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孙萍孙萍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高校
  • 1篇育人
  • 1篇中国教育
  • 1篇贫困
  • 1篇贫困生
  • 1篇资助育人
  • 1篇教育
  • 1篇精神贫困
  • 1篇高校资助
  • 1篇功能扩充
  • 1篇国教
  • 1篇扶贫
  • 1篇扶贫机制
  • 1篇STUDY
  • 1篇ENGLIS...
  • 1篇MIND
  • 1篇DEBATE

机构

  • 4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宁波诺丁汉大...

作者

  • 1篇魏大为
  • 1篇夏红辉
  • 1篇李爱春
  • 1篇武和平
  • 1篇徐晋波
  • 1篇孙萍

传媒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发展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校资助育人系统贫困生精神扶贫机制与功能扩充探析被引量:1
2019年
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既有来自固有生产生活与交往实践方面的影响,也有急遽转换的学习生活时空造成的不适应感带来的困惑与矛盾,既有外界帮扶不足与供给不当诱发的精神贫困,也有贫困生身心修养水平不足与面临的人生巨大复杂挑战之间的矛盾不能解决造成的原因。恪守尊重与平等的基本原则建构贫困生精神扶贫机制,充实交往实践,建设"一家两校"协同互动模式,在巩固发展好物质帮扶传统功能基础上,创新性挖掘精神扶贫功能,不间断扩充精神扶贫机制的社会效益,将资助育人有机融合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系统性工作中,是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系统必须担负的责任与义务。
黄玉莹李景韬
关键词:精神贫困资助育人
The English Past Tense Debate in the Chinese EFL Learners' Mind:A Masked Priming Study
2016年
The involvement of rule-based computa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past tense debate. The present masked priming study contributed to the debate by investigating how Chinese EFL learners processed regular English past tense fo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past tense forms of relatively high frequency, at the early stage of processing, the highly proficient group can make use of morphological rule to decompose regular past tense forms. The lower proficiency level group, however, cannot decompose past tense forms. It is suggested that surface form frequency of past tense inflections and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are the two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way complex words are processed. Our data supports the dual-route model of Declarative-Procedural memory in the past tense debate.
魏大为徐晋波武和平
中国教育心理学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2011年
尽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学科,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出发,概述了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并探析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试图为其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野。
孙萍
高校学生事故归责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高校学生事故的发生需要高校深刻反思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完善机制,健全体系,也需要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依法治校、学生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明确高校与学生在学生事故中的责任划分,是高校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教育价值观、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形成的需要,也是学生事故处理的需要。
李爱春夏红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