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2
-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共产主义:信仰世界中的价值体系的继承与超越
- 2014年
- 共产主义信仰并没有否定传统信仰世界中的价值体系,而是在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我独特价值体系。在共产主义信仰体系中,它首先是以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为基础,以人类个体自我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生命价值的永恒性来自于理论自身的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因此,对于信仰的继承性而言,在共产主义信仰的体系中,也同样存在信仰价值体系中社会人在现实社会中对其存在的感知与未来世界的价值向往。对于超越性而言,共产主义信仰的价值体系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现实的世界中对其自身理论进行价值批判与超越并不断完善。
- 刘成钢徐椿梁
- 关键词:共产主义信仰
- 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 在2014年"史上更难就业年"的就业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关键。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向职业指导转变,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014年和2...
- 陈小艺
- 关键词:就业质量
- 文献传递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刍议被引量:2
- 2011年
- 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人才培养使命的关键点之一。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存在过分强调礼仪教育、混淆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等误区。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应选择合适的培养路径,达成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现。
- 韦伟然兰肖原
-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
- 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 在2014年"史上更难就业年"的就业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关键。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向职业指导转变,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014年和2...
- 陈小艺
- 关键词:就业质量
- 试论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引导大学生就业的实践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力军,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和国内宏观就业形势趋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日趋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出现了问题。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基础为指导,探析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就业观理论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积极主动实现就业,最终使得个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到统一。
- 刘成钢
- 关键词:大学生
- 对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思考被引量:38
- 2012年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观念转变的重大突破。文章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相关对策。
- 黄林楠韩增芳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
- 谈在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及对策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对女大学生创业认知情况的调查得知,女大学生们对创业观念、创业方向、创业途径以及创业政策等方面缺乏正确认识和了解。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和建立扶持机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帮助女大学生们顺利创业。
- 黄林楠丁莉
-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业认知
- 基于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毕业生就业综合评析被引量:2
- 2018年
- 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视角综合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毕业生当前的就业现状及其竞争优劣势。其中,毕业生对自身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包括薪酬水平、就业满意度、所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离职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指标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对毕业生能力满足度评价和对毕业生竞争优劣势评价。
- 陈小艺
-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
- 性别差异与职业选择: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与探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女性就业难的问题,是世界范围内面临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女大学生个体的就业思想观念和社会对女大学的就业歧视等原因。本文探析当代女大学生就业观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用调查研究的方式针对女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积极主动实现就业,最终使得个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到统一。
- 刘成钢
- 关键词:性别差异大学生就业
- “两个结合”多维规律性认识
- 2024年
- “两个结合”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两个结合”既立足“中国具体实际”这一个性,又承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共性,并在这种相互联系中使特殊性成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存在;“两个结合”在全球视野中确证“现代”的本质属性与进步意义,在中国视域中呈现“现代”的超越性特质;“两个结合”蕴含理论与实践双向改造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其最新成果,开辟了“两个结合”认识的新境界;“两个结合”的确立,不仅明确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还彰显了其对于文明塑造的重要价值。
- 钱余陈小艺
- 关键词: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