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作品数:10,698 被引量:42,419H指数:44
相关作者:周建生李志军高涌张莉于东红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94篇期刊文章
  • 594篇会议论文
  • 163篇专利
  • 30篇标准
  • 1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98篇医药卫生
  • 330篇文化科学
  • 78篇经济管理
  • 52篇生物学
  • 35篇政治法律
  • 34篇机械工程
  • 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9篇哲学宗教
  • 22篇社会学
  • 21篇建筑科学
  • 15篇化学工程
  • 13篇文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理学
  • 5篇电气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语言文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190篇肿瘤
  • 1,109篇细胞
  • 1,078篇护理
  • 746篇手术
  • 548篇术后
  • 489篇腺癌
  • 485篇蛋白
  • 474篇疗效
  • 431篇血管
  • 417篇教学
  • 406篇动脉
  • 389篇乳腺
  • 371篇外科
  • 351篇切除
  • 320篇免疫
  • 317篇糖尿
  • 317篇糖尿病
  • 314篇乳腺癌
  • 300篇预后
  • 296篇基因

机构

  • 10,498篇蚌埠医学院第...
  • 1,339篇蚌埠医学院
  • 505篇蚌埠医学院第...
  • 188篇安徽医科大学
  • 14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3篇蚌埠市第三人...
  • 60篇蚌埠市第一人...
  • 59篇中国科学技术...
  • 52篇安徽中医药大...
  • 42篇亳州市人民医...
  • 37篇山东大学
  • 3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3篇安徽省立医院
  • 2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6篇阜阳市人民医...
  • 25篇合肥市第二人...
  • 24篇太和县人民医...
  • 24篇皖南医学院第...
  • 23篇六安市人民医...
  • 21篇淮南市第一人...

作者

  • 147篇李志军
  • 132篇官建中
  • 127篇王洪巨
  • 127篇周建生
  • 126篇高涌
  • 111篇牛国旗
  • 107篇肖玉周
  • 107篇刘会春
  • 106篇李庆文
  • 105篇余朝文
  • 105篇张莉
  • 104篇张恒
  • 99篇吴敏
  • 98篇钱军
  • 96篇陈琳洁
  • 92篇张凯
  • 90篇康品方
  • 83篇谢长好
  • 83篇刘学刚
  • 76篇唐碧

