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最高人民检察院

作品数:1,393 被引量:3,540H指数:26
相关作者:关福金王景琦林礼兴严庚申万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93篇期刊文章
  • 70篇会议论文
  • 5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04篇政治法律
  • 36篇医药卫生
  • 23篇经济管理
  • 17篇文化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社会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历史地理
  • 3篇军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42篇检察
  • 242篇诉讼
  • 233篇司法
  • 214篇犯罪
  • 209篇刑事
  • 186篇检察机关
  • 184篇检察院
  • 169篇人民检察
  • 169篇人民检察院
  • 157篇法律
  • 124篇公益诉讼
  • 123篇最高人民检察...
  • 112篇行政
  • 112篇检察工作
  • 106篇民事
  • 83篇法律监督
  • 81篇法治
  • 77篇检察监督
  • 75篇未成年
  • 71篇未成年人

机构

  • 1,369篇最高人民检察...
  • 110篇中华人民共和...
  • 46篇中国政法大学
  • 4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2篇国家检察官学...
  • 2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7篇北京市人民检...
  • 16篇清华大学
  • 13篇华东政法大学
  • 12篇北京大学
  • 12篇中国法学会
  • 11篇武汉大学
  • 1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0篇中国社会科学...
  • 10篇上海市人民检...
  • 9篇《人民检察》...
  • 9篇中共中央党校
  • 9篇四川省人民检...
  • 9篇北京市海淀区...
  • 8篇东南大学

作者

  • 9篇胡卫列
  • 8篇万春
  • 8篇高景峰
  • 7篇关福金
  • 7篇常林
  • 6篇陈国庆
  • 6篇史卫忠
  • 5篇李奋飞
  • 5篇李文峰
  • 5篇金鸿浩
  • 5篇朱孝清
  • 5篇单平基
  • 5篇郑新俭
  • 5篇张建伟
  • 5篇王宁敏
  • 5篇宋英辉
  • 5篇庄永廉
  • 4篇刘品新
  • 4篇张嘉军
  • 4篇刘辉

传媒

  • 637篇人民检察
  • 224篇中国检察官
  • 41篇国家检察官学...
  • 24篇中国刑事法杂...
  • 14篇中华人民共和...
  • 11篇青少年犯罪问...
  • 9篇检察风云
  • 9篇法学家
  • 8篇民主与法制
  • 8篇中国法医学杂...
  • 8篇方圆
  • 7篇政法论坛
  • 7篇证据科学
  • 6篇新华月报
  • 6篇法学杂志
  • 6篇中国司法鉴定
  • 5篇法医学杂志
  • 5篇河南社会科学
  • 5篇中国法律评论
  • 4篇法律与医学杂...

