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国画院

作品数:409 被引量:104H指数:4
相关作者:黄戈李玉田姜永安刘毅赵绪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7篇艺术
  • 35篇文化科学
  • 16篇历史地理
  • 15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9篇文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86篇艺术
  • 83篇国画
  • 62篇中国画
  • 50篇美术
  • 46篇山水
  • 41篇绘画
  • 37篇画家
  • 31篇山水画
  • 27篇画作
  • 26篇书画
  • 22篇文化
  • 20篇水墨
  • 20篇画派
  • 20篇画艺
  • 19篇笔墨
  • 17篇术家
  • 17篇写意
  • 15篇书法
  • 12篇审美
  • 11篇人物画

机构

  • 359篇江苏省国画院
  • 34篇江苏省美术家...
  • 32篇中国美术家协...
  • 23篇南京艺术学院
  • 17篇西安美术学院
  • 15篇中央文史研究...
  • 13篇东南大学
  • 13篇江苏省文化艺...
  • 12篇中国艺术研究...
  • 10篇南京师范大学
  • 9篇江苏省委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5篇江苏省书法家...
  • 4篇中国美协
  • 3篇江苏省文化厅
  • 3篇南京博物院
  • 3篇文化部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9篇萧平
  • 29篇周京新
  • 21篇黄戈
  • 16篇李玉田
  • 15篇李玉田
  • 9篇薛亮
  • 8篇姜永安
  • 8篇刘毅
  • 6篇喻慧
  • 5篇崔见
  • 5篇宋玉麟
  • 5篇刘筱
  • 5篇桑建国
  • 5篇王飏
  • 4篇吴冠南
  • 4篇管峻
  • 4篇李双阳
  • 4篇张卫
  • 3篇赵绪成
  • 3篇谈晟广

传媒

  • 38篇收藏与投资
  • 28篇艺术百家
  • 24篇书画艺术
  • 21篇美术
  • 21篇中国书画
  • 12篇书画世界
  • 10篇艺术沙龙
  • 10篇中华书画家
  • 9篇荣宝斋
  • 9篇美术观察
  • 9篇中国画画刊
  • 8篇新西部
  • 7篇南京艺术学院...
  • 7篇美与时代(美...
  • 6篇美术大观
  • 6篇明日风尚
  • 5篇艺术界
  • 4篇书法
  • 4篇西部学刊
  • 3篇中华儿女(海...

年份

  • 16篇2023
  • 13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28篇2019
  • 31篇2018
  • 24篇2017
  • 21篇2016
  • 17篇2015
  • 31篇2014
  • 13篇2013
  • 17篇2012
  • 17篇2011
  • 17篇2010
  • 28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1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4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宾虹136cm×68cm纸本墨笔2022年
2023年
《中国书画》创刊20周年寄语:《中国书画》杂志作为一本专注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期刊,其发表内容是经过专业编辑和评审团队把控的。杂志致力于呈现经典的书画作品,介绍著名艺术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推广当代书画艺术的创新实践。杂志的装顿也得到了广大艺术家的肯定,整个设计凸显内容,符合艺术家的期望。这几年我参与了杂志社组织的多个高规格展览,感受到了他们的学术性和专业性。近年来,阅读《中国书画》杂志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杂志不仅让我欣赏到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更让我看到了杂志自身不断的成长与进步,展现出它的价值与影响力。
刘佳
关键词:书画作品当代书画艺术作品
从树石法看自然形态到艺术形态的转化被引量:1
2016年
山水画对树木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对树木程式化的分类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树木品种有着不同的内在结构和造型方式,这些方式是笔墨对树木不同的“原生状态”所做的归纳与梳理。
刘明波
关键词:艺术形态自然形态中国山水画原生状态程式化
中国画创新杂谈
2016年
中国画的创新一直是美术界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当前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创新"。创新有两种含义:一是不断更新变化,二是要求新而美。如果创新仅仅是标奇立异,这样的"新"便流于怪诞,虽新而不美,因此新和美不能划等号。中国画也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要为适应社会的更高审美需要出新。
刘云
关键词:审美需要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故事艺术实践西方作家
王羲之笔墨体系的建立与传承
2016年
王羲之开创了"一拓直下"的笔法体系。王羲之的早期作品如《姨母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可以较清晰地看到王羲之早期书法与楼兰残纸的关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人常用的笔法,如"衅扭""裹束""绞转"等。在王羲之中期的书法创作中,真正形成了他自己的用笔特征—"切转"。"切转"是书写过程中出现的转笔偏锋,有一个逆势下切再转的动作,往往在偏侧的一刹那用力较猛,出现较为凌厉的棱角状。
李双阳
关键词:书法创作魏晋人帖学二王中国书法
吴冠南作品
2022年
吴冠南
杨耀宁【国画作品】
2016年
杨耀宁
周京新作品
2017年
周京新
关于款识题跋的讨论
2013年
随着水墨艺术与流行文化、抽象主义、表现主义、装置艺术的跨界互动越来越频繁,原本中国画重要组成部分的题跋则渐行渐远。诚然,一方面由于当代水墨与西方现代艺术在构图、造型和笔墨语言上的共通性,使其对题跋的要求越来越少;但另一方面,传统水墨并没有在题跋上表现出更多的优势,相反,许多画家不通诗词、不能书法,单纯注重笔墨技巧和画面语言的堆砌,已经在诗词题跋方面捉襟见肘。回顾中国古代美术史,尽管穷款、藏款现象不在少数,然而却有许多文采飞扬、书法功力深厚,并且与绘画相映成辉的的款识题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天,题跋究竟还是否能作为我们品评水墨画的一个标准?它在传统水墨画中又究竟应被赋予怎样的历史定位?我们又该如何思考题跋在未来传统中国画创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周京新
关键词:题跋款识传统中国画传统水墨画水墨艺术西方现代艺术
刘毅作品
2017年
刘毅
夜袭新丰车站(国画)
2018年
王野翔
关键词:车站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