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自然保护协会

作品数:195 被引量:807H指数:15
相关作者:张小全龙勇诚靳彤郭乔羽廖灏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5篇农业科学
  • 35篇经济管理
  • 34篇生物学
  • 14篇文化科学
  • 12篇天文地球
  • 8篇水利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6篇生态
  • 23篇生物多样性
  • 22篇自然保护
  • 16篇气候
  • 16篇金丝猴
  • 15篇滇金丝猴
  • 15篇气候变化
  • 13篇保护区
  • 13篇TNC
  • 11篇生态系统
  • 11篇土壤
  • 9篇自然保护区
  • 8篇滇西
  • 8篇滇西北
  • 7篇大自然
  • 7篇生物多样性保...
  • 7篇湿地
  • 6篇农业
  • 5篇动物
  • 5篇土壤健康

机构

  • 184篇大自然保护协...
  • 15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国家林业局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复旦大学
  • 4篇西南林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原工学院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3篇张小全
  • 19篇靳彤
  • 15篇龙勇诚
  • 7篇朱建华
  • 7篇罗永梅
  • 6篇侯振宏
  • 6篇单良
  • 6篇武瑞东
  • 5篇牛红卫
  • 5篇张可佳
  • 5篇王龙柱
  • 4篇马剑
  • 4篇任宝平
  • 4篇罗云建
  • 4篇杨洋
  • 4篇张醒生
  • 4篇王月
  • 3篇张丹
  • 3篇杨士剑
  • 3篇李学友

传媒

  • 14篇世界环境
  • 12篇海洋世界
  • 10篇人与自然
  • 6篇绿叶
  • 5篇气候变化研究...
  • 4篇林业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人与生物圈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旅游时代
  • 4篇自然保护地
  • 3篇森林与人类
  • 3篇环境经济
  • 3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英才
  • 2篇中国生态文明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生态经济
  • 2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21篇2021
  • 17篇2020
  • 13篇2019
  • 9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16篇2009
  • 9篇2008
  • 12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1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脆弱性分析与评价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河海交汇区域,地势低洼,易受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影响,气候变化脆弱性极其脆弱.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水体温度、盐度变化导致保护区内潮间带面积缩小,盐沼植被退化,原以河口海岸湿地为主要栖息...
田波马剑王祥荣樊正球
关键词:气候变化脆弱性湿地保护
文献传递
嫁接与转换的艺术
2004年
本文主要是以切身的设计实践为论述基础 ,探讨这种嫁接活动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力求把民族性与国际性、“土特产”与“洋包装”、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 ,尝试以较大范围的区域特色代替某种单一的地方特色。
王苏昆马若宇宋坚
关键词:嫁接艺术民族文化民族性
流域生态修复系统规划方法及其应用--以美国佩诺布斯科特河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河流生态修复对于改善退化的河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以美国缅因州佩诺布斯科特河的生态修复项目为例,介绍了一种流域生态修复系统规划方法,具体说明了方法的应用过程。该方法以流域为评估单位,以数据和多种分析方法为支撑;强调在规划之初开展以数据为基础的现状分析,并与利益相关方共同规划修复目标以保证项目长期可持续开展;根据威胁识别保护策略,定量地分析保护情景;最终选择可行的高生态效益保护方案。同时倡导在推动流域修复的同时实施监测与适应性管理,为保护项目的长效机制提供有效反馈。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在目标、理念、具体方法及项目监测调整上的差异,为今后国内的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刘昊靳彤李丹宁汪卢弘王龙柱郭乔羽Jonathan HigginsNicholas MillerJoshua Royte
关键词:适应性管理
中国灵长类保护势态与行动建议
运用Logistic回归(SPSS 11.5)对造成现生中国灵长类动物分布格局的主要驱动力进行了分析。据计算结果直观反映: 1)自然保护区的存在与否(正)以及人口密度的高低(负)对网格内是否存在灵长类动物分布点...
龙勇诚杨洋罗永梅武瑞东邓喜庆靳彤
关键词:灵长类动物生态保护地理分布
探索可持续水电之路被引量:1
2009年
是否应该开发水电 今年“两会”开幕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很多人都发现,报告中对原属清洁能源的水电并未提及。这进一步引起了水电开发者的担忧。而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并不是第一次让水电开发者感觉到“寒意”。实际上,2007年被国家核准的大中型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只有270万千瓦,在我国目前年新增电力装机超过1亿千瓦的情况下,其比例不足整个电力增长总量的3%。
郭乔羽孙晓明
关键词:水电项目政府工作电力装机温家宝总理开发者装机容量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导水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为分析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导水率,揭示人为活动对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的作用与影响,以库区内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地、水田、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经干筛测定团聚体的组成状况,探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表现为旱地最高,林地次之,水田最低;有机碳含量则表现为林地>水田>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分布也各不相同,旱地土壤有机碳在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中含量最高,水田土壤有机碳分布较为均匀,林地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粒径<1 mm的团聚体中。饱和导水率表现为林地>旱地>水田。相关性分析表明饱和导水率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团聚体机械稳定性没有明显关系。同时土壤MWD值和GMD值与有机碳含量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和土壤导水率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袁晓良李俊雅葛乐李潜刘毅
关键词:丹江口库区土壤团聚体饱和导水率
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浙江青山村的实践与启示被引量:11
2020年
十九大报告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强调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但在实践中仍缺少社会资本与公众广泛参与的成功案例。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设立的乡村水源地保护项目,通过成立水基金信托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补偿:一方面,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并用,激励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并获得基金分红,控制了面源污染并提升了水质;另一方面,水基金信托出资成立企业,在挖掘当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设计了多样化的商业项目,盈利后反哺社区,同时引入其它丰富的业态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青山村的实践可以为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是以生态保护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王宇飞靳彤张海江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社会组织
滇金丝猴保护空间信息平台建设
<正>以 GIS 为核心的3S 技术(GIS 地理信息系统,RS 遥感,GPS 全球定位系统)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手段。GIS 系统提供了在空间尺度上进行数据处理、管理和分析的功能;RS 系统所采集...
武瑞东龙勇诚任保平邓喜庆
关键词:滇金丝猴GIS
文献传递
“国家公园”让自然资源保护与发展实现双赢被引量:1
2008年
什么是国家公园?跟我们身边的人民公园、郊野公园差不多吗?跟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有什么关系?跟传统的保护区有什么关系?怎样更有效地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中国大陆第一处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典范,即将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简光华杨宇明陈洁
关键词: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资源自然资源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双赢
中国森林管理活动碳汇及其潜力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总-净核算和净-净核算 2 种方式估算中国森林管理活动的碳汇量及其潜力。结果表明:基年为1990 年时,总 - 净核算方式下 2010,2020,2030,2040和2050年中国森林管理碳汇量分别为 58.7,57.8,58.4,62.7和 67.2 MtC·a-1,净-净核算方式下分别为 14. 9,17.5,20.1,26.0和31.7 MtC·a- 1;基年为 2000 年时,总-净核算方式下 2010,2020,2030,2040 和 2050 年中国森林管理碳汇量分别为 73.5,72.1,72.8,78.1 和 83.6 MtC·a- 1,净 -净核算方式下分别为 2.0,5.7,9.3,16.8 和 24.2 MtC·a- 1; 同一基年 2 种核算方式估算的森林管理碳汇量变化趋势相同,且总 - 净核算的碳汇量大于净 - 净核算的碳汇量。
侯振宏张小全肖文发
关键词:森林管理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