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教育》编辑部

作品数:10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左秀芳那彦良张海涛宋国珍董志伟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教育
  • 2篇语文
  • 2篇散文
  • 2篇文教
  • 2篇鉴赏
  • 2篇教学
  • 1篇大学毕业
  • 1篇大学毕业生
  • 1篇大中专
  • 1篇大中专院校
  • 1篇德教
  • 1篇学生心理
  • 1篇学生心理学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意境
  • 1篇意境
  • 1篇语文教材
  • 1篇语文教学
  • 1篇院校
  • 1篇越位

机构

  • 8篇《河北教育》...
  • 1篇河北青年管理...
  • 1篇石家庄职业技...

作者

  • 2篇李见新
  • 2篇刘海清
  • 1篇李淑云
  • 1篇董志伟
  • 1篇苏艳霞
  • 1篇赵冬冬
  • 1篇刘海清
  • 1篇李淑云
  • 1篇刘海清

传媒

  • 3篇河南教育(高...
  • 2篇语文天地(初...
  • 1篇教育实践与研...
  • 1篇石家庄职业技...
  • 1篇湖南教育(上...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1
  • 1篇2000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散文教学漫谈被引量:2
2001年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在阅读教学中又占有很大比例.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重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的的剖析,轻审美和欣赏.本文试谈散文教学中从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品味.
李淑云刘海清
关键词:散文教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文学鉴赏能力教学模式
谈谈散文的鉴赏
2001年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更加突出了文学鉴赏的内容和要求。那么,做为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散文,又如何鉴赏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散文这种文体,取材广泛、形式灵活、手法丰富、风格多样,素有文学的“轻骑兵”和“突击队”之称,也给鉴赏方面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不便。
刘海清
关键词:语文教材
首届免费师范生“试水”师范生免费教育
2011年
2011年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一个群体注定引人注目,那就是2007年秋季入学的首届免费师范生。
李见新
关键词:师范生免费教育试水大学毕业生
郑州牧专“品德班”实验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省“职教攻坚计划”的深入推进,不少企业纷纷与各大中专院校合作开办“订单班”,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郑州牧专”)近年也开办了“金星班”“华兰班”等不少“订单班”,但是,2010年郑州牧专新开办的“订单班”——“天宇品德班”(以下简称“品德班”)却与以往开办的“订单班”不同,不是把技能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核心内容。
李见新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大中专院校职业教育
“我们一起打扫卫生”
2009年
那还是我当班主任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放学后,小东怯生生地来到我的办公室,流着眼泪,委屈地说:“秦老师,请帮我换一个座位吧,小强说我是乡下来的孩子,不愿意和我同桌。”
董志伟
关键词:学生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学
论平淡被引量:1
2000年
平淡是指以纯朴的语言和形式真实鲜明地表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中外文学家都极力追求文章的平淡。平淡有四点要义 :第一要真 ;第二要朴素 ;第三要勤于观察 ,精于构思 ;第四要看作者的个人气质。平淡是一种炉火纯青的审美境界 ,平淡不等于平常、平庸。我们主张平淡 。
李淑云刘海清
关键词:平淡艺术意境
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要到位,不越位、不缺位——“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观点综述
2011年
2011年2月25日,教育部发者人续梅表示,教育部对南方科技大学在教改方面的探索持支持态度.这也是南方科技大学在尚未得到招生权的情况下决定自主招生后,教育部首次就南方科技大学的问题作出的回应。续梅指出,2010年年底教育部专门下发了通知,同意南方科技大学进行筹建,希望他们明确定位和发展思路,
赵冬冬
关键词:省级政府缺位
对生命的思索和探求——余光中《天问》赏析
2008年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早已脍炙人口,他还有另一首《天问》诗(原诗附后),完全可以与《乡愁》媲美,现与读者一同赏读。这首诗借用了屈原《天问》的诗题,是抒写人生哲理之作。
苏艳霞刘海清
关键词:《天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