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四医院

作品数:80 被引量:649H指数:13
相关作者:盛志勇耿丽华郭振荣杨红明朱兆明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烧伤
  • 7篇细胞
  • 7篇病人
  • 6篇创面
  • 6篇创伤
  • 5篇输液
  • 5篇缺血
  • 5篇过滤袋
  • 4篇袋式
  • 4篇伤病
  • 4篇烧伤病人
  • 4篇输液管
  • 4篇烫伤
  • 4篇截留
  • 3篇休克
  • 3篇严重烧伤
  • 3篇源性
  • 3篇深度烧伤
  • 3篇手术
  • 3篇烫伤大鼠

机构

  • 79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盛志勇
  • 10篇郭振荣
  • 6篇姚咏明
  • 5篇杨红明
  • 5篇于燕
  • 5篇韩宗林
  • 5篇王世岭
  • 5篇朱兆明
  • 4篇付小兵
  • 4篇高维谊
  • 4篇孙同柱
  • 4篇田惠民
  • 4篇柴家科
  • 4篇付小兵
  • 4篇吴志谷
  • 3篇施志国
  • 3篇贾晓明
  • 3篇祝小枫
  • 3篇梁延杰
  • 3篇陈文元

传媒

  • 15篇中华整形烧伤...
  • 12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护理研究
  • 2篇中华医院管理...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医学文选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0篇1994
  • 3篇1993
  • 9篇1992
  • 4篇1991
  • 5篇1990
  • 2篇1989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再灌流致骨骼肌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被引量:15
1998年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在正常、缺血以及缺血和再灌流骨骼肌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方法与定量PCR技术,观察bFGFmRNA在正常与创伤骨骼肌的定位特征与表达量的改变。结果在未缺血骨骼肌,bFGFmRNA染色为棕黑色,呈点状或点片状弥散分布于胞浆中,其阳性表达率为82%。在缺血以及缺血与再灌流损伤的骨骼肌,bFGFmRNA的分布方式没有改变,但其染色强度与密度却明显减弱,肌纤维bFGFmRNA阳性染色率分别为52%和22%。结论创伤导致骨骼肌内源性bFGFmRNA表达量减少,进而导致bFGF产生减少,是缺血与再灌流条件下骨骼肌中内源性bFGF含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付小兵杨银辉王亚平孙同柱蒋礼先盛志勇
关键词:肢体缺血再灌流损伤骨骼肌BFGF
己酮可可碱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 (PTX)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时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 ,将 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6只、脓毒症组 18只和PTX治疗组 18只。检测肺组织生物喋呤 (BH4 )合成限速酶 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Ⅰ (GTP CHI)、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mRNA的表达 ;同时测定肺组织BH4 、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变化。结果脓毒症早期给予PTX治疗可有效抑制腹腔感染后 2、8h肺组织TNF αmRNA表达和伤后 2hMPO活性 ;同时 ,治疗组 2h肺组织BH4 、NO含量及GTP CHImRNA、iNOS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应用PTX对脓毒症后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该效应与PTX抑制BH4 。
王丽芳姚咏明董宁于燕陆连荣李红云盛志勇
关键词:脓毒症腹腔己酮可可碱急性肺损伤
动态观察四种载体蛋白和补体含量探讨烧伤面积与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1990年
报告测定四组不同烧伤面积病人血清中四种载体蛋白及补体(C_3)的含量,并分析与不同烧伤面积、感染、败血症及死亡的关系。伤后早期前白蛋白、转铁蛋白、铜兰蛋白以及C_3四组间下降幅度有很大差异,4周时三、四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还持续处于低水平,铜兰蛋白和C_3继而升高。触珠蛋白伤后升高,4周时一、二组开始下降,三、四组仍维持较高水平。结果表明:载体蛋白和C_3的变化与烧伤面积、感染、死亡有密切的关系,观察有助于病情判断和预后分析。
周惠珍钟大光孙世荣
关键词:烧伤载体蛋白补体烧伤面积
护理服务成本核算研究体系的思路与模型被引量:10
2004年
对护理成本核算的现况与背景、护理成本核算的内容及意义、护理成本核算的思路进行了阐述。
宋雁宾吴雁鸣刘则扬程凌燕
关键词:护理服务
创(烧)伤后氧自由基的损伤
盛志勇郭振荣高维谊梁延杰杨红明
