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作品数:909 被引量:3,672H指数:23
相关作者:刘晓红刘雷邱俊明樊华朱建航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4篇期刊文章
  • 92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1篇化学工程
  • 77篇理学
  • 41篇农业科学
  • 3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0篇文化科学
  • 28篇建筑科学
  • 26篇生物学
  • 25篇医药卫生
  • 17篇天文地球
  • 16篇经济管理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机械工程
  • 13篇电气工程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水利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1篇废水
  • 76篇污染
  • 53篇重金
  • 51篇重金属
  • 43篇鄱阳湖
  • 36篇土壤
  • 35篇催化
  • 33篇水处理
  • 29篇数值模拟
  • 29篇值模拟
  • 26篇离子
  • 25篇金属
  • 25篇改性
  • 24篇除尘
  • 24篇除尘器
  • 23篇纳米
  • 22篇降解
  • 19篇袋式
  • 19篇袋式除尘
  • 19篇袋式除尘器

机构

  • 897篇南昌大学
  • 50篇中国环境科学...
  • 31篇江西省科学院
  • 29篇教育部
  • 29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河北工业大学
  • 19篇南昌工程学院
  • 16篇学研究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0篇中材装备集团...
  • 9篇东华理工大学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环境监测...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江西弘毅环境...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6篇河南工业职业...

作者

  • 32篇吴代赦
  • 25篇万金保
  • 24篇刘丽冰
  • 21篇蒋柏泉
  • 21篇吴永明
  • 19篇弓晓峰
  • 16篇邓觅
  • 14篇胡兆吉
  • 14篇刘晓红
  • 13篇郑典模
  • 13篇曾哲灵
  • 13篇邱祖民
  • 12篇余勃
  • 12篇涂盛辉
  • 11篇邹长伟
  • 11篇杜军
  • 10篇陆豫
  • 10篇朱乐辉
  • 10篇余平
  • 9篇谭志洪

