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

作品数:43 被引量:236H指数:9
相关作者:李春平张国华李江波张南傅昺珊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研究开放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河北省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17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雷达
  • 9篇多普勒
  • 6篇天气雷达
  • 6篇降水
  • 5篇多普勒天气
  • 5篇多普勒天气雷...
  • 5篇CINRAD...
  • 5篇超折射
  • 4篇大雾
  • 4篇多普勒雷达
  • 4篇油松
  • 4篇气候
  • 4篇华北平原
  • 4篇回波
  • 4篇回波分析
  • 4篇反射率因子
  • 4篇波分
  • 3篇水汽
  • 3篇气象
  • 3篇密度效应

机构

  • 43篇河北省生态环...
  • 7篇河北省气象科...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石家庄经济学...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河北省人工影...
  • 2篇河北省林业局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唐山市气象局
  • 1篇邢台市气象局

作者

  • 6篇鲁绍伟
  • 5篇李春平
  • 5篇刘凤芹
  • 5篇杨彬云
  • 5篇关福来
  • 5篇余新晓
  • 5篇张国华
  • 5篇郑有飞
  • 5篇姚树然
  • 5篇赵瑞金
  • 4篇吴荣军
  • 4篇杨新兵
  • 3篇康西言
  • 3篇张沛源
  • 3篇李江波
  • 3篇张文宗
  • 3篇史锐
  • 3篇徐芳
  • 2篇张南
  • 2篇鲁少波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气象科技
  • 2篇气象科学
  • 2篇气象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2007年中...
  • 2篇第26届中国...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地质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河北遥感
  • 1篇科技信息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6年全...
  • 1篇第27届中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VHRR植被产品在干旱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利用AVHRR数据产品NDVI计算得到河北省的距平植被指数和条件植被指数分布图,对河北省1997年的高温干旱进行分析。遥感测算得到1997年发生干旱的面积与农业部门统计的干旱面积误差为11.3%;利用降水资料得到河北省47个观测站点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与距平植被指数和条件植被指数分布图的旱情分布情况较一致。证明利用植被指数产品进行干旱监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郑有飞徐芳关福来杨彬云
关键词:干旱受旱面积降水
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及太阳活动对河北省夏蝗大发生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灾变规律的关键时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El Nino)、拉尼娜(La Nina)事件和太阳活动与河北省沿海型蝗区和淀洼型蝗区夏蝗大发生的关系。结果发现,El Nino、La Nina灾异事件不会促使河北省两类生态类型区夏蝗大发生,El Nino和La Nina事件对飞蝗大发生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蝗区的天气气候产生异常。太阳活动对河北省两种生态类型区夏蝗大发生的影响也不明显,但在太阳黑子数峰值年时两种生态类型区夏蝗发生的情况存在差异。
姚树然张文宗
关键词:夏蝗厄尔尼诺拉尼娜太阳黑子
利用地基GPS观测火箭人工催化后大气水汽变化被引量:6
2008年
为观测火箭人工催化后大气中水汽的变化规律,利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单站地基GPS观测数据,对2006年5月21日在该站上风方实施的两次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单站地基GPS上空层状云在人工催化开始后1-3 h左右,都出现了大气中可降水量(PWV)下降的同时逐时雨量增加等现象,在天气系统前期作业,PWV得到较快恢复和补偿,人工增雨效果较后期明显。将观测结果与早期和最近模式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杨文霞景华任芝花
关键词:地基GPS水汽变化
可能降雹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指标分析被引量:34
2008年
利用位于河北新乐的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分析了河北中南部地区2004年的8次冰雹过程,总结了一些冰雹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指标。当回波强度大于等于50 dBz,回波顶高大于等于10 km,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大于等于35 kg/m^2时容易降雹,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越大,冰雹直径越大。回波发展初期2-3体扫内,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迅速增大,一般每个体扫增加10-30 kg/m^2,这是冰雹独特的特征。冰雹指数为实心正三角时,大多有降雹。
王福侠张守保裴宇杰刘晓霞
关键词:冰雹多普勒雷达
AMSR-E数据监测干旱的方法研究
本文基于2005和2006年AMSR-E的亮点温度,计算了八个亮点温度比值作为候选干旱指数。假设经过复杂程序反演出的AMSR-E Land3土壤湿度数据能反映地表干旱程序,候选干旱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分析即能显示哪一候...
张晶郑有飞吴荣军徐芳詹习武关福来杨彬云
关键词:微波遥感干旱指数土壤湿度
文献传递
环京、津地区空中水资源分布及水汽输送特征
<正>引言有关空中水资源以及水汽输送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地区已做过一些分析研究。这些研究多针对西北地区(青海高原、黄河和长江源区、祁连山区、甘肃省)和青藏高原从气候变化和人工影响天气的角度进行探讨。揭示了这些区域空...
张国华李宗涛杨文霞
文献传递
“3S”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3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S”技术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工程设计、效益评估等提供准确、快速的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科学、准确的依据。使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平。
刘凤芹鲁绍伟杨新兵李春平张文宗刑文发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
北京山区不同密度油松结构与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对北京八达岭林场32年生5种造林密度(2000株/hm^2、1500株/hm^2、1200株/hm^2、1000株/hm^2、800株/hm^2)阳坡油松林生物多样性、蓄积量、碳密度、水源涵养等功能进行调查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林木生长状况良好,林下植被层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其它林分高,并伴随着出现辽东栎等其它栎类更树种的生长;1200株/hm^2的油松林蓄积最大为95.53 m^3/hm^3,但从单株蓄积量来看,不同密度的油松林单株蓄积随着油松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油松800株/hm^2的单株蓄积为0.1017 m^3/hm^3,是2000株/hm^2单株蓄积的3.17倍。不同密度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范围为78.87~142.13 t/hm^2,平均碳密度为119.14 t/hm^2,且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油松林碳密度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其空间为部分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林地土壤的碳密度是相当可观大的,碳密度平均为79 t/hm^2以上,地上部分碳密度与地下(包括土壤、树根和死地被物)碳密度之比平均为1/3.30;油松林地的稳渗速率、产流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这对增加当地区的径流水量、涵养水源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产沙量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对选择油松800株/hm^2作为最优林分密度是不利因素,但从北京的多年降雨来看,这种影响对我们选取油松在800株/hm^2作为首选经营密度还是较小的。
鲁绍伟刘凤芹余新晓樊金栓杨新兵李春平
关键词:油松密度效应
华北平原大雾的CINRAD/SA超折射回波分析
利用2004~2007年石家庄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华北平原出现的10次大雾天气过程中的超折射回波特征进行了统计,并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的数值模拟结果结合探空实况对2005年11月19-21日的华...
赵瑞金李江波
关键词:华北平原多普勒天气雷达超折射
文献传递
一次华北平原大雾天气CINRAD/SA雷达超折射回波的射线追踪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为准确分析和识别超折射雷达回波,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效益,利用石家庄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探空实况对2005年11月19—21日华北平原大雾天气过程的超折射回波进行了射线追踪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大雾天气有利于大气波导的形成,产生3层模式超折射回波。超折射回波使得雷达的目标视位置与实际位置产生偏差,特别是对雷达测高影响较大。超折射回波一般出现在大雾天气的发展和维持过程中,为进行雷达空间定位和华北平原大雾天气的监测、预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
赵瑞金李江波
关键词:射线追踪超折射大气波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