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创(烧)伤后氧自由基损伤作用的系列研究,共包括30篇论文,历经十三年,是创伤基础理论与临床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以创烧)伤为中心,氧自由基损伤过程为线索进行了多层次、跨学科、全方位的系列研究,在动物致伤手段...
关键词:
关键词:创伤烧伤氧自由基损伤
多功能组织细胞测氧器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电化学方法测定生物组织或细胞氧耗的装置。由于现有的测定装置功能单一,部分结构不合理以致操作不方便,测量数据准确性较差,故本发明将组织测氧室和细胞测氧室设计在一个装置上,并改进了细胞测氧室和传感器的结构。本...
吴志谷
文献传递
休克期切痂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能量消耗的影响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观察休克期切痂植皮对烧伤病人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对21例烧伤面积大于30%的深度烧伤病人,依休克期切痂与否分为休克期切痂植皮组(15例)和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6例),所有病人在治疗期间应用新型代谢车床旁动态监测病人静息能量消耗(REE)变化。结果休克期切痂植皮组和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病人在年龄结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首次切痂面积等方面基本一致(P>0.05),尽管两组病人REE均明显升高,2周时休克期切痂组为(311±15)J·h-1·m-2,非休克期切痂组为(345±16)J·h-1·m-2。但休克期切痂植皮组由于及时切痂植皮封闭创面,病人在伤后2周内REE明显低于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且休克期切痂植皮组病人在切痂前、切痂后REE均显著低于非休克期切痂组。结论严重深度烧伤病人休克期切痂植皮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的高代谢状态。
高建川柴家科郭振荣盛志勇
关键词:烧伤休克能量代谢切痂
氢氟酸烧伤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与炎症介质变化
2004年
目的 :为了了解氢氟酸烧伤后 ,机体内部过氧化损伤以及炎性介质变化。方法 :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氢氟酸烧伤组、汽油烧伤A组和B组、正常对照组。氢氟酸烧伤组致 2 %Ⅲ度烧伤。汽油烧伤A组与B组分别致 6 %TBSA及30 %TBSAⅢ度烧伤 ,伤后于 5h、 10h、 2 4h分批活杀。取血清以及肝细胞匀浆检测MDA、NO、TNF α、IL 1β及IL 6等指标。结果 :原始面积为 2 %TBSA的氢氟酸烧伤 ,在 12小时以内迅速扩展至 6 %TBSA。氢氟酸烧伤后 ,MDA、血清NO ,TNF α、IL 1β及IL 6水平显著高于同面积 6 %TBSA普通烧伤动物 ,而与 30 %TBSA普通烧伤组动物接近。 结论 :氢氟酸烧伤后 。
张正孟阮仕荣胡安军盛志勇王景明王友臣
关键词:氢氟酸烧伤过氧化损伤炎性介质
选择性肠道清洁法对重症烫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被引量:2
1994年
本实验采用大鼠40%Ⅲ°烫伤模型,初步观察了选择性肠道清洁法(SDD)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防治组动物门、体循环内毒素水平伤后均显著降低(P<0.05~0.01),各段肠腔内游离内毒素含量较烫伤对照组下降99.5%以上。且肠道细菌易位率致伤1~5天都明显减少,回肠粘膜二胺氧化酶活性逐渐恢复。防治组大鼠严重烫伤5天存活率提高26.7%(P<0.05)。本结果提示,该方法对于重症烫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显著防护效应,并能抑制肠道细菌的移居与减轻肠粘膜的进一步损害。因此,及早进行SDD可能有助于烧伤后肠源性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防治。
姚咏明于燕王亚平田惠民陆连荣于勇马诺山盛志勇
关键词:烫伤内毒素
TPN后休克致严重肠源性感染发生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研究采用五联悉生大鼠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和失血性休克造成创伤的实验模型,动态观察了不同时间标准TPN后增加休克造成肠缺血对肠屏障功能的叠加损伤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标难TPN损害肠屏障功能,TPN时间愈长,损害愈重;休克后严重感染的发生源于肠道,与先行TPN所致肠损伤密切相关,其程度随TPN时间延长而加重;全肠道微生态失调是感染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可在肠损伤早期降低,反映TPN后和创伤条件下肠损伤情况,血浆DAO与肠DAO活性改变显著相关。结果提示:长期标准TPN损伤肠屏障功能,降低机体应激能力,可引起创伤后肠屏障功能衰竭。血浆DAO活性测定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赵军黎沾良施志国祝小枫宋惠芳盛志勇
关键词:胃肠外高营养细菌感染肠粘膜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