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作品数:5,856 被引量:23,920H指数:54
相关作者:陈建芳初凤友潘德炉陈全震许建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31篇期刊文章
  • 1,183篇会议论文
  • 647篇专利
  • 190篇科技成果
  • 52篇学位论文
  • 28篇标准

领域

  • 3,229篇天文地球
  • 5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93篇生物学
  • 25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5篇农业科学
  • 13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7篇水利工程
  • 88篇理学
  • 78篇建筑科学
  • 75篇经济管理
  • 63篇电子电信
  • 62篇化学工程
  • 52篇机械工程
  • 40篇轻工技术与工...
  • 37篇文化科学
  • 3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政治法律
  • 22篇医药卫生
  • 19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15篇海底
  • 338篇海域
  • 297篇沉积物
  • 285篇遥感
  • 192篇近海
  • 158篇长江口
  • 155篇植物
  • 150篇浮游植物
  • 140篇地球化
  • 140篇地球化学
  • 133篇浮游
  • 114篇近海域
  • 106篇夏季
  • 103篇群落
  • 102篇深海
  • 102篇污染
  • 99篇地质
  • 99篇南海北部
  • 96篇营养盐
  • 91篇钴结壳

机构

  • 5,831篇国家海洋局第...
  • 484篇浙江大学
  • 410篇中国科学院
  • 235篇国家海洋局
  • 19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02篇同济大学
  • 100篇国家海洋局第...
  • 99篇中国地质大学
  • 83篇华东师范大学
  • 82篇南京大学
  • 68篇自然资源部第...
  • 5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1篇厦门大学
  • 50篇中国水产科学...
  • 48篇国家海洋信息...
  • 47篇广州海洋地质...
  • 44篇国家海洋局第...
  • 43篇吉林大学
  • 40篇中国地质大学...
  • 37篇浙江海洋学院

作者

  • 204篇李家彪
  • 203篇陶春辉
  • 189篇陈建芳
  • 180篇高金耀
  • 172篇初凤友
  • 171篇潘德炉
  • 150篇吴自银
  • 145篇陈全震
  • 142篇曾江宁
  • 132篇张涛
  • 132篇金翔龙
  • 132篇许建平
  • 123篇黄韦艮
  • 121篇王春生
  • 120篇潘建明
  • 114篇周建平
  • 107篇杨俊毅
  • 103篇张海生
  • 99篇方银霞
  • 94篇高爱根

