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医科大学外科学教研室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何喜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7篇蛋白
  • 7篇细胞
  • 3篇动物
  • 3篇双膦酸盐
  • 3篇破骨
  • 3篇破骨细胞
  • 3篇椎间盘
  • 3篇纤维环
  • 3篇骨吸收
  • 3篇骨细胞
  • 2篇动物实验
  • 2篇动物实验研究
  • 2篇伊班膦酸
  • 2篇伊班膦酸钠
  • 2篇酸钠
  • 2篇破骨细胞活性
  • 2篇细胞瘤
  • 2篇巨细胞
  • 2篇巨细胞瘤
  • 2篇骨巨细胞瘤

机构

  • 16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哈励逊国际和...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市协和医...

作者

  • 6篇靳宪辉
  • 5篇李鹏飞
  • 4篇贾楠
  • 3篇崔建忠
  • 3篇沈亚欣
  • 2篇张为
  • 2篇丁文元
  • 2篇田艳霞
  • 2篇李冉
  • 2篇高俊玲
  • 1篇吴晨鹏
  • 1篇王海涛
  • 1篇申勇
  • 1篇孔斌
  • 1篇戚孟春
  • 1篇樊智彬
  • 1篇赵志明
  • 1篇刘江
  • 1篇洪铭岩
  • 1篇赵增仁

