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作品数:1,079 被引量:2,674H指数:20
相关作者:陈劲松王国兴刘润山张曼征张传学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30篇期刊文章
  • 161篇专利
  • 95篇科技成果
  • 80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领域

  • 543篇化学工程
  • 142篇理学
  • 3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5篇电子电信
  • 3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6篇经济管理
  • 25篇电气工程
  • 22篇文化科学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农业科学
  • 12篇医药卫生
  • 6篇机械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政治法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03篇催化
  • 177篇催化剂
  • 84篇合成氨
  • 80篇精脱硫
  • 75篇共聚
  • 71篇脱硫
  • 70篇变换催化剂
  • 63篇树脂
  • 60篇丙烯
  • 56篇酰亚胺
  • 55篇粘剂
  • 54篇胶粘
  • 53篇乙烯
  • 53篇胶粘剂
  • 49篇丙烯酸
  • 47篇耐硫
  • 44篇常温精脱硫
  • 43篇氧化碳
  • 38篇精脱硫剂
  • 36篇耐硫变换

机构

  • 1,069篇湖北省化学研...
  • 26篇华中理工大学
  • 2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4篇武汉化工学院
  • 11篇湖北农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荆州师范学院
  • 6篇武汉大学
  • 6篇武汉工业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湖北工学院
  • 3篇上海化工研究...
  • 3篇南京化学工业...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南京玻璃纤维...
  • 2篇武汉邮电科学...
  • 2篇湖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121篇孔渝华
  • 117篇陈劲松
  • 99篇李小定
  • 86篇王先厚
  • 79篇王国兴
  • 58篇王洛礼
  • 55篇佘万能
  • 46篇喻宗沅
  • 46篇范和平
  • 45篇屈秀宁
  • 44篇李绵贵
  • 43篇刘良炎
  • 38篇刘润山
  • 37篇叶敬东
  • 37篇张传学
  • 35篇袁华
  • 33篇郭明高
  • 33篇吴大天
  • 32篇谢洪泉
  • 31篇姜胜斌

