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作品数:1,205 被引量:3,515H指数:18
相关作者:谭志勇王承学任亮贺岩峰杜长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2篇期刊文章
  • 1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7篇化学工程
  • 290篇理学
  • 6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7篇文化科学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建筑科学
  • 2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电气工程
  • 17篇医药卫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电子电信
  • 9篇农业科学
  • 7篇机械工程
  • 6篇生物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41篇乙烯
  • 141篇丙烯
  • 133篇催化
  • 79篇共混
  • 79篇改性
  • 74篇树脂
  • 73篇增韧
  • 73篇共聚
  • 72篇丙烯酸
  • 69篇催化剂
  • 67篇甲基
  • 67篇共聚物
  • 60篇苯乙烯
  • 58篇力学性能
  • 58篇力学性
  • 51篇共混物
  • 49篇乳液
  • 48篇橡胶
  • 48篇纳米
  • 47篇聚丙烯

机构

  • 1,193篇长春工业大学
  • 164篇中国科学院
  • 47篇中国石油天然...
  • 45篇吉林大学
  • 21篇长春理工大学
  • 21篇滨州学院
  • 21篇天津大学
  • 17篇东北师范大学
  • 16篇东华大学
  • 16篇吉林工业职业...
  • 16篇中国石油吉林...
  • 15篇南阳理工学院
  • 14篇吉林建筑大学
  • 13篇东北大学
  • 10篇长春大学
  • 10篇华东理工大学
  • 7篇通化师范学院
  • 7篇吉林化工学院
  • 7篇中国石油
  • 7篇上海新阳半导...

作者

  • 176篇张会轩
  • 90篇张龙
  • 77篇张明耀
  • 76篇李海东
  • 72篇孙德
  • 63篇赵文杰
  • 61篇杜长海
  • 59篇吴广峰
  • 55篇程凤梅
  • 54篇王承学
  • 52篇谭志勇
  • 45篇王树江
  • 44篇李桂娟
  • 43篇贺岩峰
  • 39篇孙树林
  • 38篇任亮
  • 35篇李长海
  • 33篇李然
  • 31篇杨海东
  • 30篇王哲

