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 作品数:68 被引量:77H指数:5
- 相关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血防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铜陵县1989~1996年急性血吸虫病调查
- 1997年
- 1989~1996年我县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感)378例,现报告如下。方法收集1989~1996年急感个案调查卡,核对原始病历,进行统计分析。378例均经病原学确诊,全部有疫水接触史、明显临床表现和体征,符合急血诊断标准。
- 金江
- 关键词:急性血吸虫病接触疫水接触史病原学个案调查
- 铜陵市1997~1999年碘缺乏病监测
- 2000年
- 金江
- 关键词:碘缺乏病疾病监测地方病
- 铜陵县人体肠道蠕虫感染调查
- 2003年
- 金江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铜陵县1989~1995年急性血吸虫病调查分析
- 1997年
- 铜陵县1989-1995年急性血吸虫病调查分析金江(铜陵县血吸虫病防治站244100)铜陵县属“湖沼型”血吸虫病区,是全省重流行县之一。全县江洲湖滩3293万m2,群众常因生产、生活活动频繁上滩接触疫水而导致急性血吸虫病感染(以下简称急性感染)。现将...
- 金江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疾病调查
- 安徽铜陵县2007年晚期血吸虫病内科医疗救助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分布现状以及内科救治效果,为进一步实施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助项目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收集铜陵县两个定点医院2007年内科晚期血吸虫病住院病案,将其相关信息填入统一的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2007年共对196例晚期血吸虫病实施内科医疗救治,其中男性119例,女性77例,病人平均患病年龄55.13岁,50岁以上的患者(150)占76.53%。临床类型以单纯腹水型病人72例占36.73%,巨脾型122例占62.24%,结肠增厚型1例,侏儒型1例。通过对症和支持治疗,患者劳动力得到显著提高,全劳动力患者比例由23.46%提高到70.41%;92%腹水患者经过治疗后消退。肝功能明显改善,肝功能Child-pughA级由治疗前43.37%上升为69.9%,B级由47.96%下降为26.53%,C级由8.67%下降为3.57%。晚期血吸虫病内科救治治愈率56.12%,有效率为96.43%。结论晚期血吸虫病的内科医疗救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恢复劳动能力。
- 张瑜潘新平田学根钟能华柯兆明刘承海汪秀和马红霞张世清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内科治疗
- 安徽铜陵县2001~2003年冬季应征入伍体检血吸虫病调查分析
- 2004年
- 安徽铜陵县属湖沼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为保证向部队输送合格兵员,确保新兵质量,血吸虫感染被列入参加应征入伍青年的体检项目.现根据2001~2003年应征入伍青年的血吸虫病检查资料,报告如下.
- 金江
- 关键词:血吸虫病应征入伍青年血吸虫感染重流行区体检项目湖沼型
- 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对人畜行为及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被引量:6
- 1998年
- 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徽段铜陵县胥坝铁锚洲洲滩钉螺分布及人畜上滩活动情况的调查,结合三峡建坝前后水位数据分解情况。表明三峡建坝后滩地洲尾浅滩钉螺分布将有所扩散,洲头高程较高地段钉螺分布将不受影响,人群上滩活动范围及上滩活动主要方式也将不会改变。但秋季滩地退水时间的提前,将使上滩捕鱼活动人群增多,从而使该类人群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同时耕牛上滩活动时间将提前半个月左右。
- 张世清葛继华张功华汪天平何家昶吴维铎王智郜丽华潘新平赵志贤
- 关键词:水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
- 铜陵县1990~1999年急性血吸虫病调查分析
- 2001年
- 柯兆明
- 关键词:急性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环境分布
- 临床路径在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铜陵县2011采用传统路径治疗的48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2012年采用临床路径治疗的48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在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采用临床路径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可治疗费用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路径治疗组。结论临床路径较传统路径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钟森林田学根陈德银盛荣刘承海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长江安徽段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安徽省钉螺分布和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情况,以及二者与血吸虫病传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1—2012年长江安徽段大通水文站相关水文信息资料,以及同期安徽省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资料。根据血吸虫病病情,分别推算全省血吸虫病病例数和病畜数,计算全省人群和家畜血吸虫平均感染率。比较三峡工程蓄水前(1991—2002年)后(2003—2012年)钉螺面积及钉螺密度的差异,分析长江安徽段水位与钉螺面积及血吸虫感染率的相关性。结果1991—2012年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最高最低水位差、丰水期水位均值、枯水期水位均值和丰枯水位差值变化幅度分别为11.40~16.30、3.68~5.20、6.70~12.12、9.92~14.40、4.77~7.64和4.13~8.93 m。蓄水前、后全省钉螺面积分别为(28613±362)、(29477±918)hm2(t=-3.00,P=0.007),钉螺密度的P50(P25~P75)分别为1.51(1.15~2.43)、0.43(0.29~1.10)只/0.11 m2(H=4.28,P〈0.001)。蓄水前全省人群和家畜的血吸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68%(99482/5935147)和4.62%(13923/301133),人群平均急性感染例数为328例,蓄水后分别为0.60%(39747/6649380)和1.65%(1291/783224),人群平均急性感染例数为71例。钉螺面积与最高水位、最高和最低水位差值、丰水期水位均值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4、-0.509和-0.477,P值分别为0.014、0.015和0.025);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与最高水位、最高最低水位差值、丰水期水位均值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2、0.587和0.446,P值分别为0.011、0.004和0.038);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与最高水位、最高最低水位差值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7和0.553,P值分别为0.016和0.008);急性血吸虫感染例数与最高水位、最高最低水位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1和0.486,P值分别为0.023和0.022)。结�
- 张世清汪天平何家昶李华忠田学根高风华
- 关键词:血吸虫病三峡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