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回龙观医院

作品数:3,574 被引量:15,331H指数:49
相关作者:杨甫德谭淑平邹义壮王志仁李献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41篇期刊文章
  • 897篇会议论文
  • 35篇科技成果
  • 33篇专利
  • 6篇标准

领域

  • 2,735篇医药卫生
  • 383篇哲学宗教
  • 112篇经济管理
  • 108篇文化科学
  • 99篇社会学
  • 46篇政治法律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机械工程
  • 12篇文学
  • 9篇建筑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军事
  • 4篇生物学
  • 4篇电子电信
  • 4篇农业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4篇艺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923篇分裂症
  • 921篇精神分裂症
  • 386篇精神分裂症患...
  • 383篇抑郁
  • 288篇精神病
  • 215篇自杀
  • 210篇心理
  • 205篇症状
  • 204篇抑郁症
  • 176篇住院
  • 159篇精神科
  • 147篇护理
  • 131篇药物
  • 130篇慢性
  • 118篇抗精神病
  • 116篇首发
  • 116篇老年
  • 111篇疗效
  • 111篇慢性精神分裂...
  • 105篇疾病

机构

  • 3,312篇北京回龙观医...
  • 302篇北京大学第六...
  • 116篇北京大学
  • 104篇首都医科大学...
  • 52篇南京医科大学...
  • 45篇上海市精神卫...
  • 44篇内蒙古医科大...
  • 3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6篇北京安定医院
  • 35篇中南大学湘雅...
  • 3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1篇杭州市第七人...
  • 31篇中国科学院
  • 30篇武汉大学
  • 29篇同济大学附属...
  • 26篇哈尔滨医科大...
  • 26篇中国疾病预防...
  • 23篇承德医学院
  • 2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2篇武汉市精神卫...

作者

  • 412篇杨甫德
  • 263篇谭云龙
  • 188篇邹义壮
  • 183篇谭淑平
  • 156篇王志仁
  • 151篇吉中孚
  • 146篇李献云
  • 144篇费立鹏
  • 138篇张向阳
  • 134篇范宏振
  • 123篇周东丰
  • 117篇崔界峰
  • 111篇王绍礼
  • 108篇王健
  • 107篇童永胜
  • 104篇陈楠
  • 103篇陈大春
  • 100篇刘华清
  • 90篇张培琰
  • 89篇牛雅娟

传媒

  • 219篇中国心理卫生...
  • 157篇临床精神医学...
  • 123篇中华精神科杂...
  • 101篇中国神经精神...
  • 96篇中华现代护理...
  • 86篇神经疾病与精...
  • 60篇四川精神卫生
  • 56篇中国健康心理...
  • 55篇2014中华...
  • 53篇河北精神卫生
  • 50篇生活与健康
  • 42篇国际精神病学...
  • 41篇心理与健康
  • 36篇中华医学会第...
  • 32篇中华行为医学...
  • 31篇上海精神医学
  • 31篇家庭健康(医...
  • 30篇中国新药杂志
  • 26篇健康世界
  • 24篇国外医学(精...