传媒

  • 115篇长春工业大学...
  • 73篇塑料工业
  • 65篇中国塑料
  • 50篇高分子材料科...
  • 29篇应用化学
  • 29篇弹性体
  • 28篇化工新型材料
  • 24篇工程塑料应用
  • 22篇广东化工
  • 21篇塑料科技
  • 19篇高等学校化学...
  • 18篇吉林化工学院...
  • 15篇化学工程师
  • 14篇发光学报
  • 14篇广州化工
  • 13篇硅酸盐通报
  • 12篇高分子通报
  • 12篇合成树脂及塑...
  • 12篇电镀与涂饰
  • 12篇化工高等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21篇2023
  • 37篇2022
  • 25篇2021
  • 35篇2020
  • 24篇2019
  • 31篇2018
  • 34篇2017
  • 46篇2016
  • 55篇2015
  • 66篇2014
  • 93篇2013
  • 95篇2012
  • 72篇2011
  • 98篇2010
  • 79篇2009
  • 58篇2008
  • 81篇2007
  • 87篇2006
  • 53篇2005
1,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B-g-PS胶乳改性水泥砂浆的性能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半连续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聚丁二烯接枝聚苯乙烯(PB-g-PS)接枝共聚胶乳,其中聚丁二烯(PB)与聚苯乙烯(PS)的质量比为70/30,50/50和30/70.在固定流动度为(175±5)mm,且在20℃水中养护6 d,然后在20℃,相对湿度为65%的空气中养护21 d的混合养护条件下,考察了聚灰比、聚丁二烯与聚苯乙烯的质量比对PB-g-PS胶乳改性水泥砂浆的水灰比、流动度、保水率、抗压和抗折强度以及吸水量的影响,并与羧基丁苯胶乳改性水泥砂浆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胶乳都具有良好的减水作用,能有效提高砂浆的保水性能,显著降低聚合物改性砂浆的毛细孔吸水率;加入聚合物对砂浆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使其抗压强度总体降低,抗折强度部分提高,因此,PB-g-PS胶乳可以作为水泥改性剂使用.
赵文杰张会轩张宝砚
关键词:改性水泥砂浆力学性能
苯并噻吩在酸改性NaY分子筛上的吸附被引量:2
2015年
以NaY分子筛为母体,通过柠檬酸、磷酸改性分别得到吸附剂NaY-C和NaY-P。采用SEM、XRD、XRF、N2物理吸附及NH3-TPD表征可知,柠檬酸改性后得到的NaY-C吸附剂介孔表面积增加,分子筛骨架结构保持不变。同时,磷酸改性使得NaY分子筛表面弱酸量减少强酸量增加,改性后所得吸附剂NaY-P的强酸量大于NaY-C。吸附实验表明,NaY-C和NaY-P均可完全脱除模拟油品中的苯并噻吩,同时NaY-C吸附剂对0#柴油的脱硫能力优于NaY-P吸附剂。再生实验中NaY-C和NaY-P吸附剂对模拟油品的脱硫率由第一次的100%分别下降至第6次的91.97%和85.96%。由此可知,柠檬酸改性NaY分子筛所得NaY-C吸附剂的脱硫能力优于NaY-P,原因是吸附剂上的介孔更易于发生吸附脱硫。
孙慧颖甘海军孙林平
关键词:NAY分子筛苯并噻吩柠檬酸磷酸
催化精馏过程制备乙酸乙酯的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以自制的填料型SO42-/Al2O3-Al和SO42-/ZrO2-Al2O3-Al固体酸为催化剂,在直径30 mm的不锈钢催化精馏塔中进行乙酸乙酯的合成研究,考察了回流比、进料酸醇摩尔比、进料流量等操作参数对反应和分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回流比为3,酸醇摩尔比为5,乙醇进料流量为1 mol/h。
杜长海孙德贺岩峰秦永宁
关键词:催化精馏乙酸乙酯固体酸催化剂
肿瘤酸度响应性聚(L-赖氨酸)-阿霉素键合药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12年
用丁二酸酐(SA)和顺式乌头酸酐(CA)分别对阿霉素(DOX)进行修饰,得到非酸响应的SA-DOX(SAD)和酸响应的CA-DOX(CAD).通过SAD或CAD、端羧基化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COOH)与聚(L-赖氨酸)(PLL)的缩合反应,制得非酸响应的PLL-g-mPEG/SAD和酸响应的PLL-g-mPEG/CAD键合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键合药的化学结构,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药物键合量.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结果表明,两亲性的PLL-DOX键合药可以在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微粒.体外释放实验及噻唑蓝检测结果表明,PLL-g-mPEG/SAD在实验pH范围和时间段内只释放出少量DOX,不具有酸响应特性,且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小.而PLL-g-mPEG/CAD在生理条件(pH=7.4)下相对稳定,在弱酸性条件(pH=5.3,6.8)下,CAD中酸响应的酰胺键能快速水解并释放出DOX,表现出较强的HeLa细胞增殖抑制效果.
张建成丁建勋肖春生贺超良庄秀丽杨亚楠陈学思
关键词:阿霉素
LLDPE/POE共混物的交联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过氧化物交联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α-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研究了工艺、配方对LLDPE/POE共混物凝胶含量的影响,以及凝胶含量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LLDPE/POE共混物的凝胶含量随引发剂的用量、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在170℃,30min的条件下DCP能充分分解引发交联反应,DCP用量为1.5%时,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可以达到80%以上,再增加时凝胶含量不再增加。DCP的加入顺序对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影响不大。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对其动态力学行为有影响。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对拉伸性能影响不大。
谭志勇陈文强李外王丹丹
关键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化学交联凝胶含量
聚乙烯薄膜中X射线穿透深度计算方法的验证
2010年
通过银镜反应在聚乙烯薄膜一面镀银膜,用不同入射角进行掠入射X射线衍射测量,利用对应银的衍射峰出现的条件验证了X射线穿透深度计算公式在进行高分子薄膜表征中的可行性.
白莎莎程凤梅李海东张吉东
关键词:X射线衍射掠入射聚乙烯薄膜
利用α-甲基苯乙烯增强PMMA树脂的耐热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在聚合温度为130℃的条件下合成了不同组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α-甲基苯乙烯(AMS)共聚物Poly(MMA-co-AMS)。利用核磁共振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热失重分析仪对共聚物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耐热性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研究了AMS单体的引入对Poly(MMA-co-AMS)共聚物的共聚组成、相对分子质量、耐热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温自由基聚合可以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Poly(MMA-co-AMS)共聚物;共聚单体AMS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的耐热性,当共聚物中AMS共聚含量为10.7%(质量分数,下同)时,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132.6℃;共聚单体AMS的加入会导致PMMA树脂开链解聚温度降低,热稳定性变差。
张浩梁帅张志彬杨凤敏曹春雷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Α-甲基苯乙烯自由基聚合耐热性热稳定性
ASA中橡胶相的交联程度对ASA/SAN共混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交联程度不同的核壳结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A),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ASA/SAN共混物。利用冲击试验仪、动态力学热分析仪(D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考察橡胶相的交联程度对ASA/SAN共混物的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胶相交联程度的提高,ASA/SAN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ASA的橡胶相交联剂含量为1.0%时,ASA/SAN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最好。此外,共混物试样的断面形态得出的结果与其力学性能相一致。
李勃润何佳欢韩金龙郐羽
关键词:种子乳液聚合
基于苯并三噻吩共聚物/富勒烯衍生物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被引量:1
2014年
以苯并三噻吩共聚物(BTT-BTz)为给体材料,具有不同能级结构的富勒烯衍生物为受体材料,通过共混方式制备光敏薄膜,并研究受体材料的能级结构对光伏器件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Jsc)、填充因子(FF)和电池效率(PC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IC60BA为电子受体材料时,器件的Voc=1.06V,但Jsc较低,使得PCE仅为1.49%;当PC60BM和PC70BM为受体材料时,Voc分别为0.86V和0.81V,但Jsc较高,使得PCE分别为3.22%和5.06%.
尹丽杨大磊王忠亮姜新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共聚物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
2015年
本文从长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全面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作以初步的探讨。
苏春彦李贞玉王承学朴明俊刘雪雁
关键词:知识能力素质环境工程
共1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