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

作品数:49 被引量:241H指数:7
相关作者:乔南卢厚杰乔南杨志勇杨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经济管理
  • 10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清代
  • 8篇晋商
  • 5篇金融
  • 4篇商人
  • 4篇票号
  • 4篇法律
  • 3篇银行
  • 3篇政府
  • 3篇山西票号
  • 3篇私家
  • 3篇企业
  • 3篇明清
  • 3篇课程
  • 3篇藏书
  • 2篇商学
  • 2篇社会
  • 2篇审判
  • 2篇私家藏书
  • 2篇司法
  • 2篇清末

机构

  • 46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美国印第安纳...

作者

  • 4篇樊云慧
  • 4篇乔南
  • 3篇吴秋生
  • 2篇孔祥毅
  • 2篇卢厚杰
  • 1篇赵国壮
  • 1篇刘建生
  • 1篇许檀
  • 1篇张亚兰
  • 1篇侯铁虎
  • 1篇郝晓丽
  • 1篇曹树基
  • 1篇乔南
  • 1篇胡中立
  • 1篇郭娟娟
  • 1篇杨志勇
  • 1篇李曼宁
  • 1篇徐俊嵩
  • 1篇范瑞

传媒

  • 3篇山西财经大学...
  • 2篇会计之友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经济问题
  • 2篇图书馆
  • 2篇清史研究
  • 2篇太原学院学报...
  • 2篇城市史研究
  • 1篇商业研究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图书馆建设
  • 1篇晋阳学刊
  • 1篇历史档案
  • 1篇安徽史学
  • 1篇经济经纬
  • 1篇法学评论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法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化转型对中小银行风险水平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2011—2021年112家中小银行样本,从数理模型与实证研究角度对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方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将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纳入资本补充这一框架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呈倒“U”型结构,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从规模、区域、是否上市三个方面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发现规模较大或者是位于东部地区的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大;上市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对于银行风险的抑制作用要优于非上市银行。(3)如果对处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中小银行进行资本补充,也会对银行风险水平起到调节作用。上述结论表明,为抑制风险,中小银行要不断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对中小银行进行资本补充也可以增加其数字化转型抑制风险的能力。
刘慧超王书华
关键词:中小银行银行风险资本补充金融科技
P2P网络借贷的运营与法律监管被引量:64
2014年
P2P网络借贷的迅猛发展给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美国,P2P网络借贷实行由证券监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等多个部门共同监管的分散监管体制,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是通过证券监管实现的。英国自2014年4月起将P2P网络借贷纳入金融行为局(FCA)的监管范畴。我国尚未对P2P网络借贷予以监管,但P2P行业因涉及公众利益,出于风险防范和其健康发展的需要,监管问题必须尽快予以解决。由于P2P借贷公司从事的是类金融业务,故应由监管金融业务的机构予以监管。在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下,对P2P网络借贷实行统一监管的机构应为银监会。
樊云慧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
科技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效率——基于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分析
2023年
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聚集及其空间溢出对知识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创新效率尚未达到DEA有效状态;科技人才聚集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数量聚集对知识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质量聚集的影响为正;数量聚集的负向影响是由聚集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所导致。
李曼宁王书华胡中立
论我国社会企业法律形态的改革被引量:21
2016年
社会企业既不是单纯的非营利组织,也不同于纯粹的商业企业,其是非营利组织和商业企业的融合,是社会使命和商业活动的结合,具有经济性和公益性的双重特性。为了迎合蓬勃发展的社会企业运动,各国纷纷制订有关社会企业的立法,英美法系国家也创设了多种社会企业的法律形式。我国没有在法律上给予社会企业一个统一的身份和地位,社会企业的法律形态呈现多样化、分散和不确定的状态,这不利于社会企业的发展。我国应改革福利企业的相关立法,将福利企业的概念扩展为社会企业,制定《社会企业资格认定办法》,由民政部门负责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授予社会企业证书并予以监督管理,由税务部门或其他部门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取得社会企业资格的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可以使用社会企业这种标识。
樊云慧
关键词: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
股权众筹平台监管的国际比较被引量:75
2015年
股权众筹平台作为连接筹资公司和投资者的中介,在股权众筹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是股权众筹监管的核心。虽然世界各国对股权众筹平台的性质认识不一,但无一例外都对股权众筹平台或其运营人实施注册或许可,并对股权众筹平台可接纳的发行人或投资者普遍设定了要求或限制。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对股权众筹平台或其运营机构采许可制,并建立"众筹豁免"机制,即符合规定条件且通过被许可平台进行股权众筹的可豁免证券监管机构的审核。
樊云慧
关键词:众筹
传统社会中的支柱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以清代运城地区为例
2014年
经济的发展表明,支柱产业与区域发展在传统社会中的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具有特有的资源禀赋,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形态,而基于资源禀赋的地区分工则形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支柱产业也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文以清代潞盐业与运城地区经济发展为例,讨论传统社会中支柱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乔南
关键词:清代
传统社会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分析——以明清潞泽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产业结构是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变动广泛存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当中,并且与当时的产品需求、原料供应、技术进步、政策因素等有密切联系。明清时期,潞泽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从明代以潞绸业为主到清代以铁货业为主的变动,这种产业结构变动不仅改变了当时潞泽地区的支柱产业,而且促进了该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当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些新思路。
乔南
关键词:明清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学分析
犯罪与惩罚:乾嘉时期新疆的盗马案与司法审判中的法律多元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以盗马案为核心,探讨清代乾隆时期南疆治理中的法律多 元性问题.主要观点如下:基于清代文献记载,与内地和蒙古地区相比,清 朝在新疆的立法并不成熟,在很长时间内没有颁行统一的刑事法规,相关案 例中对法律的应用以皇帝个人意志为转移,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在面对新 疆这样一个多元之地,清朝统治者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可以肯定的是:第 一,在总体上,盗马案犯和被盗马匹主人的民族身份,甚至还有他们的宗教 信仰,都是清朝官员在司法审判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因而导致司法依据的多 元局面;第二,乾隆时期,对新疆盗马案犯的处罚较之清朝其他地方更为严 厉,而实施的刑罚主要受到《大清律例》的影响,也反映出清朝在重案中 对司法一统的追求;第三,嘉庆以后,在对新疆盗马案的司法审判中,无论 是司法程序,还是对盗马案的定罪与处罚,都与内地的法律文化日益趋同.
贾建飞
关键词:法律清代
基于企业脱虚向实视角的双支柱调控微观效应研究
2023年
采用2008~2021年我国A股上市实体企业面板数据,基于企业脱虚向实视角,实证考察双支柱调控微观效应。研究表明:宽松的双支柱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实物资产投资率,尤其对过度金融化企业调控力度更大,可有效发挥微观稳定效应。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双支柱政策通过“蓄水池”和“投资替代”动机促进过度金融化企业脱虚向实,而适度金融化企业则是“蓄水池”动机。进一步分析发现:双支柱调控政策能够优化企业投资结构,降低金融资产占比。异质性检验表明:双支柱调控政策微观效应会受到行业、规模和所有制因素的影响。鉴于此,政府应重视双支柱政策变动对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抑制企业金融化动机,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同时,企业应合理配置金融资产,防止过度金融化。
王书华赵雯雯
万里茶路研究综述被引量:7
2018年
对万里茶路的茶叶贸易史、茶路变迁、茶路价值、开发现状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准确把握该领域一个时期以来的发展水平和总体趋势,并对万里茶路的研究做出展望,探究其未来研究的方向。
薛秀艳翟艳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