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部(培训教育管理处)

作品数:15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宁王灏更多>>
相关机构: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纪录片
  • 4篇纪录片创作
  • 3篇伦理
  • 2篇叙事
  • 2篇追寻
  • 2篇HDR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1篇当代博物馆
  • 1篇道德
  • 1篇调色
  • 1篇动态范围
  • 1篇多棱镜
  • 1篇新闻
  • 1篇新闻奖
  • 1篇叙事策略
  • 1篇仪式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史
  • 1篇艺术魅力

机构

  • 14篇中国传媒大学
  • 3篇外交学院

作者

  • 3篇毕根辉
  • 3篇张宁
  • 2篇施旭升
  • 2篇郭艳民
  • 1篇邹细林
  • 1篇王灏
  • 1篇钟媛媛
  • 1篇苑笑颜
  • 1篇钟媛媛

传媒

  • 6篇现代传播(中...
  • 2篇当代电影
  • 2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新闻世界
  • 1篇中国广播影视
  • 1篇中国电视
  • 1篇南方电视学刊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真实到价值——追寻纪录片中世界的意义和人的存在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纪录片谈真实,往往停留在事实层面,关注于影像时间、人物、事件等各元素的真与假,未能从价值层面加以认识和分析,也就无从挖掘纪录片本身的人文意义和伦理规范。纪录片的真实,从事实判断上升到价值判断,才能追寻到世界的意义和人的存在价值,而实现这一价值的途径就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邹细林钟媛媛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的三重维度——以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是官方认可的中国国际传播类作品的最高荣誉,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本文以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为例,提出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要从价值、内容、渠道三个维度做出努力。
冯梁
关键词:中国故事中国新闻奖
整合性的超媒体影像民族志——从观察、参与到后范式民族志纪录片的类型生成被引量:1
2021年
同样是对真实性的追问,纪录片一直和人类学民族志保持着某种复杂的微妙联系:直接电影对应观察式,真实电影对应参与式,深描催生整合性的超媒体后范式。同样是新技术的媒介力量,机械复制为忠实背书,同步录音技术和轻量化设备使自我反射成为可能,多媒体和移动互联技术粉碎了不同文本的边界。人类学和影像民族志在技术、创作范式更迭中融通。
张宁
关键词:超媒体
仪式·政治·诗学:当代博物馆艺术品展示的叙述策略被引量:5
2017年
当代博物馆为了完成对人的创造、物与关的历史和人类心灵的历史的讲述,采用了多种叙述策略。首先,博物馆通过缔造仪式,将展示物品置于空间情境中来进行叙述;其次,当代博物馆与意识形态和权力控制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博物馆在西方常常作为政治谋划的叙事策略;第三,博物馆通过展示使空间与时空、与美对话,发挥其独特的诗性功能,使没有生命的展品在观者的凝视中获得生命;在当代新媒体语境中的博物馆不仅拓展了其展示功能,而且通过与观众的互动而进一步丰富其诗性品格。
施旭升苑笑颜
关键词:博物馆叙事策略仪式政治诗学
纪录片叙事中称谓模式演变背后的媒介之变
2021年
国内叙事学理论把称谓作为人称问题来研究,忽略了电子和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窄化了这一概念。凯特·纳什在《虚拟的真实:虚拟现实纪录片探究》中首次提出虚拟现实的称谓模式,提示国内关于称谓模式研究的一段空白,真正的纪录片第二人称叙事借助新媒介技术是否可以实现?称谓模式是一个和传播高度相关的概念,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复原了口语传播时代"面对面"的在场,在传播学的视角下,称谓模式面向更广泛的社交称谓,扩展了叙事学当中的人称模型。作为非虚构叙事的重要类型,纪录片称谓模式的演变和媒介技术的发展高度相关。从纪录电影在电视媒介上的形态变化,到新媒体纪录片创作理念和方法的创新,都显现出媒介技术的强大驱动力。本文通过考查纪录片的发展史,结合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尝试梳理总结两者之间的关联,探究纪录片称谓模式演变背后的媒介之变。
张宁郭艳民
关键词:纪录片叙事媒介技术
艺术史多棱镜:融媒体语境下博物馆的当代性意义重构
2021年
在融媒体语境下,博物馆能够如多棱镜般折射出艺术史的多种开放维度。博物馆为艺术史的书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我们重新认识艺术史提供了新的视野。博物馆与艺术史具有逻辑同构关系,观者走入博物馆就如同走进艺术史的体验,艺术史在博物馆中以物化形态存在。在当代,以多维视角来审视和参悟博物馆、探求博物馆中艺术史的内在逻辑,能够使博物馆的当代性意义得以重构。在信息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博物馆的价值在于把人从物性中解放出来。互联网产业与数字虚拟技术时刻更新着博物馆的观念建构、叙事方式、传播机制,使得当代博物馆能够完成从"物"的书写到"象"的飞升,生动讲述着艺术史与世界文明史。当代博物馆作为艺术与社会生态系统的文化链接,已成为一个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媒介场域,博物馆中的展品在无数观者的凝视、互动、体验中获得生命。
苑笑颜施旭升
关键词:艺术史融媒体博物馆公共空间
浅谈纪录片创作中的功利观
2017年
功利主义的最高理想就是在于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中西方功利思想的内容和实现途径不一,但是在终极目的上却殊途同归。纪录片创作的功利观,遵循人的自由幸福全面发展,一定要摆脱精英化、小众化、边缘化,同时又要防止低俗化,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邹细林钟媛媛
关键词:功利主义纪录片伦理道德
纪录片创作伦理关系探析被引量:2
2018年
纪录片创作本质是一种真实信息的加工和传播行为。在信息加工和传播过程中,涉及多个主体和相互道德关系,即媒介组织与创作主体的伦理关系;创作主体与受访对象的伦理关系;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伦理关系;创作主体与作品的伦理关系;创作主体与受众的道德共鸣。
邹细林
关键词:纪录片伦理关系
从“忠实”到“悦目”的自我超越——数字影像中的科学与艺术被引量:2
2017年
胶片和数字影像优劣的争论因技术的突飞猛进迅速画上的句号,从表面上看是数字胜利了,数字替代了胶片,但是真正的胜利者是胶片美学。技术上逼近"忠实",艺术上力求"悦目",这两个方面数字技术都有胶片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问题在于,如何深刻认识以RAW和HDR为核心的新技术本质,挖掘数字影像的潜质,冲出胶片美学的既定范式?也许应该回到影像的源头,用严谨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实现电影真实与梦幻的完美结合。
张宁毕根辉
关键词:数字影像HDR
纪录片创作与隐私保护
2017年
隐私,从字面意义来讲,是人们不愿公开或者不可告人的事。隐私也许是一种具体的生活行为,也许是一种思想状态。从人类拥有理性之日起,隐私便伴随着人类发展而发展。隐私作为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一种基本权利,它承载着支配和受限访问的内涵。纪录片创作中,在事实追寻和了解真相的名义下,镜头的窥视和侵入感往往让人坐立不安,甚至形成对立与冲突。如何在报道真相、纪录事实与保护创作者自身以及受访对象的隐私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如何把握好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度,是纪录片创作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邹细林钟媛媛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隐私保护公共领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