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涪陵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作品数:75 被引量:729H指数:14
相关作者:方平戴玄张敏李敏汪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衡水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生物学
  • 29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植物
  • 8篇红豆杉
  • 7篇玉米
  • 7篇曼地亚红豆杉
  • 6篇性状
  • 6篇烟草
  • 6篇配合力
  • 6篇种群
  • 5篇自然保护
  • 5篇自然保护区
  • 5篇保护区
  • 4篇熊猫
  • 4篇育种
  • 4篇土壤
  • 4篇栖息
  • 4篇栖息地
  • 4篇小熊猫
  • 3篇叶片
  • 3篇一般配合力
  • 3篇珍稀

机构

  • 75篇涪陵师范学院
  • 17篇西南师范大学
  • 7篇衡水师范专科...
  • 4篇川北医学院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工贸职业...
  • 2篇化隆县畜牧局
  • 2篇太极集团有限...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西藏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1篇李昌满
  • 10篇韩宗先
  • 9篇周先容
  • 9篇谈锋
  • 9篇赵昌琼
  • 8篇陈今朝
  • 8篇姚启伦
  • 7篇方平
  • 7篇芦站根
  • 5篇何士敏
  • 4篇刘云
  • 4篇戴玄
  • 4篇李旭光
  • 4篇胡锦矗
  • 4篇韩善华
  • 3篇向邓云
  • 3篇周文杰
  • 3篇高峰
  • 3篇吴少斌
  • 3篇叶林奇

传媒

  • 9篇西南师范大学...
  • 8篇西南农业大学...
  • 8篇涪陵师范学院...
  • 4篇重庆师范学院...
  • 3篇生物学教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重庆三峡学院...
  • 2篇科技情报开发...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 16篇2006
  • 10篇2005
  • 14篇2004
  • 19篇2003
  • 9篇2002
  • 1篇2001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熊猫和小熊猫共存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大熊猫和小熊猫是同域分布、食性相似的近缘物种,虽然它们在资源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上发生部分重叠,但重叠的比例很小,资源生态位重叠指数仅为0.3470,它们在对食物资源和空间的利用方面发生了分离,两种熊猫能在同一环境中达到稳定共存。
韩宗先吴少斌
关键词:大熊猫小熊猫生态位
江泽民同志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
2004年
江泽民同志在论述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时 ,特别重视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问题。他不仅把培养中青年干部作为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来抓 ,还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干部队伍状况 ,提出了中青年干部培养的目标、原则、内容和途径 ,这对于保证严格按照党的干部政策选人用人 。
李伶俐
关键词:中青年干部
小熊猫资源现状与保护被引量:17
2004年
概述了全球小熊猫的数量、分布、栖息地概况和保护现状,提出了保护与管理建议.目前小熊猫仅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西藏)、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和缅甸,并不断受到栖息地丧失和片段化的威胁.估计全球有小熊猫16 000~20 000只,栖息地面积约69 900 km2.我国是小熊猫的集中分布区,约有小熊猫6 400~7 600只,栖息地面积达37 436.5 km2.我国在小熊猫分布区已建保护区31个,保护面积为15 864.9 km2.
韩宗先胡锦矗
关键词:小熊猫栖息地种群数量物种保护食肉目
农业科技扶贫项目的选择与组织实施探讨被引量:10
2003年
文章从实施农业科技扶贫项目的实践出发,初步认识了农业科技扶 贫的含义、性质和任务,提出了农业科技扶贫项目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总结了在实施 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并对进一步搞好科技扶贫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李昌满彭中平
关键词:农业扶贫科技扶贫
甘薯离体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被引量:10
2004年
对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离体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茎段外植体在浓度为OD600=0 4的菌液中浸染4min、预培养3d、共培养3d并在共培养基中加入6mg·L-1硝酸银,或25mg·L-1乙酰丁香酮,并将培养基pH值从5 8下调至pH5 0等措施均能显著提高其遗传转化频率,而菌液中加入乙酰丁香酮、在预培养基中加入硝酸银等措施均不利于甘薯遗传转化.
凌键陈永文龚一富方平高峰
关键词:甘薯根癌农杆菌
叶子花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以叶子花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13种培养基的试验,从中筛出适宜叶子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一整套稳定、高效的生产程序,即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0.2mg/L+IAA1.0mg/L,增殖培养为MS+BA0.5mg/L+IAA1.5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0.1mg/L+2,4,5-T0.1mg/L。为规模化生产叶子花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方法。
周先容
关键词:叶子花快速繁殖紫茉莉科观赏花卉试管繁殖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特征被引量:8
2001年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四面山常绿阔叶林20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并对生态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乔木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乔木种群与其它乔木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汪建华黄林李旭光
关键词:乔木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四面山
重庆涪陵磨盘沟桫椤群落主要种群间联结性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根据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Χ2-检验、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研究了重庆市涪陵磨盘沟桫椤(Alsophilaspinulosa)群落中19个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并以半矩阵和星座图形式表达测度结果:除少数种对外,多数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桫椤-石生楼梯草(Elatostemampertre)、羊耳菊(Inulacappa)-乌蕨(Enomerischinen sis)、新月蕨(Abacopterisaspera)-石生楼梯草、艳山姜(Alpiniazerumbet)-石生楼梯草种对间有较高的正联结;桫椤-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a)、桫椤-华里白(Hicripterischinensis)、紫马唐(Digitariaviolasens)-茅叶荩草(Arthraxonprionodes)种对间表现出极显著的负联结。这说明由于群落尚处在恢复初期,且人为干扰较大,因而,群落结构发育不完善,种间关系还不稳定。
尚进李旭光石胜友
关键词:桫椤群落种群种间联结性
杂交茎瘤芥需肥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用分期取样、化验分析、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杂交茎瘤芥干物质积累过程以及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三大元素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杂交茎瘤芥干物质积累和对氮、磷、钾的吸收均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以茎瘤芥对养分的吸收规律为依据,研究其需肥特性,结果表明,杂交茎瘤芥目标产量若为3500kg/667m2,需纯氮33.56kg、磷(P2O5)7.63kg、钾(K2O)25.47kg,其比例为1∶0.23∶0.76。
李昌满张燕
关键词:氮磷钾
“两群”主要玉米自交系部分性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研究了国内 80年代和 70年代玉米生产上应用的主要自交系的性状表现 ,利用 6× 13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分析了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GCA)。结果表明 ,近代玉米自交系自身的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单株叶面积和株型得到了显著改良 ;其余多数穗部性状和叶片功能期也有一定改良。与此同时 ,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单株叶面积等性状的 GCA显著提高 ;部分果穗性状的 GCA有所增加 ,但行粒数、百粒重和雄穗的 GCA降低。部分性状及其 GCA的遗传改良进展对提高近代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潜力、降低种子生产成本都有重要作用。分析认为 ,当前玉米自交系遗传改良在拓宽群体遗传基础的前提下 ,应致力于多性状的协调发展或同步改良以及自交系自身结实性的改良。
姚启伦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经济性状配合力农艺性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