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作品数:5,711 被引量:43,639H指数:72
相关作者:周金星赵廷宁张洪江张岩孙保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247篇期刊文章
  • 352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 9篇标准

领域

  • 3,740篇农业科学
  • 7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403篇生物学
  • 321篇天文地球
  • 306篇经济管理
  • 199篇水利工程
  • 143篇建筑科学
  • 109篇文化科学
  • 83篇自动化与计算...
  • 7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4篇矿业工程
  • 21篇历史地理
  • 19篇理学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化学工程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电子电信
  • 8篇政治法律
  • 7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280篇土壤
  • 502篇植被
  • 426篇水土
  • 372篇水分
  • 347篇水土保持
  • 333篇生态
  • 284篇黄土区
  • 268篇植物
  • 263篇土壤水
  • 252篇人工林
  • 234篇土壤水分
  • 217篇黄土高原
  • 208篇径流
  • 206篇土地利用
  • 185篇晋西黄土区
  • 181篇降雨
  • 178篇林分
  • 170篇林地
  • 165篇坡面
  • 162篇流域

机构

  • 5,62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76篇中国林业科学...
  • 165篇国家林业局
  • 162篇中国科学院
  • 149篇中华人民共和...
  • 124篇中国水利水电...
  • 97篇教育部
  • 97篇内蒙古农业大...
  • 7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7篇西北农林科技...
  • 51篇中国科学院生...
  • 48篇北京市园林绿...
  • 36篇中国林业科学...
  • 34篇北京市水科学...
  • 34篇学研究院
  • 3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7篇北京大学
  • 27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476篇余新晓
  • 235篇丁国栋
  • 220篇赵廷宁
  • 201篇张洪江
  • 194篇王玉杰
  • 188篇王云琦
  • 185篇孙保平
  • 179篇陈丽华
  • 178篇朱清科
  • 164篇毕华兴
  • 149篇程金花
  • 138篇贺康宁
  • 134篇王百田
  • 128篇张志强
  • 127篇张克斌
  • 125篇高甲荣
  • 120篇张建军
  • 112篇孙向阳
  • 112篇王冬梅
  • 101篇高广磊

传媒

  • 541篇北京林业大学...
  • 525篇中国水土保持...
  • 401篇水土保持研究
  • 35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54篇水土保持通报
  • 180篇生态学报
  • 113篇农业工程学报
  • 112篇干旱区资源与...
  • 95篇中国水土保持
  • 86篇中国林业教育
  • 86篇应用生态学报
  • 82篇林业科学
  • 74篇西北林学院学...
  • 64篇安徽农业科学
  • 64篇生态环境学报
  • 57篇中国农学通报
  • 49篇生态学杂志
  • 48篇干旱区研究
  • 42篇林业科学研究
  • 42篇林业调查规划

