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品数:323 被引量:797H指数:14
相关作者:潘芳刘素侠江虹李振中王瑞更多>>
相关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四川大学《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3篇期刊文章
  • 8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1篇医药卫生
  • 77篇文化科学
  • 15篇哲学宗教
  • 11篇理学
  • 7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50篇细胞
  • 49篇教学
  • 30篇肿瘤
  • 18篇蛋白
  • 17篇课程
  • 17篇病理
  • 15篇免疫
  • 15篇课堂
  • 13篇受体
  • 12篇炎症
  • 12篇神经元
  • 12篇教育
  • 10篇教学改革
  • 9篇生物学
  • 9篇小鼠
  • 8篇血管
  • 7篇代谢
  • 7篇胰岛
  • 7篇淋巴
  • 6篇慢性

机构

  • 316篇山东大学
  • 10篇山东中医药大...
  • 8篇山东大学第二...
  • 6篇山东中医药大...
  • 6篇济南市第四人...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济宁医学院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四川大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承德医学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浙江衢州职业...
  • 2篇济南市口腔医...
  • 2篇济南市儿童医...
  • 2篇山东数字人科...

作者

  • 6篇郭今心
  • 5篇李涛
  • 4篇邵念方
  • 4篇李莉
  • 4篇林鹏飞
  • 4篇陈融
  • 4篇曹永福
  • 4篇周庆博
  • 3篇王瑞
  • 3篇王洪杰
  • 3篇潘芳
  • 3篇苏鹏
  • 3篇刘志艳
  • 3篇汪冰
  • 2篇朱荣秀
  • 2篇江虹
  • 2篇郝延磊
  • 2篇宋静
  • 2篇李燕玲
  • 2篇周剑

