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作品数:220 被引量:1,738H指数:22
相关作者:王文刚田冰潘佩佩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篇经济管理
  • 53篇天文地球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历史地理
  • 16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艺术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社会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城市
  • 21篇京津
  • 19篇京津冀
  • 18篇旅游
  • 17篇地价
  • 13篇土地利用
  • 12篇生态
  • 11篇景观
  • 10篇地理
  • 10篇影响因素
  • 10篇集约利用
  • 9篇土地集约利用
  • 8篇数据库
  • 8篇旅游地
  • 8篇PM
  • 8篇AOD
  • 7篇气候
  • 7篇协调度
  • 7篇城市地价
  • 6篇气候变化

机构

  • 219篇河北省环境演...
  • 218篇河北师范大学
  • 22篇河北省科学院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河北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宁夏大学
  • 3篇石家庄经济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河北省土地整...
  • 2篇张家口学院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51篇李仁杰
  • 39篇葛京凤
  • 35篇傅学庆
  • 30篇梁彦庆
  • 27篇张军海
  • 16篇郭风华
  • 14篇潘佩佩
  • 14篇胡引翠
  • 13篇王卫
  • 13篇路紫
  • 12篇王健
  • 11篇黄华芳
  • 10篇许清海
  • 9篇石晓丽
  • 9篇田冰
  • 9篇冯忠江
  • 9篇孙桂平
  • 8篇史文娇
  • 7篇李月丛
  • 7篇李灿

传媒

  • 26篇地理与地理信...
  • 14篇干旱区资源与...
  • 10篇地理科学进展
  • 8篇河北师范大学...
  • 6篇地理学报
  • 6篇测绘科学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地理研究
  • 5篇地域研究与开...
  • 5篇地球信息科学...
  • 4篇科学通报
  • 4篇环境科学
  • 4篇人文地理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旅游学刊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生态经济