传媒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性拟载脂蛋白E肽对脑血管痉挛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介导的脑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拟载脂蛋白E(apoE)肽对脑动脉痉挛后内皮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穿线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给予apoE-1410肽,术后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大脑中动脉直径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右侧大脑动脉VEGF表达,TUNEL法检测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结果:出血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大脑中动脉直径减小,VEGFmRNA及VEGF蛋白显著升高,TUNEL显色阳性。治疗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及大脑中动脉管径增加,VEGF表达降低,内皮细胞凋亡数目减少。VEGFmRNA表达与TUNEL呈正相关。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痉挛脑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与VEGF高表达有关;拟apoE-1410肽对脑血管痉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活化,减少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凋亡。
王凯杰李冉刘江高俊玲田艳霞崔建忠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细胞凋亡
血清应答因子、平滑肌肌动蛋白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血清应答因子(SRF)、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法检测73例食管鳞癌、30例手术切缘食管黏膜组织中SRF、c^-SM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SRF、a-SMA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SRF、ccSMA在食管鳞癌中的异常高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癌组织侵袭和转移的重要调控机制之一,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何喜薛忠文徐洪王士杰
关键词:食管鳞癌平滑肌肌动蛋白
基于唑来膦酸对破骨细胞抑制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研究目的为获得不同浓度唑来膦酸对破骨细胞抑制作用的特征及最低有效浓度。取C57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并诱导分化破骨细胞。实验组分别加入唑来膦酸的浓度为1×10^(–8)、1×10^(–7)、1×10^(–6)、1×10^(–5)、1×10^(–4)mol/L;同时设置不含任何双膦酸盐的对照组。计数多核细胞、通过滤网细胞、附壁细胞、骨吸收陷窝,观察不同浓度唑来膦酸对破骨细胞抑制作用的特征。发现唑来膦酸抑制体外破骨细胞形成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10^(–6)mol/L;在1×10^(–5) mol/L浓度下抑制破骨细胞迁移和骨吸收的作用更为显著;在1×10^(–4) mol/L浓度下效果进一步增强,但高浓度唑来膦酸抑制破骨细胞能力的增强已趋于平缓。提示临床应用中要注意选择合适浓度和剂量的唑来膦酸进行治疗。
李鹏飞杨虎贾楠靳宪辉许道宽沈亚欣
关键词:破骨细胞骨吸收唑来膦酸双膦酸盐
生物蛋白胶对椎间盘纤维环修复功能的实验研究
:髓核摘除术后应用不同方法处理椎间盘纤维环,观察生物蛋白胶对椎间盘术后纤维环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成年山羊10只,雌雄各5只,对每只羊的腰椎(腰2/3、腰3/4、腰4/5)进行椎间盘纤维环暴露,对三个节段椎间盘按...
李鹏飞靳宪辉张庆胜李华沈亚欣张为
关键词:生物蛋白胶药理作用临床疗效
优选人脱细胞真皮基质及荧光标记示踪与其复合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优选人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并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高渗盐-NaOH消蚀法(A组)、高渗盐-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B组)和DispaseⅡ-Triton X-100法(C组)制作人脱细胞真皮基质,以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观察3种方法制作ADM的组成成分;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细胞毒性实验评价3种方法制作ADM的细胞毒性反应;细胞培养法评价其细胞相容性,优选ADM。重组腺病毒绿色荧光表达载体(Ad-GFP)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FB)接种在优选ADM上,荧光显微镜观察FB的生长情况。结果3种方法均能够保留胶原纤维、弹性纤维,A组和C组能够完全脱去细胞,B组未能完全脱去细胞;A组和B组制备ADM细胞毒性反应小于1级;C组制备ADM细胞毒性反应大于1级。A组与B组24h 3T3细胞贴壁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3T3细胞能够在A组ADM表面贴附;优选A组ADM。转染Ad-GFP的FB在优选ADM上生长和增殖良好。结论高渗盐-NaOH消蚀法制备的ADM蕴涵丰富的生物信息,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支架材料。
车鹏程孙红戚孟春张玉强崔建忠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基质细胞毒性绿色荧光蛋白
GnRHⅠ,GnRHⅡ及其受体在人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Ⅰ,GnRHⅡ及其受体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GnRHⅠ,GnRHⅡ及其受体的表达并与2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作对照.分析GnRHⅠ,GnRHⅡ及其受体表达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分化的关系.结果:①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GnRHⅠ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5%,79.5%,恶性肿瘤中GnRHⅠ表达阳性率高于良性肿瘤.两者有明显差异.②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GnRHⅡ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5%,100%,两者无明显差异.③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GnRH受体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8%,53.8%,恶性肿瘤中GnRH受体表达阳性率低于良性肿瘤.④GnRHⅠ,GnRH受体表达率与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其分级越高,GnRHⅠ,GnRH受体表达率亦越高.结论:GnRH自分泌调节系统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有关.并且Gn-RHⅠ及其受体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
李敏吴小华徐翠清闫萍韩晶霍密英
关键词: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受体LHRH组织学分级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β_Ⅲ-tubulin表达与紫杉类化疗耐药相关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βⅢ-tubulin表达与紫杉类化疗耐药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接受以紫杉类化疗的Ⅳ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βⅢ-tubulin蛋白表达,并对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βⅢ-tubulin阳性表达率(≥50%阳性染色细胞)为58.7%(44/75),与性别、年龄及组织类型无关.化疗有效率(CR+PR)为34.7%,βⅢ-tubulin高表达患者紫杉类化疗有效率低(25.0%),进展率高(25.0%),而βⅢ-tubulin低表达患者化疗有效率高(48.9%),进展率低(6.4%),P值分别为0.036和0.037.βⅢ-tubulin高表达者有较短的中位OS(12 mo)和PFS(8 mo),而βⅢ-tubulin低表达患者有较长的中位总生存期(OS)(15 mo)和无进展生存期(PFS)(11 mo),P=0.018.结论:βⅢ-tubulin高表达NSCLC患者对紫杉类药物耐药且预后不良.
杨俊泉高献书刘宏侠韩春
关键词:微管蛋白
4-氨基比啶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比啶(4-AP)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4-AP(1、5、10mmol/L),检测其对于基础状态(HCG=0IU/L)及HCG诱导状态下(HCG=1250IU/L)孕酮分泌的影响;以不加4-AP的细胞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细胞内cAMP浓度;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4-AP对颗粒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基础状态和HCG诱导状态下,4-AP各浓度组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及cAMP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随着4-AP浓度的增加,StAR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0.01),对颗粒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步增强(P<0.01),呈浓度依赖性。结论4-AP能够抑制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基础状态和HCG诱导状态下孕酮的分泌;4-AP可能通过降低颗粒细胞cAMP的生成和StAR的表达并抑制其增殖发挥作用。
崔娜赵志明吴小华徐素欣郝桂敏曹金凤
关键词:4-氨基吡啶颗粒细胞孕酮
水通道蛋白抑制剂乙酰唑胺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抑制剂乙酰唑胺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乙酰唑胺40mg/(kg·d)灌胃给药,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灭菌蒸馏水,定期测量肿瘤结节的长、短径。给药21d后,观察治疗效果。同时,采用Westernblot、RT-PCR技术分析两组肿瘤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乙酰唑胺40mg/(kg·d)灌胃给药治疗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明显抑制了肿瘤的生长,肿瘤抑制率为88.28%。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水通道蛋白-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水通道蛋白抑制剂乙酰唑胺通过抑制水通道蛋白-1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孔斌吴小华李勇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1乙酰唑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
结直肠癌中microRNA-214的表达及其与p53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microRNA-214(miR-214)的表达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及结肠癌细胞株野生型HCT-116 p53+/+和突变型HCT-116p53-/-中miR-214的表达情况,同时在结肠癌患者中检测p53的表达。结果 miR-214在癌旁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P=0.021),p53在癌旁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组织;miR-214在HCT-116 p53-/-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高于HCT-116 p53+/+(P=0.028),与p53的表达情况相反;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iR-214与p53无明显相关性(rs=-0.156,P=0.409)。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miR-214可能通过调节p53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但尚未发现miR-214与p53存在明显相关性。
赵增仁樊智彬张丽静吴晨鹏张学明刘博
关键词:结直肠癌P53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