年份

  • 9篇2024
  • 111篇2023
  • 98篇2022
  • 74篇2021
  • 89篇2020
  • 102篇2019
  • 90篇2018
  • 112篇2017
  • 160篇2016
  • 156篇2015
  • 206篇2014
  • 180篇2013
  • 214篇2012
  • 244篇2011
  • 184篇2010
  • 185篇2009
  • 109篇2008
  • 98篇2007
  • 112篇2006
  • 127篇2005
3,5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父母莫伤孩子心
2012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良的教育行为,轻则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重则可能会使孩子演变成边缘性人格,容易走极端。
杨甫德
关键词:孩子父母教育方式教育行为人际关系边缘性
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密度,以减少骨折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测量骨密度和相关临床指标,然后给予3个月的综合干预,包括增加运动、补钙、给药(阿伦磷酸钠),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量骨密度。结果治疗后,患者骨密度显著提高(P<0.05),而且阿伦磷酸钠治疗显著增强患者骨密度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骨密度提高呈反比,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骨密度提高与下列因素有关:体质量指数(BMI)、年龄和阿伦磷酸钠治疗(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密度数值,从而减少了骨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崔静怡邵静张静韩笑乐张向阳汪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骨密度综合护理干预
“少性”女人需要补补血
2008年
缺铁性贫血是最为常见的贫血,尤其多见于生育期的女性和孕妇,长期患缺铁性贫血的妇女普遍存在性欲减退现象。缺铁性贫血之所以会引起“少性”,是因为血液中的铁元素影响着上皮细胞的营养状况,息缺铁性贫血的女性,阴道和外阴黏膜容易呈萎缩状态,性交时会感到不适甚至疼痛,久而久之,性欲自然减退。
邸晓兰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女人上皮细胞铁元素性欲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效更好、起效更快,患者依从性更佳。
闫爱国王宁
关键词:奥氮平艾司西酞普兰难治性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自杀预防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20年
自杀行为是指个体实施的意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根据行为的最终结局,又可以分为自杀(自杀死亡)——因自杀行为导致死亡,以及自杀未遂——自杀行为没有导致死亡(无论是否得到过救治)。也有一些学者将自杀意念(仅有自杀的想法或计划,但没有采取行动)也纳入到自杀行为的范畴。自杀行为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历史,目前依然是全世界关注的社会与心理问题。
童永胜杨甫德
关键词:自杀行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自杀预防自杀意念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 探究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筛选后成功入组68例,脱落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利培酮首次用药1 mg,qd,2周后每次3 mg,bid;试验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无抽搐电休克进行治疗,阿立哌唑每次10 mg,qd,2周后每次10~25 mg,qd,2组患者均以6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组均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每周3次,1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评价2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估2组患者接受电休克治疗8周后的言语评分以及操作评分;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和电休克治疗8周后的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MBP浓度分别为(2.30±0.21)和(2.19±0.23)μg·L^(-1);血清GDNF浓度分别为(592.94±106.79)和(475.02±97.95) pg·mL^(-1);语言评分分别为(109.59±7.26)和(104.74±7.52)分;操作评分分别为(109.41±3.91)和(105.21±4.15)分;阳性症状评分分别为(14.85±1.18)分和(16.68±1.39)分;阴性症状评分分别为(14.41±1.08)和(15.06±1.13)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82.35%,以上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杨旭李伟杨林陈科马泊涛杨敬铭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无抽搐电休克
爱的迷茫系列之二 无望的爱情
2005年
他是一个能干的小伙子,只因为母亲患有精神病,他的恋爱频频受挫。他渴望爱情,渴望结识一个能与他同甘共苦的好女孩儿,可她在哪里呢?
刘学俊
关键词:爱情家庭生活婚姻关系
思诺思治疗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15例被引量:6
1997年
以思诺思治疗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者15例,结果显示思诺思对暂时性失眠、长期慢性失眠有良好催眠作用,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醒觉及做梦次数、延长睡眠时间,起效快、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轻微,值得在精神科临床应用。
南振国林瑞明王志强
关键词:思诺思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药物疗法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住院男性及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认知功能等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收集临床资料,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检测认知功能。结果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首次出现精神症状年龄要早2.8岁,首次住院男性患者年龄比女性患者早3.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烟在男性患者中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患者单身(未婚或离异)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ANS、WCST测查两性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精神症状方面,男性患者的夸大症状及情感交流障碍比女性更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ANSS总分、各分量表分及HAMD评分在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发病年龄要早于女性;在精神症状方面男性于女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认知功能两者之间无差异;男性患者单身比例显著高于女性。
李艳丽陈大春王宁杨可冰聂鹰张向阳谭云龙周东丰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性别差异
CCRT与CRT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缺陷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与手册式认知矫正治疗(CRT)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缺陷方面的疗效。方法:270例慢性精神分裂...
谭淑平韩标张丽霞宋崇升刘永昌屈威艾霞李东李晓玲周东丰王向群邹义壮李占江郭俊花王健杨甫德张广慧谭云龙崔勇崔界峰陈楠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计算机
共3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