年份

  • 14篇2023
  • 11篇2022
  • 9篇2021
  • 20篇2020
  • 20篇2019
  • 17篇2018
  • 14篇2017
  • 15篇2016
  • 20篇2015
  • 15篇2014
  • 17篇2013
  • 16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2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县域尺度的河北省城市地价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河北省县域尺度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论和地租地价理论,借鉴有关城镇化质量、土地质量、生态质量等系统质量的研究成果,引入"城市地价质量"概念,围绕地价影响因素构建城市地价质量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协调度评价模型等度量方法,从发展程度、主导类型和协调水平的角度对河北省县域尺度城市地价质量进行测度和空间差异分析。研究发现:1)河北省县域尺度城市地价质量发展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沿渤海湾环天津区域的城市地价质量发展程度高于冀中南平原区域,冀中南平原区域高于太行-燕山山地区域;2)在河北省县域尺度城市地价质量发展进程中,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规划和调控供需占据主导地位,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和完善;3)河北省县域尺度下各城市在地价质量协调度和地价质量发展程度的排序中总体呈正向顺序关系,但也存在少数不符合规律的城市。
李博翀李灿葛京凤梁爽徐晨曦刘国君
关键词:协调度
浅谈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性途径被引量:2
2019年
在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上,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是城镇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应切实围绕现有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化道路。本文针对节约集约利用意义,提出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性途径。
李灿薛金辉
关键词:国土资源
京津冀地区生态农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文章基于对京津冀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河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供给基地,北京在林业、天津在渔业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这就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京津冀地区既具有人才、自然和政策优势,也具有资源、发展和合作劣势,所以其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应遵循如下路径:多地区"小生态农业"共同发展,跨地区园区或基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协同发展体系。为了实现这一路径,应该从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冯忠江艾巧玥
关键词:京津冀生态农业
CLUE-S模型原理与结构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44
2010年
空间模型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方法,CLUE-S模型是这类模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该文分析了CLUE-S模型的运行原理和结构组成,指出:CLUE-S模型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处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竞争关系,在综合考虑诸多限制因素和转换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反复迭代运算,把土地利用变化类型逐步分配到一定的空间单元中,将模拟结果精确直观地反映到空间位置,是一个较好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模型5个组成模块的机理结构和6个参数文件的特征,并对参数内涵和设置规则进行了介绍。最后概述了CLUE-S模型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分析了CLUE-S模型的应用前景和领域及模型的不足之处。
王丽艳张学儒张华王卫
关键词:CLUE-S模型
基于DEM的交通线文化景观感知与功能分段研究——紫荆关长城景观的实证被引量:16
2015年
在已有景观感知度概念和模型基础上,根据景观规模和特征将交通线某一具体位置的景观感知度划分为单点景观、多点景观和组景观感知度,并提出了基于集合表达的交通线景观感知度模型,以解决在一组特定的线性空间单元或区域上开展景观感知的研究和计算问题。以紫荆关长城文化景观为例,利用DEM进行景观视域分析,并引入资源价值、遗存现状等权重因子,实现了紫荆关附近公路和铁路线的景观感知度定量计算。根据景观感知度的空间格局,准确划分了敌台、烽火台和马面等单点景观、墙体景观及各类组景观和综合景观的最佳感知功能路段和最佳观赏位置。总体来看,紫荆关附近的公路线可感知位置连续性更强,铁路线高感知位置相对离散,公路感知效果整体优于铁路感知。交通线景观感知度模型特别适合用于大型造型地貌、宏伟建筑群等景观感知分析,是对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一种扩充,能够将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从旅游地内部拓展到旅游地外围,对于提高旅游景观导引设计的精准性、提升旅游文化传播效率和增加传播途径等均有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李仁杰谷枫郭风华傅学庆
关键词:文化景观交通线DEM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是科学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的"坚持可持续、提升竞争力"要求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已有农业区划的单一目标和单一类型划分问题,以宁夏为例,基于农业相关的耕地、气候、水、地形、地貌、项目布局、生态规划等空间数据,采用地理学综合区划的方法,提出了动态与静态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农业与生态结合的13项多维指标体系,提出了合理且可操作的技术流程,科学划分了包含过渡类型的一级区划(7大类型:重点开发区、"重点+限制"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保护+限制"开发区、"限制+重点"开发区、"限制+保护"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和二级区划(24个亚类),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本文是国家财政部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科学划分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之后,首次实现在省(区)级以乡(镇)为单位的科学划分,可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项目的科学布局和精准投入提供重要依据,为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工作的具体落地实施提供科学保障,同时也可为其他省份或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史文娇胡云锋石晓丽王宗闫慧敏任博匡文慧徐新良陈延武东波徐自为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区划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载体、空间化与时空尺度被引量:20
2013年
非物质文化地理学研究还未形成统一的思维体系,难以将地理信息科学的方法引入研究过程。提出了非物质文化景观载体思想,包括艺人、文化团体、作坊、作品、受众、店铺与市场等实载体和互联网等信息空间中的虚拟载体。通过载体空间化,将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融入传统文化地理研究框架中。将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的空间尺度划分为大、中、小和微观尺度,并对单文化、多文化和全文化载体景观的时间尺度界定进行详细剖析。在载体、空间化和时空尺度等基本问题解析的基础上,吸纳新文化地理学思想,建构了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的时空思维体系,并使研究视角趋向多元化。基于文化载体的时空思维体系是地理信息科学方法用于非物质文化地理研究的基础,对文化地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李仁杰傅学庆张军海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文化景观空间化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古中山国平原区地面古河道识别研究
2023年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哨兵卫星影像及数字高程图(digital elevation map,DEM)数据,通过遥感解译及Gamma图像校正对古中山国地面古河道遥感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古河道地表形态在假彩色合成影像中呈浅色调条带状分布,显著有别于周围地物;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及土地利用类型等遥感解译标志能够很好地表征地面古河道发育位置;古河道不仅影响植被生长而且控制居民点的分布;高空间分辨率的DEM图像经Gamma校正后,能够清晰地表征古河道微地貌形态变化.基于遥感解译及DEM校正的地面古河道信息提取方法可以为今后古中山国平原区河道变迁研究及人类遗存发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郝娇娇郭雯豪刘耀徽陈伟李鹏为马小飞李夫星袁璟扶有镜
关键词:遥感解译
河北阳原侯家窑遗址区古河流与古人类生存环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侯家窑遗址是旧石器中期重要的考古文化遗址,然而对侯家窑古人类的生存年代及生存环境至今尚存争议.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观测、地磁测量和电阻率测深等工作以及动植物研究资料分析,对遗址区地质地貌环境,尤其是与古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古河流发育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在侯家窑遗址区发育一条NNW-SSE向的古河流,它形成于224ka B.P.前的泥河湾古湖泊大规模萎缩阶段,直至被晚更新世冲洪积物掩埋后才结束发育历史.2)侯家窑遗址古人类文化遗存埋藏于古河流截弯取直遗留的牛轭湖沉积层及不整合覆于其上的壤化粘土层中,时限为距今约224~ 161ka,即侯家窑古人类在此地生活达6万年之久.3)牛轭湖区不仅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而且水流缓滞、清澈,是各类动物优先选择食物和饮水的地方.古人类在这里使用石球围猎,较之在其他地带成功率高.4)侯家窑古人类生存时期,气候寒冷,但这里的地形呈面向东南的宽阔圈椅状,光照条件良好,气候温和,其间又有河流穿过,生态环境相对优越,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而且遗址附近优质石器原料遍布,许多石料在河谷中即可寻到,方便石器制作.因此,对于旧石器时代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古人类来讲,在寒冷的区域气候背景下,选择生存环境较好的侯家窑遗址区倚河而居势成必然.
张聪聪李蕾王健许清海黄华芳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古河流古人类
河北省市民化需求人口时空格局及市民化水平测度
2020年
采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2015年1%抽样调查数据,对河北省县域市民化需求人口的时空格局和市民化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5年市民化需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以设区市市区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市民化需求人口较高的区域沿燕山—太行山和京九、京广、石德铁路分布的趋势;河北省需求人口市民化水平较低,设区市市区、县级市和县的市民化水平依次递减,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冀中南功能拓展区、沿海率先发展区、环京津核心功能区市民化水平呈递减趋势;经济状况和社会融入等因素对市民化水平影响显著。
孙桂平王优靳欣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