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孙慧莉张爱琴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误诊
  • 2篇动脉
  • 2篇血清
  • 2篇肿瘤
  • 2篇误诊分析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小儿
  • 2篇小儿先天性
  • 2篇免疫
  • 2篇囊肿
  • 2篇儿童
  • 2篇肺囊肿
  • 1篇蛋白
  • 1篇动脉瘤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心包
  • 1篇心包积液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冠状动脉

机构

  • 12篇西北民族大学
  • 3篇兰州市妇幼保...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汪玉堂
  • 3篇张宪云
  • 3篇韦祁山
  • 3篇莫惠新
  • 1篇冉宗礼
  • 1篇杨金福
  • 1篇肖应庆
  • 1篇顾玉东
  • 1篇王铁丹
  • 1篇张爱琴
  • 1篇景志敏
  • 1篇孙慧莉
  • 1篇张长青
  • 1篇霍绥梅
  • 1篇冯亚高

传媒

  • 4篇西北民族学院...
  • 2篇兰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年份

  • 5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瘤91例误诊原因探讨
1999年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可侵犯身体的不同部位。由于其病情进展缓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笔者收集误诊病例91例,对误诊类型和原因作一分析,以期从中吸取教训。
韦祁山汪玉堂
关键词:淋巴瘤误诊原因心包积液扁桃体炎浅表淋巴结椎间盘突出症
小儿先天性肺囊肺1例误诊分析
1999年
报道了1例11岁男性先天性肺囊肿,并对本病的误诊原因及易被误诊的病种作了分析和总结。
韦祁山汪玉堂
关键词:肺囊肿儿童先天性
驴心脏冠状动脉的测量与观察被引量:1
1996年
对22例驴心脏冠状动脉的始径,行程,支数,末径及末径中小动脉支数作了观测,观测了冠状动脉主要分布,分支级别,窦下室间支走向。驴心脏冠状动脉始径存在三种类型、左粗型占18%,右粗型占59%,均稀型占23%,左,在冠状动脉始径无显著性差异.
张幸福
关键词:心脏冠状动脉解剖学
胃癌AgNOR银胶染色的定量分析研究
1998年
胃癌AgNOR银胶染色的定量分析研究张宪云孙慧莉杨金福②西北民族学院医学系(兰州市730030)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与核糖体形成及蛋白质合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数量、大小、形态及分布反映了细胞的增殖活动[1]。国内外研究发现AgNOR...
张宪云孙慧莉杨金福
关键词:胃肿瘤AGNOR
胃肠道肿瘤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分析被引量:7
1999年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是由颌下腺、Brunner腺以及大肠潘氏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近年来EGF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认为EGF与癌基因的表达有关。目前,关于胃肠道肿瘤EGF受体研究较多,...
张宪云莫惠新杨金福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表皮生长因子血清放射免疫分析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gM、IgG、IgA测定的临床意义
1994年
一般认为血清IgM在急性肝炎(Acute HepetitisAH)中明显升高。IgG在慢性肝炎、肝硬化中明显升高,IgA在各型肝炎中无明显变化。本文60例急、慢性肝炎血清IgM、IgG、IgA测定结果与上述观点不完全一致,现报告如下:
黄玉仪张健雄张爱琴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
颌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病理分析
1997年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组织细胞增生症X三氏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仅影响骨骼系统,颌骨是好发部位。现报告5例,并复习文献。
霍绥梅张宪云
关键词:骨嗜酸性肉芽肿颌骨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1例误诊分析
1999年
报道了1例11岁男性先天性肺囊肿。
韦祁山汪玉堂华晓康
关键词:肺囊肿儿童先天性肺囊肿
吸毒人群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的测定
1993年
本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了吸毒成瘾病人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发现吸毒时间超过一年者中分子水平显著升高,提示毒品对人体毒害作用与体内中分子物质蓄积有关。
冉宗礼莫惠新王铁丹肖应庆
关键词:吸毒中分子物质蓄积
缺血预处理改善骨骼肌功能的研究
1997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法改善缺血骨骼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D大鼠12只,以右后肢为动物实验模型。分为缺血组(对照组,鼠6只),即缺血4小时后再灌注1小时的方法;缺血预处理组(实验组,鼠6只),缺血过程同对照组,但在缺血前预先经过2次缺血5分钟、再灌注10分钟的处理。实验时,分别于缺血前、缺血1、4小时及再灌注1小时时,测定两组实验侧肢体腓肠肌最大肌张力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分别测量血MDA、CPK及大鼠右后肢99mTc亚甲基二磷酸计数。结果:实验组最大肌张力的变化(缺血4小时、再灌注1小时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血MDA、CPK及肌肉99mTc亚甲基二磷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不仅能改善骨骼肌的缺血耐受性。
张长青顾玉东冯亚高惠晓冬景志敏
关键词:骨骼肌再灌注创伤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