传媒

  • 405篇海洋学报
  • 384篇海洋学研究
  • 330篇东海海洋
  • 127篇海洋通报
  • 88篇海洋开发与管...
  • 81篇海洋与湖沼
  • 80篇海洋地质与第...
  • 70篇海洋环境科学
  • 67篇极地研究
  • 62篇生态学报
  • 57篇热带海洋学报
  • 55篇海洋科学
  • 5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8篇海洋技术
  • 42篇科学通报
  • 40篇沉积学报
  • 3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2篇地球科学(中...
  • 31篇南极研究
  • 3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5篇2023
  • 13篇2022
  • 13篇2021
  • 35篇2020
  • 118篇2019
  • 304篇2018
  • 336篇2017
  • 275篇2016
  • 305篇2015
  • 357篇2014
  • 284篇2013
  • 276篇2012
  • 348篇2011
  • 304篇2010
  • 273篇2009
  • 251篇2008
  • 227篇2007
  • 229篇2006
  • 177篇2005
  • 181篇2004
5,8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厦门高集、集杏海堤开口后水动力变化研究
平面二维潮流场数学模型对厦门市高集海堤、集杏海堤开口后水动力变化进行研究,分别预测高集海堤开口的水动力变化、集杏海堤开口的水动力变化以及两个海堤同时开口的水动力变化.结果表明:1)高集海堤开口后东海域的涨潮量增大而落潮量...
于东生杨金艳
一种水下机器人投放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投放设备,包括吊机装置、操控台和对接起吊机构,操控台和对接起吊装置安装在吊机装置上,对接起吊装置包括旋转运动操控机构、俯仰运动操控机构、绞车、滑轮、对接框架、牵引线和挂钩,其中绞车固定在吊机装置...
马云龙倪晓波朱心科张涛邬宾杰张登
文献传递
太原市和上海市冬季灰霾气溶胶单颗粒成分比较
随着近年来各大城市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机动车辆的增多,北方城市大气污染类型由煤烟型逐渐转变为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复合型,而南方城市大气污染类型转变为煤烟型和石油复合型污染。长三角和华北地区频繁发生的灰霾天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周欢耿红曾建荣朱继浩张媛董川武力卢铁彦
关键词:灰霾单颗粒化学成分
浙江中部近海及其邻近海域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被引量:15
2009年
根据2008年5月(春季)对东海区(27°00′~31°00′N,121°30′~126°30′E)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浙江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度、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485.5 kg,75 873尾,76种,隶属于14目48科。其中,暖水种(WW)最多,有46种,占总种类数的60.5%;暖温种(WT)次之,有27种,占35.5%;冷温种(CT)最少,仅3种,占4.0%。春季浙江中部及其邻近海域优势种有带鱼、鳄齿鱼、麦氏犀鳕,常见种是六斑刺鲀、七星底灯鱼、小黄鱼、竹荚鱼。通过对带鱼、鳄齿鱼、麦氏犀鳕和小黄鱼的生物量分布特点分析发现,带鱼在28°30′~29°30′N,125°00′E以西海域的生物量最为丰富;鳄齿鱼在29°00′N以南,125°00′E以西海域生物量最为丰富;麦氏犀鳕在28°00′N以南,123°00′E以西的近岸及舟山渔场以南海域生物量最为丰富;小黄鱼在30°00′~31°00′N,125°00′E以东的外海区生物量最为丰富。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种类丰富度指数(D)值在0.20~1.80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值在0.05~0.85之间,种类均匀度指数(J′)值在0.01~1.50之间。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种类均匀度指数(J′)三种群落多样性指数与水深、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
卢占晖苗振清林楠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
南海西南部巽他陆架底层冷水及其季节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利用历史水文观测数据研究了南海西南部巽他陆架水团特征,结果表明:(1)巽他陆架纳土纳群岛周围底层存在着低温高盐的冷水,该冷水沿地形爬升分为两支,一支可延伸至泰国湾,另一支伸向卡里马塔海峡;(2)巽他陆架底层冷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该底层冷水在春季开始形成,夏季达到最强,秋季开始衰退,最后在冬季完全消失;(3)巽他陆架底层冷水来源于南海次表层水的涌升。夏季西南季风使陆架表层水向南海流动,有利于南海次表层低温高盐水沿地形向陆架爬升,此时底层冷水与表层水温差超过8°C。冬季东北季风,使南海表层水向陆架流动,海水在陆架堆积,从而阻止了南海次表层低温高盐水的爬升。
周文正于非南峰刁新源李昂
关键词:巽他陆架
1991/199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聚类分析被引量:13
1995年
本文报道了1991/1992年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调查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3门26属78种;其平均细胞丰度为120±174×105个/m3,密集区分布在62°S、78°~103°E,这一海域其细胞丰度在110×105~864×105个/m3之间。根据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百分比的聚类分析,测区浮游植物群落中可划分为四个聚合类群:菱形藻(Nitzschia)与赖氏针杆藻(Synedrareinboldi)、长环毛藻(Corethroncriophilum)与翼根管藻(Rhizosoleniaala-ta)和翼根管藻与赖氏针杆藻占优势的聚合类群及由海冰习性的菱形藻与近岸性角刺藻(Chaetoceros)占优势组成的中山站近岸单一生态类群。
朱根海宁修仁陈忠元刘子琳
关键词:聚类分析浮游植物藻类
海南岛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合及其气候环境意义被引量:18
2007年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岛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由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等组成,其含量分别为34.2%,27.3%,21.1%和17.4%。采用人工判别分区和Q型聚类分析分区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按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和分布水深,划分出3个粘土矿物组合区,各分区的矿物组合特点显示它们的赋存现状受控于各种粘土矿物本身的粒度、形态特征、水动力条件和水深等因素。在南海海域首次鉴别出有较高含量的伊-蒙混层矿物存在,根据前人对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和高岭石所指示气候条件的研究结果和本研究区内这些表层粘土矿物的含量、组合特征,判断海南岛及周边区域1 500 a以来一直处于比较温湿的气候环境。
吴敏李胜荣初凤友龙江平谭文化
关键词:粘土矿物Q型聚类分析古气候环境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合成孔径雷达内波参数提取新方法被引量:24
2007年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发展了合成孔径雷达内波参数提取的新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傅里叶变换不能提取非线性内波群各个孤立子波信息的问题。利用该方法对巴士海峡附近的一幅ERS-1 SAR内波图像进行了内波参数提取。希尔伯特-黄变换对内波剖面数据进行了尺度分解,根据归一化方差最大来提取内波分量。该方法具有自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内波平均波长与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提取得到的反映各个孤立子波信息的波形比小波分析的要清晰,提高了数据的质量。通过提取的内波信号,利用极值序列计算了剖面线前后段平均波长大小,消除了谱分析当中的180°模糊问题。计算了明暗点的间隔,反演得到各个孤立子波的半振幅宽度。利用CTD数据获得的跃层深度,反演前导波振幅,与验证算例结果在量级上一致。
甘锡林黄韦艮杨劲松周长宝史爱琴金为民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内波希尔伯特-黄变换经验模态分解
中太平洋海山演化史及与富钴结壳的关系被引量:11
2003年
中太平洋海山区是海山富钴结壳广泛分布的一个重点地区,目前我国正在该区进行富钴结壳资源调查,了解该区海山形成演化史对研究富钴结壳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有重要意义。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该区海山演化史进行了综述,并对海山与其上生长的富钴结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武光海周怀阳杨树锋陈汉林
关键词:富钴结壳中太平洋
西南印度洋中脊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正>全扩张速率小于20mm/yr的超慢速洋中脊占全球洋中脊的25%,主要包括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和北极大洋Gakkel Ridge。超慢速洋中脊由于在构造、岩浆和热液活动等方面的特点而被确定为新一类洋中脊,它们拥...
阮爱国李家彪牛雄伟吴振利丘学林赵明辉陈永顺
文献传递
共58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