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270 被引量:437H指数:8
相关作者:崔慧霞聂文军练庆伟张君弟李若衡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0篇政治法律
  • 77篇文化科学
  • 41篇哲学宗教
  • 30篇经济管理
  • 12篇历史地理
  • 9篇社会学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学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 1篇艺术

主题

  • 44篇主义
  • 32篇教育
  • 26篇高校
  • 23篇政治
  • 21篇乡村
  • 18篇思政
  • 17篇马克思主义
  • 16篇社会主义
  • 16篇思想政治
  • 14篇文化
  • 13篇大学生
  • 13篇教学
  • 12篇思政课
  • 11篇政治教育
  • 11篇治教
  • 1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1篇课程
  • 9篇社会
  • 9篇农村
  • 7篇人民

机构

  • 252篇华南农业大学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工业大学
  • 3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中共广东省委...
  • 2篇江门职业技术...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长沙商贸旅游...

作者

  • 4篇周师
  • 4篇张君弟
  • 3篇袁尔纯
  • 3篇唐土红
  • 3篇练庆伟
  • 3篇钟强
  • 3篇李仕燕
  • 2篇李若衡
  • 2篇王婷
  • 2篇黄浩
  • 2篇龙君伟
  • 2篇姜敏敏
  • 2篇王丽荣
  • 2篇林可
  • 2篇程华
  • 2篇朱斌
  • 2篇李辉强
  • 1篇崔慧霞
  • 1篇聂文军
  • 1篇田艳媚

传媒

  • 7篇广西社会科学
  • 7篇广州社会主义...
  • 6篇现代台湾研究
  • 5篇农村经济与科...
  • 4篇学校党建与思...
  • 4篇广东社会科学
  • 4篇理论导刊
  • 4篇系统科学学报
  • 3篇教育与职业
  • 3篇佳木斯大学社...
  • 3篇中国成人教育
  • 3篇党政干部论坛
  • 3篇社会科学
  • 3篇毛泽东思想研...
  • 3篇农业经济
  • 3篇特区经济
  • 3篇岭南学刊
  • 3篇伦理学研究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重庆邮电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4篇2023
  • 49篇2022
  • 31篇2021
  • 30篇2020
  • 30篇2019
  • 35篇2018
  • 20篇2017
  • 32篇2016
2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湾当局“新南向政策”中“非经济”措施评析
2018年
"新南向政策"出台以来,被民进党当局寄予厚望的经济手段至今收效甚微。但观察"新南向政策"架构中的"非经济"措施可以发现,民进党当局正在借"新南向"之名,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盘活"新南向"国家华侨人脉,输出"台湾主体性"价值观,培植"友台"力量,意在强化与"新南向"国家的实质关系,实现"国际空间"的"突破"。
李仕燕
关键词:经济措施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叙述被引量:3
2021年
教科书是建构国家性"想象共同体"的载体之一,通过国民的共同阅读可产生和形成具体的国家形象。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的"书写文化",可以看到新生政权从政治制度建设向政治文化传播的向外延展,亦可以反思这一叙述方式背后的"新中国"建构。具体而言,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的国家形象叙述包括国家象征的编码、历史叙述的整合以及国家认知的建制。基于对三种叙述的分析,我们认为,国家形象并非单维的观念性存在,而是"点线面"融合的结构性产物,并呈现出一种非西方化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机制和话语建制。
杨琳朱斌
关键词:教科书国家形象新中国
乡村宜居环境治理的实践形式及提升策略--以新兴县“三清三拆三整治”为例
2020年
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宜居"放在重要位置,乡村宜居环境建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2018年以来,广东农村开展了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分析了新兴县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形式、存在问题及完善路径,旨在为广东甚至全国其他同类地区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潘利红陈泳诗
关键词:乡村人居环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政策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新形势下,农业阶段性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推进宏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崔慧霞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供给管理现代农业
文献传递
近年“五大发展理念”基本研究现状及评述
2021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研讨持续深入。近年,学界从其科学内涵、本质特征、逻辑关系、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多个向度的研究,取得较为丰富可观的研究成果,但也呈现出某种纷繁芜杂之状。据此,梳理其脉络、解析其现状、客观看待此类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显得十分迫切,并对挖掘后续研究空间和拓展逻辑理路也颇具意义。
安丰岷郑丽娟
基于OBE理论构建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及教学实践被引量:2
2023年
简要介绍了基于OBE理论构建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思路、实施方案和课程目标,重点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等4方面的课程思政素材在课程导入和参与式学习中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教学案例。多年的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凝聚为统一发展的整体,促使学生讨论、反思和体验,推动学生理解认同课程的价值目标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自觉和实践行动,达成最大学习成果,很好地实现了课程思政目标。
刘晓瑭余林梁陈洁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实践
现状与图景:国内马克思权力观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国内学术界对于马克思权力观的思想渊源,马克思权力的含义观、价值取向观、异化观、制约和监督观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化了马克思权力观的研究,拓宽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视阈,为我国权力正确运行及正确权力观的树立提供了思想启迪,但也存在着研究不够系统、研究视阈的重合度较大和低水平重复等问题。今后特别要加强对马克思权力观的整体性研究、加强对马克思权力观的文本及适用性问题的研究。
周师
关键词:政治哲学
“互联网+”思维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定位不准确、理念不科学、系统不完善、质量不够高等问题。"互联网+"思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预测性、战略性和穿透性,高校应推动"互联网+"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新理念,打造共享开放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边界清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质增效。
钟强刘月秀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后真相时代网络空间的伦理失范与秩序重建被引量:7
2022年
“后真相”现象的典型特征是情感主导真相、论点高于事实。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普及,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涌现,世界由此进入“后真相时代”。后真相时代是各种因素错综交杂的产物,它的来临打破了传统的舆论形成机制,加剧了现代社会的伦理失范。对网络空间而言,在权力、资本和技术的多重挟持下,伦理失范的现象更为突出,信任贬值、共识减弱、偏见加重、理想虚化的情况更为明显。为此,需要立足传播者、受众和传播媒介的角色变化及其关系调整,从以法济德、伦理教育、素养提升、媒体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后真相时代网络空间的伦理重构和秩序重建。
项赠
关键词:网络空间伦理秩序
蔡英文当局“去中国化”新动向及其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2016年5月以来,蔡英文当局利用"全面执政"优势,加紧抹除台湾社会中的"中国元素",通过建构以所谓"‘中华民国’台湾"为对象的新认同,以塑造"多元文化"之名冲淡中华文化,篡改历史教科书,加快建构"台独"史观,以及多方阻碍两岸交流等手段,极力推行"去中国化",对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但从两岸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来看,蔡英文当局的"去中国化"新动向仍旧改变不了"两岸一家亲"的事实,难以阻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潮流大势。
李智聪李仕燕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