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作品数:1,093 被引量:3,008H指数:22
相关作者:杨德智张志鹏付永斌霍阿红闫凤岐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2篇期刊文章
  • 87篇专利
  • 49篇科技成果
  • 41篇会议论文
  • 8篇标准

领域

  • 917篇农业科学
  • 68篇经济管理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社会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3篇谷子
  • 146篇栽培
  • 126篇性状
  • 125篇燕麦
  • 103篇杂交
  • 102篇选育
  • 97篇栽培技术
  • 93篇马铃薯
  • 67篇冀西北
  • 65篇高产
  • 62篇育种
  • 56篇杂交谷子
  • 50篇农艺
  • 47篇农艺性
  • 47篇农艺性状
  • 46篇葡萄
  • 40篇玉米
  • 39篇性状相关
  • 39篇农业
  • 37篇胡麻

机构

  • 1,087篇张家口市农业...
  • 113篇河北北方学院
  • 35篇河北省农林科...
  • 29篇河北农业大学
  • 28篇张家口学院
  • 21篇内蒙古农业大...
  • 2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宣化科技职业...
  • 10篇甘肃省农业科...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7篇衡水学院
  • 7篇河北省畜牧兽...
  • 7篇白城市农业科...
  • 6篇北京工商大学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遗...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巴彦淖尔市农...

作者

  • 25篇王运涛
  • 18篇龚学臣
  • 15篇田再民
  • 14篇王维
  • 11篇刘颖慧
  • 9篇卢海博
  • 9篇抗艳红
  • 9篇王明秋
  • 9篇武玉环
  • 8篇瓮巧云
  • 8篇于林清
  • 8篇葛剑
  • 8篇袁进成
  • 7篇张红杰
  • 7篇刘贵河
  • 7篇安永福
  • 7篇尹江
  • 7篇孙茂红
  • 6篇徐桂真
  • 6篇牛俊义