传媒

  • 79篇南昌大学学报...
  • 73篇南昌大学学报...
  • 24篇水处理技术
  • 24篇中国给水排水
  • 18篇环境工程
  • 18篇工业水处理
  • 18篇环境工程学报
  • 17篇环境科学学报
  • 17篇环境科学研究
  • 16篇中国环境科学
  • 15篇化工新型材料
  • 15篇环境科学与技...
  • 15篇中国塑料
  • 14篇江西化工
  • 12篇现代化工
  • 12篇化工装备技术
  • 11篇湖泊科学
  • 10篇环境污染与防...
  • 9篇食品工业科技
  • 9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42篇2022
  • 106篇2021
  • 99篇2020
  • 131篇2019
  • 113篇2018
  • 92篇2017
  • 98篇2016
  • 64篇2015
  • 12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15篇2008
  • 22篇2007
  • 19篇2006
  • 18篇2005
9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滤筒脉喷清灰过程中尘饼剥离对喷吹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以滤筒除尘器的脉冲喷吹清灰为研究对象,考察脉冲清灰过程中尘饼剥离对喷吹性能的影响,运用CFD软件构建脉冲喷吹的数值模型,对清灰气流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脉冲喷吹在滤筒中下部区域形成的压力显著高于顶部区域;与尘饼固定情形相比,尘饼剥离情形下脉冲喷吹强度更小、喷吹均匀性更差、穿过滤筒的气流更大;随着初始总过滤阻力ΔPt(<1000 Pa时)的增加,喷吹强度和喷吹均匀性提高,穿过滤筒的气流量降低,ΔPt>1000 Pa时则达到稳定。所得结论可为脉冲喷吹清灰除尘器的研究与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邱俊林子捷李建龙李建龙吴代赦
关键词:滤筒除尘器脉冲清灰数值模拟
改性生物炭负载nZVI对土壤Cr(VI)的修复差异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考察了生物炭(BC)、酸洗生物炭(HCl-BC)和纳米零价铁负载生物炭(n ZVI-HCl-BC)对土壤中Cr(VI)还原和总Cr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Cr(VI)还原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升高而显著提高.在较高土壤含水率(70%)条件下,各生物炭对Cr(VI)的最高还原率排序为:HCl-BC(97.26%)>n ZVI-HCl-BC(88.36%)>BC(87.61%).在不同Cr(VI)污染水平下(150、300、600和900 mg·kg^(-1)),HCl-BC对土壤中Cr(VI)的还原率最高.随Cr(VI)含量升高,BC和HCl-BC对Cr(VI)的还原率呈降低趋势,而n ZVI-HCl-BC对Cr(VI)的还原率为先降低后升高.形态分析表明,生物炭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土壤中Cr残渣态的比例:n ZVI-HCl-BC(11.58%)>HCl-BC(9.53%)>BC(1.42%),表明生物炭对土壤Cr起到稳定作用.综上,改性生物炭显著促进Cr(VI)还原及总Cr向残渣态转化,表明其具有修复Cr污染土壤的潜力.
孟繁健朱宇恩李华张维荣吴山张桂香李满满
关键词:土壤修复纳米零价铁
加快推进江西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科学统筹与城市地下空间保护开发
城市地质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做好城市地质工作,对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围绕我省“资源、环境、空间、灾害”等城市地质工作需求,充分梳理江西省城市地质以往工作成果与现状,对江西...
储小东朱云福颜春
关键词:城市地质科学统筹地下空间
物化+生化工艺处理高氮、高COD制药废水被引量:7
2017年
江西某化工企业主要生产头孢类系列产品的医药中间体,产生的废水COD和氨氮浓度高,原废水处理工艺已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在小试基础上对原工艺进行改进,采用MAP+铁碳芬顿+ABR+A/O工艺处理该制药废水。工艺改进后出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 21904—2008)。
邱攀王白杨胡春华刘英辉曾悦周鑫
关键词:制药废水MAP生化法
外源DOM条件下K^(+)、Na^(+)、Ca^(2+)、Mg^(2+)对湿地苔草吸收Cu的影响
2021年
文章在重金属Cu胁迫下,通过水培实验探究了外源溶解性有机质(DOM)存在下不同浓度K^(+)、Na^(+)、Ca^(2+)、Mg^(2+)对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苔草(Carex cinerascens)吸收Cu的影响。在苔草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的30 mg/L Cu^(2+)浓度和缓解Cu胁迫效果最佳的1 mg/L DOM条件下,通过设置培养液中不同浓度的K^(+)、Ca^(2+)、Na^(+)、Mg^(2+)水化学特性,观察苔草水生根形态,分析苔草体内和水培液中Cu^(2+)浓度水平。研究表明,K^(+)、Mg^(2+)、Na^(+)浓度为20 mg/L,Ca^(2+)浓度为1 mg/L时能有效缓解Cu胁迫,使苔草水生根恢复生长。20 mg/L Mg^(2+)与不同浓度的K^(+)、Na^(+)、Ca^(2+)对苔草水生根形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苔草根系部分的Cu富集能力明显高于茎叶部分,富集能力顺序为浓度水平10 mg/L K^(+)>5 mg/L Mg^(2+)>10 mg/L Ca^(2+)>20 mg/L Na^(+),转运能力为浓度水平10 mg/L K^(+)>5 mg/L Mg^(2+)>20 mg/L Na^(+)>10 mg/L Ca^(2+)。在不同水化学特性下苔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Cu富集无显著差异(P>0.05)。K^(+)、Ca^(2+)、Na^(+)、Mg^(2+)可能在水培液中与游离Cu^(2+)竞争,影响Cu-DOM的结合,从而改变溶液中剩余Cu^(2+)浓度。
吴莉弓晓峰罗婧熊捷迁林媛曾慧卿
关键词:重金属CU植物毒性DOM鄱阳湖湿地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去浊、粘合、脱色性能,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石油、造纸、建筑、食品等领域。综述了水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分散聚合法以及模板聚合法等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介绍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理、石油工业、造纸业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马长坡周翼洪张健亢敏霞宁峰邱祖民
关键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腐殖质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由于腐殖质的氧化还原活性官能团可以在连续的缺氧和有氧交替中将电子从微生物可持续地传递到氧气,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影响土壤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但土地利用方式是否会影响土壤腐殖质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尚不明晰.选取水稻地、葡萄园和杨梅园的土壤,采用微生物还原和氧气氧化的循环周期试验,评估土壤中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在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和Shewanella putrefaciens 200两种微生物体系下并无明显差异,但在水稻地、葡萄园和杨梅园间具有显著差异.水稻地、葡萄园和杨梅园土壤中HA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分别为75.9%、80.5%和72.1%,FA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分别为58.2%、62.2%和62.9%.该结果可能是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分解和转化过程以及微生物电子供体碳源驱动的动力学过程差异造成的.研究显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腐殖质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具有显著差异,且HA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明显强于FA,可通过环境调控措施形成HA,以实现土壤污染物的降解转化.
余红范萍檀文炳张颖
关键词:腐殖质土地利用方式微生物还原
基于CLIPS平台的离心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被引量:3
2004年
说明了建立循环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必要性 ,并介绍了一种基于 C语言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 CL IPS。结合专家系统的原理和系统结构 ,从知识库的建立、推理模型。
黄振谭志洪
关键词:离心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循环泵
化学镀镍-磷两种动力学模型的比较
2017年
对石英光纤表面化学镀镍-磷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相同实验范围内,分别建立了幂函数型和多元二次型动力学模型。通过79个不同因素水平组合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对两种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幂函数动力学模型计算的镀速与实验值相对误差小于5%的有67个,大于5%而小于10%以及大于10%的各有6个,最大相对误差为13.86%;多元二次型动力学模型计算的镀速与实验值相对误差小于5%的有78个,大于5%的只有1个(7.68%)。多元二次动力学模型更可靠。与幂函数动力学模型相比,用Design-Expert 7.00软件中的响应面(Box-Behnken)程序可自动建立多元二次型动力学模型,并判别模型的可靠性及各模型项对镀速影响的显著程度。
陈正平万丽娟邹友琴蒋柏泉
关键词:镍-磷合金化学镀幂函数响应面法镀速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随着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要求的改变,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培养目标定位、理论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在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的探索,旨在培养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曾慧卿刘雷陈建新郑博福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
共9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