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

作品数:65 被引量:141H指数:6
相关作者:王伟王增义于强徐勇军杨晓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投碧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电气工程
  • 8篇建筑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传热
  • 9篇熔盐
  • 7篇热泵
  • 6篇太阳能
  • 6篇发电
  • 5篇电池
  • 5篇有机朗肯循环
  • 5篇数值模拟
  • 5篇热发电
  • 5篇朗肯循环
  • 5篇催化
  • 5篇值模拟
  • 4篇蓄热
  • 4篇燃料电池
  • 4篇污染
  • 4篇传热特性
  • 3篇直接甲醇
  • 3篇直接甲醇燃料...
  • 3篇太阳能热发电
  • 3篇热解

机构

  • 65篇传热强化与过...
  • 17篇北京工业大学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中投碧城节能...

作者

  • 26篇马重芳
  • 22篇吴玉庭
  • 14篇鹿院卫
  • 9篇王伟
  • 5篇陈永昌
  • 4篇唐志伟
  • 4篇郭航
  • 4篇盛建平
  • 3篇陈烈强
  • 3篇李文彩
  • 3篇汪茂海
  • 3篇于强
  • 3篇王伟
  • 2篇郭艳芹
  • 2篇叶芳
  • 2篇蔡明招
  • 2篇王景甫
  • 2篇关国强
  • 2篇夏国栋
  • 2篇朱冬生

