篇王连军
  • 2篇朱建喜
  • 2篇赵显
  • 2篇刘中良
  • 2篇姚琴
  • 2篇陈情泽
  • 2篇董伟霞
  • 2篇马岚
  • 1篇刘志甫
  • 1篇杨海滨
  • 1篇王远
  • 1篇迟晓伟

传媒

  • 126篇中国陶瓷
  • 125篇陶瓷学报
  • 51篇人工晶体学报
  • 50篇硅酸盐学报
  • 29篇硅酸盐通报
  • 16篇无机材料学报
  • 13篇中国陶瓷工业
  • 11篇佛山陶瓷
  • 8篇材料导报
  • 8篇广州化工
  • 8篇教育教学论坛
  • 7篇稀有金属
  • 7篇环境保护前沿
  • 6篇无机化学学报
  • 6篇功能材料
  • 6篇陶瓷
  • 5篇耐火材料
  • 4篇科技视界
  • 4篇求知导刊
  • 4篇水污染及处理

年份

  • 5篇2024
  • 68篇2023
  • 69篇2022
  • 79篇2021
  • 81篇2020
  • 73篇2019
  • 73篇2018
  • 113篇2017
  • 63篇2016
6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从无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和讨论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模式等方面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改革的具体实践做法及其产生的效果。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理论分析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提高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郭平春宋蒙蒙
关键词: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钠快离子导体NaZr2(PO4)3粉体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进一步促进钠快离子导体磷酸锆钠(NaZr2(PO4)3)粉体的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氧氯化锆(ZrOCl2·8H2O)和二水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为原料的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NaZr2(PO4)3粉体。通过XRD,SEM和Raman等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磷酸盐用量对制备磷酸锆钠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量的磷酸盐有利于纯相磷酸锆钠粉体的合成。同时当锆盐与磷酸盐的摩尔比为2∶5.4时,能够合成平均粒径1μm,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的磷酸锆钠粉体。研究发现研磨时发生的固相反应对磷酸锆钠粉体的制备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促进了无定型磷酸锆钠的产生,有利于磷酸锆钠晶体形成;另一方面原位生成的氯化钠为晶体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液相环境,促进了磷酸锆钠粉体的低温合成。该工作为磷酸锆钠粉体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方法。
王涛刘健敏江伟辉江峰冯果刘梦婷
关键词:固相反应熔盐反应机理
B位稀土Y^(3+)掺杂增强BNBST弛豫铁电陶瓷的介温稳定性与储能特性研究
2023年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Bi_(0.5)Na_(0.5))_(0.65)(Ba_(0.3)Sr_(0.7))_(0.35)Ti_(1-x)Y_(x)O_(3)(缩写为BNBSTY_(100x),x=0、0.02、0.04、0.06、0.08、0.10)陶瓷,系统研究了B位稀土Y3+掺杂对BNBST陶瓷的相结构、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及储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Y^(3+)掺杂量较少时(x≤0.04),陶瓷呈现单一的赝立方钙钛矿结构;当Y^(3+)掺杂量较大时(x≥0.06),出现了第二相Y_(2)Ti_(2)O_(7)。Y^(3+)掺杂后,陶瓷晶粒逐渐细化且致密度及均匀性良好,陶瓷的介电峰逐渐被抑制并拓宽展平,介温稳定性获得改善,提高了高温条件下的阻抗值。同时,陶瓷的P-E电滞回线显著变细,所制备的BNBSTY_(6)陶瓷在100 kV·cm^(-1)的低电场下实现了高的有效储能密度(Wrec=1.27 J·cm^(-3))和储能效率(η=89%),并具备良好的温度、频率稳定性和抗疲劳循环特性,可作为陶瓷电容器候选材料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使用。
朱文孟月宋福生李志鹏沈宗洋
关键词:稀土离子掺杂BNTBST
LaNi_(0.5)Co_(0.5)O_3催化剂对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反应在CO_2渗透膜反应器中的影响
2018年
制备了混合导体膜反应器,通过电化学方法捕获CO_2,并将其用于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反应中。采用XRD,SEM,TPR等技术系统研究了La Ni_(0.5)Co_(0.5)O_3催化剂在膜反应器中对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a Ni_(0.5)Co_(0.5)O_3催化剂在甲烷干重整反应中能原位析出纳米金属Ni和Co,对反应起到了较好的催化作用,同时抑制了积碳。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可以循环利用。
谢志翔陈婷李润润李月明王竹梅沈宗洋
rGO/BiVO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23年
