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化遗产》编辑部

作品数:22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南京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建筑
  • 4篇遗产
  • 3篇文化
  • 3篇非物质文化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文化遗产
  • 2篇文物
  • 2篇文物保护
  • 2篇龙母文化
  • 2篇建筑设计
  • 2篇建筑遗产
  • 1篇遗产保护与利...
  • 1篇粤港
  • 1篇粤港澳
  • 1篇运动会
  • 1篇中国传统建筑
  • 1篇中国建筑
  • 1篇中国现代建筑
  • 1篇设计草图
  • 1篇史记

机构

  • 11篇《文化遗产》...
  • 3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北京市人民政...
  • 1篇南京博物院

作者

  • 3篇蒋明智
  • 1篇金磊

传媒

  • 2篇民间文化论坛
  • 1篇建筑学报
  • 1篇瞭望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文化遗产
  • 1篇中国非物质文...
  • 1篇纪念《世界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悦城龙母文化的产业化之道被引量:4
2011年
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作的西江流域悦城龙母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过地方政府的着力打造,龙母文化业已成为粤港澳地区一块重要的旅游文化品牌,在旅游经营开发、规划设计、宣传营销和庙会经济等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它不仅促进了经济次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且提升了地方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对外文化的交流。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成功典范,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蒋明智
关键词:龙母文化文化产业旅游文化
为建筑文化留下“史记”的先贤
2013年
一位位先贤的辞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扼腕之痛,还有“精神怎样传承”的命题 2012年,同往年一样,有许多人物会被历史记住。在我笔下定格的2012年建筑文化人物堪称中国该领域的先贤,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都在这一年相继离我们而去。如果说一个人折射一个时代,那么他们所经历的私史为经、国史为纬、亲历为鉴的心路历程,就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史记”。
金磊
关键词:建筑文化史记文化人物辞世国史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被引量:2
2022年
文化遗产作为整体,其本体结构与物质结构和非物质结构三者相互依存,并作为开放性概念,被赋予立法保护的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存在形态,难以脱离文化遗产的本体而存在,其呈现出与本体共具的活态特性、与物质体系的同构共生以及与人的主客互动之本质。
王福州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者按
2014年
2014年4月5—6日,中国戏剧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2014年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江苏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戏曲学会联合主办,
关键词:编者戏曲
'设计'与'遗产'的跨界讨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设计的遗产'专辑述评
述评将梳理《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已发表的8辑“设计的遗产”的重点成果,述评将依次按门类展开,包括建筑、工业设计、室内设计、舞台设计。
冯娴
关键词:建筑设计文化遗产
奥运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论
的研究选取了往届(1972年后)部分夏季奥运会场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分析、现状描述,给出现代奥运会场馆开发与利用的一般模式,认为最有效的北京后奥运城市建设要抓住如下方面:关注重点领域即基于全球竞争与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
苗淼金磊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会建筑遗产文化保护资源利用
梁思成、林徽因建筑设计作品的最新发现——“国立北京大学孑民纪念堂等”设计草图被引量:2
2017年
梁思成先生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业,同时有着几乎贯穿一生的建筑设计经历。新近发现的梁思成、林徽因合作设计作品《国立北京大学孑民纪念堂·总办事处·大学博物馆》(1947年,未实现作品),试图舍弃传统装饰纹样图案,而能依然保持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韵味,其对传统的借鉴与承袭是隐性的、内在的,对于探索中国建筑文化之创新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张淼宁殷力欣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西方现代建筑中国现代建筑
20世纪建筑遗产评估标准的再研究--也议建筑遗产保护的批评之思
从研究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评估标准出发,分析借鉴多国建筑遗产的保护制度,针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认定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探讨了20世纪建筑遗产与一般古代建筑遗产不同的认定标准、保护原则及做法,尤其对比了在ICOMOS《...
金磊刘若梅李沉
关键词:建筑遗产文物保护
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地方社区的角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四十周年庆典
2012年恰逢《世界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诞生4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年初开始举办全世界范围内的盛大的庆典活动,希望借此使人们反思公约的未来、探讨公约的运作机制和它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的方法。地区主题性会议的议...
冯娴
关键词: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文物保护
文献传递
论龙母文化的发源地——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历史文献被引量:2
2010年
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源远流长的、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一种民间文化,其传承地在广东德庆悦城镇和广西藤县。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却出现了广西大明山是龙母文化发源地的论调。但是,无论是史籍记载的龙母传说,还是庙志记录的龙母庙重建和庙会历史,以及现实中龙母文化传承的规模和影响,都表明,广东德庆悦城镇才是龙母信仰的发源地。这一个案,对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如何认定某项有广泛共享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笔者认为,既要看有无历史上的文字记录材料,包括史书、地方志、笔记小说历朝敕封和牒文、庙志、诗文等,又要看有无相应的物质载体和仪式活动,只有从这三方面来审视其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和活态传承,才能对发源地作出合理判断。
蒋明智
关键词:龙母文化发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