年份

  • 198篇2023
  • 217篇2022
  • 179篇2021
  • 107篇2020
  • 112篇2019
  • 57篇2018
  • 56篇2017
  • 66篇2016
  • 34篇2015
  • 29篇2014
  • 32篇2013
  • 29篇2012
  • 17篇2011
  • 16篇2010
  • 17篇2009
  • 14篇2008
  • 13篇2007
  • 18篇2006
  • 23篇2005
  • 7篇2004
1,3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保障检察权正确规范行使
2013年
以执法规范促进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树立法制权威。今年2月,高检院对《检察机关执法基本规范(2010年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制定印发了《检察机关执法基本规范(2013年版)》,使规范的内容更加科学、系统和全面,使执法办案流程进一步细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对于规范检察机关及广大检察人员的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了深入探讨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障检察权正确规范行使,本刊特邀专家学者进行研讨,敬请关注。
徐建波王晋王平谢鹏程喻建立
关键词:执法规范化法制权威执法办案检察人员
最高检:22年定点帮扶显成效
2017年
1995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最高检定点帮扶云南省西畴县;2015年,又承接了定点帮扶云南省富宁县的光荣任务。22年来,高检院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构建了“一把手”亲自抓、党组负总责、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厅级单位支持配合、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关键词:帮扶扶贫开发干部职工国务院党中央
新刑事诉讼法与职务犯罪侦查战略调整被引量:4
2012年
对于职务犯罪侦查来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一方面,侦查措施、强制措施、辩护制度、证据制度、执行制度及特殊程序等方面得到完善。另一方面,人权保障要求进一步提高,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要求更加突出,侦查工作面临侦查观念、侦查方式、侦查作风和侦查能力等方面的挑战。为适应刑事诉讼法修改新要求,应当加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全面的战略性调整,着力从推行法治化理念、协同化侦查、科技化办案、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评价上下工夫,推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新发展,确保取得新成效。
詹复亮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改职务犯罪侦查
新时代民事检察实现创新发展的路径——三十多年来民事检察工作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2020年
民事检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在民事诉讼领域的具体体现.自1988年以来,民事检察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的道路,为服务大局、保障民生,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民事检察工作与宪法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和新时代人民群众更高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对于新时代民事检察工作如何创新发展,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最高检”)党组旗帜鲜明地指出,刑事、民事、行政以及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并在内设机构改革过程中将原民事行政检察厅分设为民事检察厅和行政检察厅,不断充实民事检察力量.应当说,民事检察工作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契机.当此时机,笔者拟对民事检察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为新时代如何做强民事检察工作建言献策.
滕艳军
关键词:民事检察工作公益诉讼检察厅民事行政检察法律监督职能
与应激相关的杏仁核结构和功能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来自家庭、工作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有研究表明75%-90%的内科疾病都与应激有关。因此研究应激的机制及其相关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应激中,处于大脑拓扑结构学中心的杏仁核复合体因在情感、认知、记忆等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与应激反应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主要介绍了与应激相关的杏仁核结构和功能相关改变情况,并从基因表达、表观遗传修饰、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和细胞结构、水含量与脉管系统四个方面阐释了有关机制研究情况。最后,简要介绍了与应激及杏仁核相关的疾病。
李忠华高冲丛斌
关键词:应激杏仁核
舆论监督中媒体的不当行为被引量:3
2002年
最近,我听了北大法学院朱苏力老师的一个演讲,有这样一句话应引起我们警醒:“舆论界并不比司法界干净”。比如,我就听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的人说,检察机关在浙江刚刚抓了一家中央级电视台的记者,拿了人家的钱帮对方干预案件。还有,另一个中央级电视台的记者同类的案子,东城区法院也快要判决了。一家企业报的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说我不给你曝光了,你拿几万块钱,我给你宣传吧。企业给了这个记者几万。
赵志刚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企业报
从犯罪学透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理性被引量:5
2020年
坚持科学主义的犯罪学处于刑事法学的前置地位,能够为刑事政策、刑事立法以及司法改革提供客观参考。犯罪学研究应当深刻阐释未成年人特殊刑事政策的科学依据;更加凸显未成年人特别程序的独立价值;有力回应司法实践的热点问题,以科学精神和客观立场来增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的实践理性,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王广聪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犯罪学
检察公益诉讼"回头看"跟进监督典型案例解析
2022年
2022年3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办案全覆盖持续'回头看'”新闻发布会,发布检察公益诉讼“回头看”跟进监督典型案例。现就发布该批典型案例的背景、意义、特点和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等进行解读。
吕洪涛易小斌孙森森
关键词:最高人民检察院办案
民事复查制度实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023年
2021年《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在司法解释层面首次确立了民事复查制度。民事复查制度实行一年来,民事检察部门在办案中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有诸多不确定的实务问题。民事检察部门要遵循立法原意,准确理解民事复查制度中受案条件把握、审查与初核工作衔接、申请复查情形甄别、依职权复查程序启动、审查程序适用、结案处理方式、息诉息访等关键性内容,强化能动履职和协同履职,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民事复查工作高质量发展。
颜良伟徐燕
析贪污罪中的共同犯罪被引量:10
1997年
贪污罪中的共同犯罪,以犯罪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两个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和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两种情形。在第一种情形中,如果两个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上存在隶属关系,处于下属地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只要预见到上级命令的违法性,其贪污行为是在自由意思支配下实施的,即使是被上级胁迫而为,下级与上级便构成隶属关系的共同贪污犯罪;负有监督管理义务的上级国家工作人员对下属实施贪污行为是明知的,且放任该行为的发生,两者也构成共同贪污犯罪。在第二种情形中,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立共同贪污罪,关键是两者实施共同犯罪时是否利用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之便,非国家工作人员教唆、帮助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贪污犯罪的,两者构成共同贪污犯罪;国家工作人员教唆、帮助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侵占、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如果同时提供其职务之便,则两者构成共同贪污犯罪。
鲜铁可
关键词: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共同贪污犯罪共同实行犯间接正犯贪污行为
共1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