先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然后以氧化石墨烯、硝酸铋和偏钒酸铵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还原氧化石墨烯/钒酸铋(rGO/BiVO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SEM、EDS、UV-VIS和BET等测试技术研究了试样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光吸收性能和比表面积。以亚甲蓝溶液(10mg·L^(-1))为模拟污染物,测试了试样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GO可以提高复合光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和调控带隙宽度,从而提高光催化性能。当rGO复合量为1wt.%、水热温度为160℃、水热时间为10h时,合成的rGO/BiVO_(4)具有最佳光催化性能,在光照240 min后,对亚甲蓝的降解率达91.1%,比BiVO_(4)的光催化效率高26.7%。
杜英和李文涛李家科刘欣江和栋郭平春朱华王艳香
关键词: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光催化性能
环境功能材料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2022年
课程思政是实践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具体做法。文章从环境功能材料课程思政价值的发掘和教师思政能力提升等两个方面探讨了环境功能材料课程思政初步建设,以期为新形势下顺利实践该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以达到真正实现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教育方面的有机统一。
廖润华汪涛苏小丽徐玉欣
关键词:教学改革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有机朗肯循环效能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烟气余热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可以实现对其余热的综合梯级高效利用。以100℃~150℃烟气余热高效梯级利用为研究目标,综合考虑工质的热物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影响,选取R113,R123,R11,R141b,R600,R245fa六种制冷剂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了六种工质参与的简单有机朗肯循环的效能,研究了热源温度对系统循环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朗肯循环的不可逆损失主要集中在蒸发器和膨胀机部分,冷凝器和水泵的损失较小,基本可以忽略;蒸发器部分损失最大,基本达到了总不可逆损失的一半。
张任平刘江
关键词:余热有机朗肯循环
不同硅源原位合成莫来石及其性能被引量:2
2017年
分别选用煤矸石、粉煤灰、黄沙、苏州土为硅源,工业氢氧化铝为铝源,氟化铝和五氧化二钒为添加剂,通过固相反应法原位合成了具有莫来石晶相的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的硅源下制备的试样性能及其结构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利用苏州土作为硅源能够合成具有针状形貌的莫来石晶相,分别以煤矸石和黄沙作为硅源合成了具有柱状形貌的莫来石和片状形貌的氧化铝晶相,而以粉煤灰作为硅源合成的主晶相为柱状的莫来石;并分别对不同硅源制备的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以及抗折强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莫来石的形成机理。
胡其国顾幸勇董伟霞罗婷
关键词:硅源原位合成莫来石
移动网络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
2019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兴趣和志向更加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大学物理教师要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教好大学物理课程,以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科学需求,这是当今社会担任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以现代观点审视传统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转变教师角色。
田传进赵文燕常启兵徐序孙良良王艳香曾涛王乐莹
关键词:移动网络教师角色教学改革大学物理
一步法制备CsPbBr3/Cs4PbBr6复合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一步法制备了全无机CsPbBr3/Cs4PbBr6钙钛矿复合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荧光光谱仪(PL)对所制备的CsPbBr3/Cs4PbBr6复合纳米晶进行表征,并系统研究了一步法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Cs/Pb比对纳米晶的物相、形貌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分散性较好、结晶度较高且呈立方块形貌的复合纳米晶,平均粒径约为20 nm。随反应温度升高以及反应时间延长,纳米晶的荧光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0 min时,纳米晶的荧光性能最佳。此外,Cs/Pb比对纳米晶的物相组成和发光强度也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Cs/Pb比增大,样品中Cs4PbBr6相含量逐渐增加,可对CsPbBr3纳米晶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样品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强;当Cs/Pb=2:3时,样品的荧光强度达到最高值。然而,过大的Cs/Pb比例阻碍了CsPbBr3相的形成,造成了纳米晶荧光强度的降低。
陈婷胡泽浩徐彦乔白日胜江莞江莞谢志翔
关键词:一步法纳米晶荧光性能
共6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