年份

  • 10篇2024
  • 246篇2023
  • 202篇2022
  • 186篇2021
  • 196篇2020
  • 202篇2019
  • 195篇2018
  • 198篇2017
  • 215篇2016
  • 233篇2015
  • 237篇2014
  • 275篇2013
  • 319篇2012
  • 353篇2011
  • 353篇2010
  • 385篇2009
  • 390篇2008
  • 328篇2007
  • 320篇2006
  • 209篇2005
5,7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坡长与雨强条件下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被引量:23
2013年
采用室内纯净水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坡度为10°,15°,20°和25°,土槽为5,10m2两种规格,进行了降雨强度分别为1.5和2.0mm/min的降雨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每一场降雨前后的坡面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坡长,降雨强度条件下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变化并没有显著的规律性,跌坎出现时间随坡度的增加而缩短,产流时间与跌坎出现时间主要由降雨强度控制,坡长增长对产流时间的提前有促进作用。径流量随着坡面由缓变陡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变化,在降雨总量相同,不同雨强条件下,坡面径流量差异不大。坡面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降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坡度对侵蚀量的影响,而坡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坡度的影响。侵蚀速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速度随坡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缓,并存在临界坡度。降雨强度和坡长会增强坡度对侵蚀速率的影响。
陈俊杰孙莉英刘俊体蔡崇法蔡强国
关键词:人工模拟降雨坡度坡长降雨强度细沟侵蚀
流域景观的类型及其规划与设计被引量:7
2001年
建立生态可持续流域景观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流域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三种类型 ,其规划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异质性、生态规律、美学、优化、可持续发展、生态关系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等原则。自然景观规划重点是保护物种和生境 ,农业景观规划要把握好空间布局 ,人文景观规划应突出主体景观 ,处理好流域治理工程与景观开发项目的衔接。
齐实莫建玲
关键词:流域治理自然景观农业景观人文景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基于虚拟现实的分类模板定义技术在水土保持遥感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为提高水土保持遥感调查中的分类精度,基于虚拟地理信息系统(Virtual GIS)软件平台,构建伊洛河流域的虚拟现实环境,以SPOT5卫星2.5 m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为数据源,在卫星影像的三维可视化观察的基础上,选择训练样地并定义分类模板。通过与传统二维环境下的分类模板定义技术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分类模板定义整体精度可以达到95.48%,而后者最高达88.19%;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可增强解译人员对遥感影像的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表明其在遥感影像分类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吴卿王冬梅周心澄秦志强丁素荣
关键词:虚拟现实遥感水土保持
冀北山地界面层立地评价热量因子相关模型的研究
2007年
为提高立地评价定量化水平,于2005和2006年生长季在河北省丰宁定位观测了小坝子乡山顶、阳坡、阴坡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和地温等热量因子.运用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了热量因子间的相关模型.结果表明,3个观测点上太阳直接辐射强度与气温均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气温与地温呈线性相关关系.实现了因子间的相互推算,为立地评价数量化奠定了基础.
杨文姬李一为赵廷宁王秀茹
关键词:界面层冀北山地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3种时间尺度下产流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为给三峡库区城市森林水源涵养植被建设提供依据,该文基于2002—2005年的降雨和径流观测数据,研究了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4种时间尺度下的产流特征。结果表明:①2002—2005年降雨年际间分布均匀,变幅较小,降雨年平均相对变率为4.46%,变差系数为0.061 8,月平均降雨量类似正态分布。②降雨量、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都表现出明显的干、湿季之分,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干季,4—9月为湿季;4种林地的全年径流量主要产生在湿季,湿季地表径流量约占全年地表径流量的85%以上,地下径流量约占全年地下径流量的75%以上。③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峰值均出现在6月;月平均降雨量与对应的月地表径流量和月地下径流量均表现为一元二次方程关系;平均年地表径流量依次为:楠竹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平均年地下径流量依次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灌木林。④在相同的场暴雨条件下,地表径流系数表现为:楠竹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地下径流系数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灌木林;场暴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之间均表现出线性关系。⑤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在年、月尺度下对降水表现出较好的理水作用,在场暴雨尺度下表现出较好的调洪功能;楠竹林在3种时间尺度下理水调洪功能最差。
储小院王玉杰王云琦成晨夏一平吴云陈林
关键词:典型林分产流特征
四川小流域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分类及耦合关系研究
2010年
利用两步聚类、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长治"工程涉及的212条小流域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分类并分析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聚为四类,以坡耕地、梯田和经果林为主的三类、四类流域条数占流域总条数的59.9%;土壤侵蚀聚为四类,以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为主的四类、一类流域条数占流域总条数的74.6%。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为:以林地和难利用地为主的流域侵蚀程度最轻,强烈及强烈以上的侵蚀主要发生在以坡耕地为主的流域内。
谭雪红张岩王双艳周心澄尹忠东
关键词: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相关变量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为把握关键控制因子,揭示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机制,利用通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江西大岗山杉木人工林土壤相关变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壤相关变量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强度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碱解氮量和土壤密度主要通过强烈的间接作用产生影响,孔隙度、速效钾量、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的影响主要来自较强的直接作用,有效磷量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力较低;各变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性依次为:碱解氮量>真菌数量>细菌数量>有效磷量>放线菌数量>总孔隙度>速效钾量>土壤密度;土壤碱解氮量、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较大,是土壤有机质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较小的分析误差表明所用的分析方法在考察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土壤变量关系上是可行的。
王丹王兵戴伟李萍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通径分析
木本植物热值与树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1992年
应用模拟灌木平茬的采样方法,采集、测定了宁夏21种主要木本植物1~5年生树的热值.发现植物热值存在1年生>4年生>2年生>5年生>3年生的变化规律.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除一四年生间、二四年生间和三五年生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两两间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这一规律的发现对指导灌木或乔木灌木状经营薪炭林的利用有重要意义.
赵廷宁杨维西王冬梅杜仞仟
关键词:木本植物热值树龄
边坡三维滑面确定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本文以对称破坏模式为主推导出三维边坡岩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边坡岩体渐进式破坏的特点、以有限单元法中单元划分规则为理论基础,以摩尔-库伦强度准则为依据,应用剩余推力法和线性规划原理,对危险区域内边坡岩体各个...
孙世国杨宏冯少杰谭亮
关键词:边坡岩体稳定性
文献传递
毛乌素沙地腹地植被恢复效果初步研究——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被引量:24
2007年
在对乌审旗乔木、灌木、草原群落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固沙效果及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退耕还林、飞播造林、禁牧、轮牧、定点放牧等措施,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效果明显,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固定了沙丘。
王博丁国栋顾小华马士龙
关键词:毛乌素植被恢复生态环境
共56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