传媒

  • 104篇湖北化工
  • 32篇氮肥技术
  • 26篇化工新型材料
  • 26篇化工设计通讯
  • 25篇中国生漆
  • 22篇合成橡胶工业
  • 20篇科技进步与对...
  • 17篇高分子材料科...
  • 16篇适用技术市场
  • 15篇林产化学与工...
  • 15篇精细石油化工...
  • 12篇石化技术与应...
  • 11篇化肥设计
  • 10篇精细石油化工
  • 10篇化学世界
  • 9篇功能高分子学...
  • 9篇天然气化工—...
  • 8篇精细与专用化...
  • 8篇小氮肥设计技...
  • 8篇中国胶粘剂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11篇2004
  • 36篇2003
  • 64篇2002
  • 89篇2001
  • 83篇2000
  • 68篇1999
  • 85篇1998
  • 55篇1997
  • 50篇1996
  • 53篇1995
  • 48篇1994
  • 53篇1993
  • 56篇1992
  • 56篇1991
1,0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变换催化剂的应用与工艺
1991年
目前,国内有1100多家大、中、小型氮肥厂。随着制氨工业和化肥工业的发展,合成氨变换工段的技术改造问题日趋紧迫,这一问题在众多的小型厂中更为突出。
李小定陈劲松
关键词:变换催化剂
二甲醚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CO和H<Sub>2</Sub>生产二甲醚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法是对传统的混碾法、浸渍混碾法,共沉淀法等制备方法的改进。本发明直接用具有活性的球形γ—Al<Sub>2</Sub>O<Sub>3</Sub>浸渍Cu、...
陈劲松王昌惠
文献传递
固化氨基甲酸酯环氧聚酯和环氧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光纤涂料
佘万能屈秀宁余晓梦孙群珍沈革新刘良炎
该项目涉及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光纤涂料的研制和应用,国家“七五”光通信科技攻关项目(75-69-06-12),属感光高分子及光通信化学材料科学技术领域。WF-103,UV-固化氨基甲酸酯改性环氧聚酯丙烯酸酯涂料强度高,韧性...
关键词:
关键词:环氧聚酯光纤涂料丙烯酸酯涂料紫外光固化
新型耐热胶粘剂苯胺二苯醚与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苯胺二苯醚与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合成,采用TGA、DSC研究其耐热性,讨论了固化条件、不同配比、储存时间对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NDPOBMI树脂玻璃化温度在270℃左右,温度指数大于220℃,而且粘结...
曾勤刘学清张世村张旭玲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胶粘剂
文献传递
高吸水性光缆和电缆用阻水粉及制备
一种高吸水性光缆和电缆用阻水粉,含有丙烯酸钠、单体CM、交联剂、引发剂和去离子水成分,其成分的重量配比是丙烯酸酸钠60~80份,单体CM40~20份,交联剂0.1~0.8份,引发剂0.1~0.6份,去离子水200份。其制...
佘万能屈秀宁荣家成何文鹏沈革新彭长征王文志余晓梦刘解畦孙群珍刘卫沈金浩陈捍宁蔡代田佘湘平夏巍郑成赋姜胜斌尤庆亮
文献传递
钴钼系触媒取代铜锌系触媒的工艺条件
1991年
本文简述了钴钼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取代铜锌系低温变换催化剂,应用于小氮肥厂的中变串宽变的甲烷化净化工艺时对其性能的要求。该工艺条件对采用冷法脱碳(如碳丙脱碳)以及生产碳铵的中型化肥厂,除注意露点温度外,原则上也是适用的。
王先厚孔渝华陈劲松黄新伟
关键词:合成氨钴钼系甲烷化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封端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向前谢洪泉
关键词:聚苯乙烯阴离子型聚合合成法
苦楝树的综合利用被引量:8
1990年
苦楝(Melia azedarach L.)为楝科植物,其别名有紫花树、森树、金铃子、苦楝芽、图儿夹矮等。在我国主要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陕西、山东、江西等省。多栽培于山坡、路旁。在国际上,以川楝、印度楝、日本楝为人们所熟知。 我国古代就有关于苦楝的记载。楝列入《神农本草经》下品;《图经本草》称苦楝;李时珍云:“楝叶可以炼物,故谓之楝,苦楝树的根皮、干皮、叶、果实均可入药。
王顺华
关键词:苦楝树综合利用楝树
钠离子对γ-Al_2O_3表面的修饰作用被引量:3
2000年
用1H/23Na核磁共振双共振新技术研究了钠离子对 γ-Al2O3载体表面羟基的修饰作用.1H→23Na交叉极化(CP)实验明确地区分出3种与表面羟基有相互作用的钠离子,而与表面羟基无相互作用的沉积盐──Na2CO3的信号则被完全抑制掉.1H{23Na}自旋回波双共振实验明确地揭示了这种相互作用的细节,当Na+负载量较低(5%,10%)时,Na+优先与γ-Al2O3表面上的酸性OH配位,随着Na+负载量的增加(15%,20%),碱性OH基团也能被Na+所配合.正是由于存在这种配位作用,使得OH基团中的H更容易解离.表现为随着样品焙烧温度的升高,酸性的OH被优先脱除,当焙烧温度达600℃时,在γ-Al2O3表面上仅留下碱性OH基因.
邓风岳勇杜有如叶朝辉孔渝华王国兴李小定
关键词:表面修饰Γ-AL2O3钠离子
UV-固化光纤涂料在光通信技术领域内的发展和应用被引量:1
1990年
前言用一束光传递信息的设想,早在1880年已由贝尔实验所证实。到本世纪70年代初,由于激光应用技木的发展和玻导传输理论建立后石英玻璃光纤的出现,用激光传递信息的光纤通信技术才得以实用化,并在短短十几年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最早提出光纤传输理论的是英籍华人高锟。现在,光纤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结合,进入高度发展时期,并在发达国家里得到普遍采用。
佘万能屈秀宁
关键词:光纤光通信
共10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