传媒

  • 6篇太阳能学报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5篇2006中国...
  • 3篇化工学报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可持续能源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2篇2007年传...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第三届中国能...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河北工业科技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量比对甲烷微燃烧影响的数值研究
本文利用通用CFD 商业软件FLUENT 对微通道内的甲烷预混燃烧反应及其传热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燃料不同的当量比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料当量比在0.8-1.2 范围内,火焰可以稳定的维持在通道内的某一个位置....
关键词:当量比微燃烧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奥氏体不锈钢在四元硝酸盐中的动态腐蚀行为研究
2023年
为探究本实验室配制的新型混合低熔点熔融四元硝酸盐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不锈钢合金的相容性,在搭建的动态腐蚀试验台进行实验条件为565℃,流速分别为0.6、1.3和2.0 m/s下1000 h 304不锈钢的动态腐蚀试验。实验结果表明:3种流速下304不锈钢均发生了氧化腐蚀。腐蚀失重随腐蚀时间的增加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变化规律更接近抛物线关系。同时,流速的变化会对腐蚀产生影响。此外,流速的增加对试片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类型无影响。
马丽娜吴玉庭张灿灿鹿院卫董彦召焦新亮
关键词:太阳能热发电不锈钢熔盐
磁场影响的熔盐射流冲击传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该文建立射流冲击传热实验装置,以永磁铁构建定磁场,进行外磁场作用下熔盐射流冲击传热的实验研究,得到对流换热系数径向分布及努谢尔特数驻点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磁场作用对于熔盐射流冲击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化传热效果,使得熔盐努谢尔特数增大。特别是在驻点区,驻点努谢尔特数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雷诺数Re=6400和磁场强度B=2800Gs条件下,熔盐驻点努谢尔特数Nu0达到最大值,与未有磁处理的情况相比,提高了约5.48%;在壁面射流区,传热强化效果逐渐减弱。结果表明,磁场处理对于熔盐射流冲击传热效果具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高峰陈永昌赵金龙马重芳
关键词:熔盐射流冲击驻点磁场强化传热
变工况条件下单螺杆膨胀机膨胀比的实验研究
2017年
在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中,有机朗肯循环被认为是具有较大潜力的技术方向。膨胀机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的输出动力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单螺杆膨胀机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特性使得其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除了膨胀机效率,膨胀比是膨胀机另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其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效率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本实验室设计的单螺杆膨胀机样机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单螺杆膨胀机内、外膨胀比随工况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发现,内膨胀比随着转速的增加逐渐增大,外膨胀比则逐渐下降。单螺杆膨胀机内、外膨胀比都随着进气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进气压力区间为0.4~0.65 MPa时,外膨胀比变化范围为3.26~3.73,内膨胀比变化范围为4.8~8.0。可以发现,单螺杆膨胀机内膨胀比受工况的影响较大,外膨胀比受背压影响,但变化幅度较小。
陈贺贺王伟王伟吴玉庭
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容积效率
煤层气的变压吸附分离及储运技术开发
针对现有煤层气提纯和储运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变压吸附分离工艺和新型吸附储运工艺,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能分析.该变压吸附分离工艺成本主要包括变压吸附塔和压缩机等设备,投资约7561万元,其中投入生产后的处理量可达到1200...
徐文东黄中昊刘涛袁丹
关键词:煤层气变压吸附
文献传递
表面活性剂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及其应用前景被引量:27
2002年
赋存于海底与极地冻土带沉积物孔隙中的天然气水合物 ,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广泛、规模巨大、埋深较浅、成藏物化条件好等特点 ,被认为是 2 1世纪潜力巨大的化石燃料的替代资源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文章综合了各国近年的研究成果 ,概述了表面活性剂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影响。一方面可以用表面活性剂来抑制油气运输管线中水合物的生成 ;另一方面也可用它来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率 ,使其在环保、石油天然气、化工、生物等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最后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 。
徐勇军叶国兴杨晓西丁静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天然气水合物油气输送
高导热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介绍了高导热工程塑料的导热性能、导热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塑料导热性能的3种途径,特别是阐述了通过改进高聚物加工工艺及其设备来提高导热性,并展望了导热工程塑料的应用前景。
李莹莹朱冬生
关键词:导热机理复合材料
小尺度复层物体传热过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以小尺度多层物体为对象,针对非对称传热工况,进行了复合传热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电热膜发热量较低时,复合层各层的温差变化很小。随着发热量的增加,各层温差变化明显。电热膜的发热量约75%用于电热膜表面与空气的自然对流换热,25%用于向胶水侧的导热。改变复合层厚度对散热损失有一定影响,随着热通量的增加,厚度的改变对电热膜和玻璃的温差影响明显。
马艳陈永昌张辉马重芳
关键词:小尺度传热特性
带经济器补气的单螺杆压缩机空气源热泵系统模拟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深入研究带补气过程的单螺杆压缩机内部的工作过程,介绍了带经济器的单螺杆压缩机空气源热泵系统循环原理,并以R22为工质,建立了描述经济器补气压缩过程的热力学模型.以非稳定流动开口系能量方程、质量守恒方程以及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等建立以螺杆转角为自变量,以工作腔内压力、温度和质量等为应变量的多元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分析求解,得到相应螺槽内工质相关物性参数随螺槽容积的变化规律.结合单螺杆压缩机的结构型线,建立了描述单螺杆压缩机经济器补气过程更为全面的计算模型,以及单螺杆压缩机补气过程中循环耗功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经济器补气过程中,不同蒸发温度下单螺杆压缩机的制热量、耗功率以及能效比等相关参数.通过与常规无经济器补气过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对比分析得出,经济器补气过程对压缩腔内工质的工作过程影响较大,具有经济器补气结构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和能效比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刘闪威鹿院卫吴玉庭雷标温强宇智瑞平马重芳
关键词:单螺杆压缩机空气源热泵能效比
低催化剂载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自行设计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实验系统研究了电池温度、阴极侧压力、甲醇溶液浓度和流量、氧 气流量对低催化剂载量(阳极Pt-Ru载量为0.4mg/cm2;阴极Pt载量为0.4mg/cm2)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影 响。重点分析了运行参数对电池内部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甲醇溶液浓度和流量不仅会强化甲醇向阳 极催化剂层的传递,也会加剧甲醇窜流。另外,还研究了电流变化时电池电压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甲醇窜流 对电池动态响应起关键作用。
汪茂海郭航马重芳俞坚王朝阳刘璿贾杰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