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法学院
- 作品数:30 被引量:85H指数:5
-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中国特色集体协商的和合伦理基础及权利设计被引量:2
- 2021年
- 中国特色集体协商中的协商目标协调、协商行为配合、协商收益均衡,分别基于和合伦理中和合共生、和善诚信、和衷共济的伦理秩序。目前集体协商立法中,协商团体形成权、集体协商权、政府介入请求权、集体合同草案决议权的权利体系,维系了和合伦理秩序,而与西方集体谈判中团结权、集体谈判权、集体行动权的权利体系相区别,彰显了中国特色。在和合伦理基础之上的集体协商,还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介入请求权,细化协商团体形成权、集体协商权,保障集体合同草案决议权,推动协商双方对伦理规则的内化。
- 王黎黎
- 关键词:集体协商权利
-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机制构建--基于循证系统评价的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痼疾",其犯罪行为是不良心理的外化体现。作为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重要手段的心理干预对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再次犯罪具有重要价值。大量研究表明,在社区环境中,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通常建立在主观的信念和零散的经验之上,由于缺少矫正效果的相应证据,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有鉴于此,文章通过Meta分析产生的系统评价结论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证据,并希望通过完善社区矫正法制建设,构建科学的心理评估与精准矫正机制、持续性干预的经费激励机制、多方社会力量协同的参与机制等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矫正机制,将研究证据广泛应用和推广至社区矫正司法实践,提高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科学性。
- 陈珊周龙梅张宇
- 关键词:心理矫正META分析
- 羌族习惯法对羌区乡村治理的作用与运用被引量:1
- 2020年
- 习惯法作为乡村治理的一种本土法治资源,是传统乡土社会构建和稳定社会秩序的纽带,也是乡村治理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羌族习惯法的概念与特征入手,展现羌区仍被运用生产、生活中各种习俗、禁忌、规范等,进而深入挖掘羌族习惯法对羌区乡村治理的作用。最后,对羌族习惯法被运用于乡村治理中的方式与路径的探寻,提出乡村治理的措施与方法。
- 张邦铺
- 关键词:羌族习惯法乡村治理
-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证分析与进路优化被引量:3
- 2020年
- 制度实践必然伴随制度困境,走出困局势必需拟定制度优化方案。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我国生长的时日不长,而地方局部调研分析结果却显现了突出的制度实践难题,集中于适用对象之存量政策的公平竞争性质、增量政策的审查程序、审查后绩效评估体系等层面。究问其根,与地方政府对政策的选择性执行、政府声誉与民众信任度、地方政府经济增长手段受抑制密切相关。经由优化判断标准、性质判定模式、审查方式、审查主体与制度实践效果监督形式等因子,或许是优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路径的方略,或可实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法治化。
- 罗娟
- 认知行为治疗降低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率有效性的质性系统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估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在降低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率方面的有效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系统检索7个国内外数据库,从276个原始研究中筛选既定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计分,运用归纳描述方法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指标指向再犯率降低这个维度。结果:共纳入9项(n=4 903)干预社区矫正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对降低再犯率的作用。其中6项研究为低等偏倚风险,3项研究具有中等偏倚风险;6例团体干预和3例个体干预;9项研究都呈现出对矫正对象再犯率的改善效果。结论:本研究提示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干预社区矫正对象有助于降低其再犯率,具体表现:问题解决技能训练、集中学习、情绪管理训练三项具体治疗方法对于再犯率降低有显著效果;认知行为治疗对于缓刑罪犯再犯率降低有显著效果;认知行为治疗对于非暴力犯罪再犯率降低有一定作用;超过1年期的认知行为团队治疗对于再犯率降低有显著效果。
- 陈珊冉宇鹤彭萱
- 关键词:认知行为治疗社区矫正
- 彝族“德古”调解习惯法对刑事司法中的作用及启示
- 2018年
- 凉山彝族自治州目前存在着两套处理刑事案件的方式,一是公安司法机关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刑事案件,二是在彝族群众中继续沿用彝族'德古'调解习惯法的方式处理刑事案件。凉山彝族由调解习惯法方式处理刑事案件虽然没有得到国家法的承认,但在群众中具有很高的认同度,导致大量的刑事案件由彝族群众自行通过调解解决。调解习惯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息纠纷、促进和谐的作用,但也使当地基层司法机关刑事司法的正常秩序受到一定影响。本文拟首先从介绍凉山彝族调解习惯法的现状入手,来说明它在彝族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彝族调解习惯法对凉山彝族地区刑事司法的影响,从而体现它在彝族地区刑事司法领域的价值。
- 张邦铺
- 关键词:彝族习惯法刑事司法
-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 2017年
- 新农村建设萌发出的新生力量就是留守儿童,可是现在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通常情况下,都会有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关注度缺乏的现象出现,让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导致心理出现问题,让留守儿童缺少亲情交流导致思想生活出现问题。对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需要每个人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 周仕林蒋智李煜
-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 论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判决
- 2018年
- 双务合同是现代民商事交易的主要形态,而基于双务合同所产生的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合同当事人获得救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对双务合同当事人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主张该抗辩权所获得的判决书在我国法律上并没有相关规定.文章通过对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的分析,对司法实践中的同时履行判决的相关问题进行一系列探讨.
- 刘安豪
- 关键词:双务合同同时履行抗辩权
- 职权确认合同无效体系论
- 2019年
- 民法通行学理认为无效合同采国家干预原则,裁判者若发现无效合同可职权确认合同无效。但从实体和程序勾连角度分析,绝对无效事由具有侵害公益性应采职权调查原则,其是裁判者职权确认合同无效的依据。因实体和程序的立法缺乏相关规定,职权确认合同无效实践操作混乱,包括裁判者将职权调查原则定性为法律适用权、职权确认合同无效的适用范围不明确等问题。以职权调查主义法理分析问题成因:一是实体上绝对无效的标准不明确,致职权确认合同无效的适用范围被扩大;二是程序上缺乏采职权调查原则的程序规定,致裁判者将职权确认合同无效和职权审查合同效力相混淆。以原因为基础提出对策:实体上以公益性为标准,界清绝对无效事由的范围;程序上明确绝对无效采职权调查原则,明晰程序启动、当事人适格、职权调查程度、释明、诉讼时效、判决主文表述等程序方面的规则。
- 林洋
- 关键词:公益性绝对无效
- 彝族习惯法对凉山彝区乡村治理的影响与对策
- 2019年
- 本文运用法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等诸多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主要围绕彝族习惯法对凉山彝区乡村治理的影响与对策进行研究,以田野调查为研究基础,就彝族习惯法对凉山彝区乡村治理的影响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 张邦铺
- 关键词:彝族习惯法乡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