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
- 作品数:57 被引量:1,051H指数:10
- 相关作者:王成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资源开发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在中国目前的资源收益分配格局下,开发地居民处于弱势地位,不仅受益渠道不稳定,受益方式单一,受益程度较低,而且还要承受生态环境恶化、健康受损、物价上涨、失地和失业等"痛苦成本",导致社会矛盾冲突频现,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家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本文全面分析了资源开发对西部地区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两者的关系。分析表明,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恶化了要素收入分配;资源产品价格的上升也加剧了要素收入分配的恶化状况;除2008年和2009年之外,在西部大开发实施之后,西部地区的要素收入分配状况处于恶化趋势。因此,在对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改革现有的资源收益分配体制机制,构建可持续的资源开发模式。
- 孙永平徐恒宇汪博
- 关键词:要素收入分配
- 内需测算方法的改进与应用——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 2024年
- 内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对内需的测算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在系统梳理内需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已有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内需测算方法,进一步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我国内需的规模及占比。研究发现,首先,基于GDP支出法核算恒等式的测算方法高估了内需水平,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改进方法却低估了内需水平,而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测算内需水平;其次,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内需规模小于美国等,内需占比也小于中国台湾地区、美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中国内需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系统梳理内需的测算方法并提出新的测算方法,有利于更客观地测算我国的内需。
- 王成王成
- 关键词:内需经济结构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与收敛性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成本低廉、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因此,深入探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及其收敛性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现状及其演进趋势,为中国进一步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进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政策指引。【方法】基于2006—2019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等方法分析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细致特征。【结果】(1)在发展水平上,全国及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东北地区年均增长率最高;(2)在区域差异上,全国及四大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逐渐减小,区域间不平衡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且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仍在逐渐增大;(3)在分布动态上,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同时,四大地区内部出现极化现象,但极化现象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4)在收敛性上,全国及四大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其中,东北地区收敛性最强,西部地区收敛性最弱。【结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中国政府应该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激励政策,同时应加强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多方联动共同推进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南士敬李方东汪金伟吴建銮
-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 “低碳经济学”课程思政三融合模式设计与实践
- 2024年
- 低碳经济学这门学科对于加快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和环境责任感,本文探讨了双碳目标背景下“低碳经济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在分析低碳经济学课程与思政育人现状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进行融合分析,提出了一套“三融合”的课程思政设计方案,包括:基本理论与思政元素融合、低碳城市建设与思政元素融合、低碳经济政策与思政元素融合。最后基于典型案例进行课程思政设计,重点在于“课程思政元素的知识点传授与价值引领”,旨在为高校教师提供课程思政设计的参考和借鉴。
- 郑舒虹刘习平冯银
- 应用导向的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23年
- 应用导向的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实际问题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发挥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应用价值,应该在学校教育实践当中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完善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改革方案,突出应用到面向社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同时推动这一学科的综合发展。
- 汪金伟
-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
- “双碳”背景下的低碳经济学专题课设计与实践--基于BOPPPS模型
- 2024年
- 专题课程的设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BOPPPS教学模型,进行低碳经济学专题课设计,提出了一个主题为“低碳经济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专题课教学设计方案。方案包括课程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共计六个模块,探索出一套适合低碳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 冯银刘习平郑舒虹
- 关键词:课程设计参与式教学
- 武汉市释放生态红利政策研究
- 2023年
-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新时代也即意味着“生态红利新时代”。面对人口、资源红利的日益消退,“生态新红利”逐渐被提上日程,成为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本文以武汉为典型区域探索在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下生态红利释放的条件和政策保障,分析影响生态红利释放的制度障碍,提出完善释放生态红利的制度机制、以改革创新为引领,鼓励发展绿色技术、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四大政策建议,为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推进武汉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生态红利”的统领作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生态崛起。
- 胡雷
- 关键词:生态产品生态文明
- 全球气候治理模式的重构与中国行动策略被引量:9
- 2017年
- 进入后巴黎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基于多边或分散治理范式,把全球大部分国家纳入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治理框架中,治理主体更为多元,约束目标更为宽泛,并建立了以"自下而上"为核心的混合目标实现机制。但是《巴黎协定》在后续执行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非对抗性、非惩罚性的特点使得温控目标存在失败风险;很多发展中国家仍然没有建立规范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很难满足全球盘点和透明度需要的技术标准;技术和资金援助的相关细节仍然处于模糊状态;各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诉求差异较大。对中国而言,气候治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坚持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并举,在确保未来发展所需排放空间的同时,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并利用碳市场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为中国的发展争取国际国内两种有利环境。
- 孙永平胡雷
-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治理
- 多目标优化视角下碳配额的分配模型被引量:1
- 2021年
- 传统碳配额分配方案存在目标单一的问题,对此,本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从平稳、效率、公平三个视角,制定我国碳配额分配方案,并基于30个省(区)的数据模拟测算了各省的碳配额分配额度。研究成果对于建立平稳、有效、公平的初始碳配额分配机制、实现国家碳中和的控制目标,完善我国碳配额管理有重要意义。
- 张福生王成
-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
- 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雇佣期限结构
- 2022年
- 本文利用第七次至第十二次(2006-2016年)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雇佣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了企业长期雇佣占比,提高了短期雇佣占比和临时雇佣占比,即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雇佣关系的稳定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处理潜在内生性问题之后,结果仍保持稳健。异质性讨论显示,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雇佣期限结构的影响效应在无体制内经历的企业家、资本密集型部门、中西部地区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还检验证实,劳动力技能供需不匹配与雇佣成本效应是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企业雇佣期限结构的两个有效渠道。在扩展分析部分考察了企业工会和基层党组织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发现私营企业组建工会和建立基层党组织有助于缓解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雇佣期限结构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当前制定企业境外投资政策、提高国内就业质量、改善劳动力市场的雇佣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政策启示。
- 唐韬李方静夏伦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