传媒

  • 2,059篇蚌埠医学院学...
  • 1,221篇中华全科医学
  • 345篇齐齐哈尔医学...
  • 338篇淮海医药
  • 19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84篇解剖与临床
  • 127篇中国标准化
  • 93篇安徽医药
  • 91篇牡丹江医学院...
  • 88篇南方医科大学...
  • 84篇安徽医学
  • 84篇包头医学院学...
  • 78篇河北北方学院...
  • 72篇智慧健康
  • 70篇实用医学杂志
  • 68篇中文科技期刊...
  • 65篇中国老年学杂...
  • 60篇中外医学研究
  • 59篇山东医药
  • 5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20篇2024
  • 800篇2023
  • 841篇2022
  • 808篇2021
  • 831篇2020
  • 681篇2019
  • 620篇2018
  • 542篇2017
  • 540篇2016
  • 510篇2015
  • 528篇2014
  • 508篇2013
  • 581篇2012
  • 631篇2011
  • 643篇2010
  • 515篇2009
  • 439篇2008
  • 302篇2007
  • 64篇2006
  • 55篇2005
10,6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下肢手术用手术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手术用手术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裤裆片(1)和后裤裆片(2)、在前裤裆片(1)和后裤裆片(2)之间设有通孔(3),在沿通孔(3)上设有环形通道(4),在环形通道(4)内穿设有裤腰收紧带(5),在后...
焦旸高涌陈永侠
文献传递
脑卒中患者绿色通道流程改善和时间节点控制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急诊救护中现有绿色通道流程改善和时间节点控制对患者停留绿色通道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改善后的绿色通道流程对125 例脑卒中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分析患者在绿色通道中各个节点的耗时和绿色通道的总停留时间,...
彭淼胡莉娟陈妮
关键词:脑卒中
骨诱导活性材料对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愈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骨诱导活性材料对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5只,其中40只分成两组,每组20只,实验组(A组)的骨隧道的腱-骨间隙充填骨诱导活性材料,对照组(B组)不加入活性材料,于设定的不同节点分别观察两组移植肌腱及自体ACL的大体组织学形态、生物力学性能,分析比较。结果在术后4,8,12周,实验组软骨细胞、纤维的长入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腱-骨愈合较对照组明显加快,愈合良好,在每个观察点实验组的平均抗拉力载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移植韧带的大体外观及光泽、弹性恢复良好。结论 ACL重建中在腱-骨间隙充填骨诱导活性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止点的愈合。
吴敏张培官建中肖玉周周建生代秀松王晓盼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止点
基于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治疗策略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脊髓损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灾难性疾病,预后极差,至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脊髓损伤病理过程的复杂性,目前认为任何单一的治疗措施都不足以修复损伤的脊髓。因此,各种基于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治疗策略被提出并应用于实验研究当中,且日益受到重视。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组分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途径。
张敬星胡建国
关键词:脊髓损伤干细胞移植
皖北地区123例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表现的发病情况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胃食管反流病(GERD)食管外表现(EES)的发病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GERD症状。入组患者进行GerdQ量表和食管外相关症状的问卷调查并记录积分,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检查然后分为ERD组和NERD组,然后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共分析123例GERD患者,伴有EES者111例,NERD69例。其中50名患者(41.0%)认为他们在过去的一周内存在因烧心和/或反流而导致的睡眠困难。在ERD患者中睡眠障碍比NERD更普遍。额外服用非处方药在ERD患者中也比NERD患者更常见。EES的总的发病率在性别、年龄、吸烟状态、BMI和有无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之间并无差异。EES最常见是上腹部烧灼不适,其次为慢性咽炎、胸痛、咳嗽、声音嘶哑和哮喘。其发生率分别为:73.2%、51.8%、48.4%、32.0%、24.2%、17.3%。ERD患者与NERD患者相比而言,其每一种EES的发生均有显著差异。GerdQ评分≥8分的患者中每一种EES的发生率均比<8分的患者显著升高。EES的评分在目前吸烟的患者中比以前吸烟或从不吸烟的高。在ERD患者中EES的评分比NERD患者高。50例患者(41.0%)存在睡眠障碍。结论皖北地区GERD患者的EES相当普遍。相对于NERD患者而言,ERD患者的EES发生率更加常见。
邓敏王启之燕善军李大鹏汪强武刘晓阳顾林薛永举
关键词:EES胃食管反流病发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血清维生素D与离子钙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维生素D与血清离子钙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11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糖尿病患者,将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作为病变组,未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5例作为未病变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病变组和未病变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维生素D、血清离子钙水平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以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清维生素D与血清离子钙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未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维生素D、血清离子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相对于其他两组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病变组相比于治疗前,血清维生素D明显升高(P<0.05),且三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离子钙水平存在明显正向相关性(r=0.532,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前后血清维生素D与血清离子钙变化差异显著,且血清维生素D与血清离子钙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陈荃时照明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清维生素D血清离子钙
老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不同类型CHD的关系。方法64例老年CHD患者为CHD组,其中单支血管病变组23例,双支血管病变组19例,多支血管病变组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例;21例老年非CHD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浆Fg和血脂等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老年CHD组血浆Fg为(4.07±1.18)g/L,对照组为(3.05±0.78)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血浆Fg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MI组和UAP组血Fg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Fg在老年CH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预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参考指标。
李丽高大胜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纤维蛋白原冠状动脉造影
不同微环境下椎间隙内抗生素浓度检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微环境下经静脉注入抗生素在椎间隙内的浓度分布,为椎间隙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椎间隙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狗椎间隙感染模型,经下腔静脉缓慢推注头孢唑啉液(40mg/kg),30min后,获取少许感染椎间盘,彻底清除病灶。饲养1周后,再次下腔静脉推注头孢唑啉液(40mg/kg),30min后,取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的椎间隙内组织及正常椎间盘髓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微环境下椎间隙内组织药物浓度。结果:正常椎间盘髓核、椎间盘感染、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的椎间隙组织内药物浓度分别为(4.62±1.74)μg/mg、(7.00±2.48)μg/mg和(14.11±2.10)μg/mg,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的椎间隙组织内药物浓度较正常椎间盘髓核和感染椎间盘内药物浓度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椎间隙内头孢唑啉浓度有明显提高。
王祥刘振华官建中
关键词:椎间隙感染头孢唑啉高效液相色谱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并远处转移患者接受多次大剂量131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并远处转移患者,根据甲状腺癌转移部位给予患者每次口服131I(370~740)×107Bq,分2~8次用药,每2次间隔4~12个月;治疗后4~6个月,采用131I全身显像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5例中临床治愈15例,有效26例,无效4例。结论:多次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疗效佳,副作用小。
陶新全王明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肿瘤转移
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的护理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索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与常规持续重力滴注肠内营养疗法的疗效。方法将5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术后6~24 h经鼻肠营养管用复尔凯800型肠内营养泵输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照组术后6~24 h经鼻肠营养管持续重力滴注法手控输注EN,对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吻合口瘘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吻合口瘘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余比较的各项目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有利于肠功能恢复并有效减少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
霍蕊张珍珍焦文芹王姗
关键词: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泵护理观察
共1,0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