传媒

  • 24篇山东大学学报...
  • 22篇解剖学杂志
  • 13篇中国科学:生...
  • 11篇中华病理学杂...
  • 9篇大学化学
  • 9篇基础医学教育
  • 8篇中国组织化学...
  • 6篇解剖学报
  • 6篇中国医学伦理...
  • 4篇第二十一届全...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科学与社会
  • 3篇中国生理学会...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国大学教学
  • 2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6篇2023
  • 39篇2022
  • 44篇2021
  • 29篇2020
  • 31篇2019
  • 55篇2018
  • 58篇2017
  • 16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00
3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BK1在抗病毒固有免疫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2020年
TANK结合激酶1(TBK1)在抗病毒固有免疫信号通路中起关键的枢纽作用。一方面,TBK1可接受来自于多种模式识别受体(PRR)的活化信号;另一方面,活化的TBK1作为激酶,可对转录因子IRF3/IRF7等底物进行磷酸化修饰,开启抗病毒固有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TBK1参与的抗病毒固有免疫信号通路,及其表达与活化的调节机制。
赵伟
关键词:固有免疫抗病毒免疫
基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多元PBL课堂探索被引量:2
2020年
比对医学教育“新三中心”的要求,分析现有PBL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可能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探索更有助于调动全体医学生学习自主性,全方位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执业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多种新型PBL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远程互动式PBL课堂、情景剧式PBL课堂、辩论式PBL课堂以及案例改写式PBL课堂,有助于实现《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有关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
王姿颖栾莹张亚楠姚伟
关键词:教学改革问题导向学习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被引量:4
2021年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教学改革、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文章主要介绍了课程组近年来立足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特点进行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探索,包括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优化实践路径,健全评价体系等内容。
王红齐眉刘娟唐伟程轶喆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医学教育
极端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极端微生物是指在高/低温、高/低p H、高盐、高压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微生物.特殊的生存条件导致其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并可产生功能特殊的酶类和活性物质.随着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极端微生物作为一类特殊的微生物群体,在生物医疗、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极端微生物相关研究也对生命起源与演化、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极端环境及极端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回顾,综述了极端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机制及其酶的应用,并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极端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此外,由于极端微生物和极端酶的特殊性和高效性,本文还探讨了极端微生物开发过程中的挑战,以及其在航空航天与国防安全领域的综合应用潜力,并指出了相关研究的必要性.
庄滢潭刘芮存陈雨露杨岑玥余岩王涛王友亮宋亚军滕越
关键词:极端微生物极端酶极端环境合成生物学
尼古丁的“口供”被引量:1
2020年
以口供的形式介绍了尼古丁的分子结构和部分生理功能,通过真实案件揭示尼古丁对人体的毒性。结合医学知识,阐述了尼古丁中毒的过程、吸烟上瘾的机理和尼古丁对人体的损害,并对人类健康生活提出禁烟建议。
吴雨菡郭今心
关键词:尼古丁吸烟成瘾
病例引导的翻转课堂在神经解剖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病例引导的翻转课堂在神经解剖学混合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两个班学生(n=51),在神经系统的学习中应用病例引导的翻转课堂进行教学,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同学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通过学习成绩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绝大部分同学赞同这种教学模式,总体支持度为98.04%;考试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成绩平均分为77.42±1.59,期末成绩中神经系统部分成绩为31.31±1.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考试成绩中80分及90分以上的人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例引导的神经解剖学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效果。
孟海伟丁兆习冯蕾刘真汤煜春刘树伟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混合式教学医学生
利用纳米荧光素酶快速预测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
2023年
本文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beta-2 adrenergic receptor,β2-AR)、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AT1R)为例,建立可快速预测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N端、C端、胞内环、胞外环、跨膜(transmembrane,TM)区氨基酸起始位置的方法,并通过此方法预测Mas相关基因G蛋白偶联受体X3(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X3,MRGPRX3)的结构。具体操作为利用不依赖序列和连接的克隆方法(sequence and ligation-independent cloning,Slic)将纳米荧光素酶(nanoluciferase,NLuc)插入GPCRs的不同位点,在同一受体表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检测NLuc插入GPCRs不同位点对于发光值的影响。结果显示,当NLuc插入GPCRs不同位点时,检测到的NLuc发光值不同。当NLuc插入N端、C端、胞内环、胞外环等柔性区域时,发光值在100万以上;插入TM区域(刚性区域)时,发光值在10万以下,甚至在1万以下;插在柔性区域与刚性区域的交界处时,发光值在10万~50万之间,一般在10万左右。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快速确定GPCRs结构的生化方法,并用此方法成功预测MRGPRX3的结构。此方法能够为配体的虚拟筛选提供有效信息,为结构药理学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庄钰铭郭璐璐方国兴罗欣沈思源杨帆周玖瑶
关键词:G蛋白偶联受体
链霉菌S001代谢产生的多环特特拉姆酸大环内酰胺被引量:3
2020年
从链霉菌S001的重组菌株S001-PoTeM(S023)中分离获得1个结构新颖的含有5/5/6三环体系的多环特特拉姆酸大环内酰胺(PoTeMs)类化合物montamide A (1),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NMR)、高分辨质谱和圆二色谱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化合物1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结果显示在载样量40μg时化合物1无抗菌活性;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化合物1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人肺癌细胞A549有较弱的细胞毒性(IC(50)~22.6μmol/L),其中C16位为细胞毒活性关键位点.此外,在链霉菌S001基因组中定位了化合物1的生物合成基因簇mtm,推测了其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
焦玉杰颜雅倩刘焱朱德裕沈月毛李瑶瑶
关键词:链霉菌生物合成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伦理学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平台,已被世界各国争相采用。从伦理学基本原理出发,在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根本道德属性的基础上,对其临床应用的伦理原则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减少组织损伤、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更快,从而改善了手术效果,使患者受益,体现了“目的善”原则。其大大提高了手术精度、扩大了手术适用范围、降低了手术医生的工作强度,是一种“手段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作为一项技术始终是一种中介,为指导和规范其临床应用,更好地造福于患者,提出适宜、知情同意、不伤害、追求卓越四项伦理原则。
杨罗佳杨同卫
关键词:伦理原则
头颈部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探讨头颈部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 like elements,CASTLE)的细胞学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7例CASTLE患者存档资料,行细胞学、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LASB法)染色,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法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并采用EBER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其细胞学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7例患者,5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5.6岁.6例位于甲状腺内,1例位于下咽.7例均为孤立性结节,边界相对清楚.肿瘤直径1.7~4.1 cm,平均直径3.0 cm.4例(含下咽病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均有随访.1例于甲状腺内原位复发,并行甲状腺细针穿刺.其余6例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1例CASTLE局灶性表达CD5(小于5%肿瘤细胞),30%肿瘤细胞表达突触素,其余6例CASTLE弥漫阳性表达CD5.所有病例阳性表达CK5/6、p63、CD117,不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甲状腺球蛋白、CT.Ki-67阳性指数在3%~90%.6例均无BRAFV600E基因突变.6例EBER原位杂交均为阴性.结论 位于下咽CASTLE具有和甲状腺内CASTLE相同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CD5和CD117是诊断CASTLE的有效指标.CD5阴性的CASTLE可伴神经内分泌分化.CASTLE的Ki-67阳性指数可以较高,在淋巴上皮癌型CASTLE中尤为明显.BRAFV600E基因突变和EB病毒感染可能不参与CASTLE的发生.
崔秀杰张春燕苏鹏吕斌任玉波樊祥山张晓芳王妍宋云河刘志艳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头颈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