传媒

  • 108篇农业科技通讯
  • 96篇现代农村科技
  • 78篇河北农业科学
  • 27篇中国种业
  • 27篇作物杂志
  • 26篇养殖与饲料
  • 21篇中国麻业科学
  • 20篇种子
  • 18篇河北果树
  • 18篇中国农学通报
  • 16篇河北农业科技
  • 16篇河北北方学院...
  • 15篇中国马铃薯
  • 14篇安徽农业科学
  • 14篇现代农业科技
  • 13篇北方园艺
  • 12篇农学学报
  • 10篇山西农业科学
  • 9篇蔬菜
  • 9篇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51篇2023
  • 54篇2022
  • 79篇2021
  • 86篇2020
  • 74篇2019
  • 86篇2018
  • 84篇2017
  • 59篇2016
  • 82篇2015
  • 67篇2014
  • 55篇2013
  • 74篇2012
  • 51篇2011
  • 47篇2010
  • 36篇2009
  • 48篇2008
  • 35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1,0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栽植方式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栽植方式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对铁皮石斛移栽的成活率及生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栽植方式和施浇营养液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铁皮石斛穴植时,其移栽成活率和生长量均与散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有无椰丝缠绕则对其生长没有明显差异;EC在0.6左右时,兰花专用肥及MS营养液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和生长量,以京绿怡园的效果最佳。[结论]该方法考察了栽植方式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影响,为石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经验与技术支持。
郑志新翟金玲金亚征闫凤岐
关键词:铁皮石斛移栽营养液成活率
小豆新品种张红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冀西北地区小豆产业发展需求,我们明确了育种目标,从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优异亲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法育成了优质、高产小豆新品种张红1号。该品种以突出表现完成了品系鉴定、品种比较、区域试验、生产鉴定等试验程序,2013年通过成果鉴定。新品种与新技术配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杨万军徐东旭高运青任红晓姜翠棉石俊春常玉霞赵海洋
关键词:小豆高产新品种选育
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14号’的选育被引量:2
2014年
‘冀张薯14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3号’为母本,‘金冠’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薯2013002号。该品种为晚熟鲜薯食用型品种,薯块淀粉含量13.22%,干物质含量18.68%,粗蛋白含量2.12%,还原糖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17.8 mg/100 g鲜薯。2012年参加河北省马铃薯品种生产试验,产量1 634 kg/667m2,比对照‘克新1号’平均增产16.76%。该品种抗马铃薯PVX、PVY、PVS和PLRV病毒病,抗晚疫病。‘冀张薯14号’适于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种植。
马恢尹江田国联冯琰籍立杰张耀辉张瑞玖
关键词:马铃薯选育
亚麻种间杂交技术研究初报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对亚麻野生种和栽培种的正交、反交试验,采取重复授粉、研磨花粉重复授粉,滴注植物生长调节剂GA3、NAA、2,4-D等与授粉后子房等方法获得种间杂交种,然后把杂交种的幼苗进行组织培养、温室培育获得F1植株,在F1植株花蕾期细胞减数分裂期进行观察,并对亲本及F1代的花粉粒观察鉴定,认为所获得的杂交种属于种间杂交种,从而证明亚麻种间杂交技术取得成功。
米君李爱荣钱合顺高运青曲志华杨素梅
关键词:野生亚麻种间杂交杂交技术
张杂谷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以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和冀张谷5号为试验材料,对其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中期张杂谷3号和张杂谷5号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成正相关且均高于冀张谷5号。而在这一时期干物质的累积量也明显高于冀张谷5号。在生育后期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光合能力强,叶面积衰减率、净同化率、光合势、群体生长率、茎鞘物质的输出与运转协调(实粒/叶、粒重/叶)均高,故其干物质累积量高。张杂谷3号和张杂谷5号在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累积量较冀张谷5号分别高出28.5%和38.3%,差异极显著。
卢海博龚学臣乔永明赵治海尹楠
关键词:杂交谷子干物质积累净光合速率
冀北坝上地区荞麦品种的适宜播期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研究冀北坝上地区不同播期对荞麦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选用甜荞品种日本大粒和苦荞品种冀苦荞1号2个荞麦品种,设5月11日(B1)、5月18日(B2)、5月25日(B3)、6月2日(B4)、6月9日(B5)5个播期,对2个品种进行连续3年(2013-2015年)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甜荞日本大粒和冀苦荞1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一定影响,综合评价确定日本大粒和冀苦荞1号在冀北坝上地区的最适播期均为5月中下旬(5月11日-5月25日)。
曹丽霞赵世锋周海涛张新军石碧红刘君馨李云霞李天亮
关键词:荞麦播期
糜子矮秆突变体“819”矮秆基因的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揭示糜子矮秆突变体“819”矮秆基因的遗传规律,为后续定位矮秆突变基因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调查了糜子矮秆突变体“819”与高秆材料J12,以及它们杂交产生的674个F 2代个体的株高、穗长、穗颈长、分蘖数、茎节数、二级枝梗长度1、二级枝梗长度2、二级枝梗长度3、二级枝梗间距1、二级枝梗间距2共10个性状,进一步利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及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对这些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糜子矮秆突变体“819”的矮秆性状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株高与穗长、穗颈长、分蘖数、茎节数、二级枝梗长度1、二级枝梗长度2、二级枝梗长度3、二级枝梗间距1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二级枝梗间距2呈显著正相关(P<0.05);株高(Y)对其他农艺性状的回归方程为:Y=-18.446+1.491X 1+1.222X 2+6.827X 4+1.319X 7+0.746X 8,回归方程的拟合度为0.811,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以利用回归方程对株高进行预测;糜子F 2群体的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这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72.656%,3个主成分分别被命名为长度因子、茎节数因子、枝梗间距因子。研究结果为矮秆基因定位、矮秆后代的评价选择提供了依据。
贾小平王振山朱学海杨德智寇淑君刘星星
关键词:糜子主成分
铺膜对芹菜斑枯病的影响
2013年
芹菜斑枯病是影响芹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轻者减产10%左右,重者减产50%以上,严重制约着芹菜的生产。芹菜斑枯病是芹菜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芹菜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通过采用铺膜处理,显著降低芹菜斑枯病的发生危害,旨在为防治芹菜斑枯病提供参考。
马全伟李凤喜尉文彬李田武亚明刘晨
关键词:铺膜芹菜斑枯病病情指数
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12号”垄上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2016年
"冀张薯12号"马铃薯新品种是由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2001年以大西洋为母本、99-6-3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薯2011002),2014年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薯2014004)。该品种适宜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等华北一季作区种植,马铃薯晚疫病重发区慎用。
籍立杰马恢张瑞玖田国联张耀辉张明远任德志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马铃薯晚疫病农作物品种审定山西北部马铃薯生长商品薯率
不同马铃薯品种硫素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紫花白、夏坡蒂、底西瑞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硫素吸收分配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马铃薯生育期间硫素的阶段吸收量、吸收速率和吸收百分率均呈波状曲线的变化,3个品种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块茎形成到块茎膨大始期,阶段吸硫量和吸硫速率均达到最大值,成熟收获时降到最低值。(2)生育期间硫在马铃薯各器官中的分配表现:生育前期以茎叶分配为主,茎叶中硫素的分布达62.45%~89.71%,达到吸收高峰后,根茎叶中的硫素逐渐向块茎中转移,但3个品种转移器官及转移量各不相同。总的来看,以叶片转移为主,茎秆其次,根中硫素的转移量最少。
冯琰蒙美莲马恢张瑞玖
关键词:马铃薯硫素
共10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