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作品数:3,727 被引量:11,877H指数:28
相关作者:张理涛张智龙张峻岭刘华一何学志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19篇期刊文章
  • 506篇会议论文
  • 21篇科技成果
  • 12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3,531篇医药卫生
  • 25篇经济管理
  • 15篇文化科学
  • 11篇生物学
  • 7篇化学工程
  • 7篇机械工程
  • 7篇农业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哲学宗教
  • 5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5篇理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55篇中医
  • 270篇中医药
  • 268篇疗效
  • 227篇糖尿
  • 227篇糖尿病
  • 203篇慢性
  • 191篇中药
  • 181篇护理
  • 176篇细胞
  • 161篇中西医
  • 159篇皮肤
  • 158篇活血
  • 154篇针刺
  • 147篇中西医结合
  • 145篇药疗
  • 145篇疗效观察
  • 144篇药疗法
  • 141篇银屑
  • 141篇银屑病
  • 139篇医药疗法

机构

  • 3,659篇天津市中医药...
  • 1,083篇天津中医药大...
  • 119篇天津医科大学
  • 47篇天津医科大学...
  • 46篇天津市人民医...
  • 45篇天津市第一中...
  • 44篇天津市南开医...
  • 27篇北京中医药大...
  • 26篇北京中医药大...
  • 25篇天津市北辰中...
  • 21篇天津市中医药...
  • 19篇天津医院
  • 16篇天津市和平区...
  • 13篇天津医学高等...
  • 13篇天津市医药科...
  • 1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1篇天津市公安医...
  • 10篇天津市第四中...
  • 9篇山东中医药大...
  • 9篇天津中医学院

作者

  • 144篇张理涛
  • 143篇刘华一
  • 142篇张智龙
  • 106篇张峻岭
  • 87篇王秀娟
  • 81篇陈宏
  • 63篇王红梅
  • 61篇张宇
  • 60篇聂振华
  • 55篇孔祥君
  • 52篇樊瑞红
  • 51篇顾安康
  • 48篇吉学群
  • 48篇张宗礼
  • 47篇李桂珍
  • 44篇杨元庆
  • 40篇阚建英
  • 38篇赵俊芳
  • 37篇赵艳霞
  • 37篇徐英

传媒

  • 281篇中国中西医结...
  • 208篇内蒙古中医药
  • 152篇天津中医药
  • 137篇湖南中医杂志
  • 82篇中国皮肤性病...
  • 76篇辽宁中医杂志
  • 74篇山西中医
  • 62篇陕西中医
  • 61篇中国城乡企业...
  • 47篇四川中医
  • 47篇天津药学
  • 44篇临床皮肤科杂...
  • 42篇河南中医
  • 38篇医疗装备
  • 37篇光明中医
  • 36篇中医外治杂志
  • 36篇新中医
  • 35篇吉林中医药
  • 35篇继续医学教育
  • 32篇天津护理

年份

  • 10篇2024
  • 211篇2023
  • 250篇2022
  • 248篇2021
  • 228篇2020
  • 290篇2019
  • 269篇2018
  • 273篇2017
  • 261篇2016
  • 242篇2015
  • 247篇2014
  • 286篇2013
  • 153篇2012
  • 186篇2011
  • 117篇2010
  • 57篇2009
  • 45篇2008
  • 53篇2007
  • 24篇2006
  • 28篇2005
3,7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2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8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将常规护理方法应用在对照组中,将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模式应用在观察组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98.15%,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15%,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患者实行临床护理时,给予其健康教育路径,不但能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良好,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常辑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脑卒中健康知识护理满意度
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临床经验采撷
年来北京市的透析登记资料显示,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也已经是高血压导致终末期肾病的第三位病因。笔者有幸师从张宗礼教授,张老师认为在长期的中医肾病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肾脏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肾虚和血瘀的表现,认为“肾虚必兼血瘀...
张兴坤张宗礼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高血压中医辨证
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剖宫产母婴血药浓度比及影响因素观察
我国剖宫产以区域麻醉为主,特别近几年CSE的应用更是如此。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用药量少等优点,广泛用于剖宫产。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比,具有运动阻滞轻、心肌毒性低等优点,...
关键词:
关键词: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剖宫产母婴
眼病从脾胃论治一得
笔者通过病案,将自己临床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眼病的点滴经验介绍给读者,说明损伤脾骨,引发脏腑功能失调而致各种眼病可以健脾养办法治愈.
邢桂霞
关键词:眼疾病中医药疗法脾胃论治
文献传递
现代医学治疗斑秃的研究概况
2022年
斑秃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非瘢痕性脱发,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斑块状脱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可伴有其他部位的毛发脱落,多不伴自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全秃及普秃。斑秃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多认为其发生与免疫相关。斑秃属于损容性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但是目前没有完美的的治疗方案,其预后难以预测,容易复发,治疗前需与患者沟通好。本文从系统性用药、局部给药以及物理治疗等方面对西医治疗斑秃进行简要概述。
刘黎明闫学文
关键词:局部给药物理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冬病夏治法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哮喘患者分别连续三年夏季三伏第一天给予穴位贴敷,观察冬季(11月至次年1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并与头年同月比较。结果:连续3年冬季发病次数与既往同月相比降低,第1年发病次数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年与第1年发病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周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穴位敷贴冬病夏治
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196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分析196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病因及1%吡美莫司乳膏的疗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记录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1%吡美莫司乳膏外涂,每日2次,同时给予氯雷他定(开瑞坦)1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仅给予开瑞坦1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96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中,男女比为1:4.43,临床分型以面部中央型最为常见(52.55%),在外用的糖皮质激素中,以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最多(39.29%)且多数为患者自行购买。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6.21%)高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8,P<0.01)。结论: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是由于患者缺乏对糖皮质激素制剂正确使用的知识,导致滥用或误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所致。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谢艳秋聂振华刘栋冯文利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吡美莫司
7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7
2015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每年在700万以上,而死亡约500万人,并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人们往往将恶性肿瘤与"逐渐走向死亡"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情绪反应更为复杂、强烈,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内经·素问》中提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赵春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一般护理情志护理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被引量:2
2015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肾脏是最常受累的重要器官,在我国肾活检病例中占继发性肾脏病的首位,狼疮性肾炎(LN)也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张兴坤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中医药疗法学术性
结构脂肪乳剂对大面积褥疮早期治疗氮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结构脂肪乳剂(STG)和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对大面积褥疮患者氮平衡的影响。方法:将大面积褥疮患者24例随机分为STG组和MCT/LCT组各12例,于住院后第3日开始接受5 d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STG组使用结构脂肪乳剂,MCT/LCT组使用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氮平衡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均存在明显的负氮平衡,从治疗后第2日起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氮平衡明显改善,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比较,从治疗后第3日起,具有显著差异,STG组积氮平衡值明显高于MCT/LCT组。结论:STG和MCT/LCT均对改善氮平衡有益,结构脂肪乳具有更好的节氮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大面积褥疮患者的蛋白质代谢,有利于大面积褥疮患者更快地恢复。
郝文立
关键词:结构脂肪乳氮平衡蛋白质代谢褥疮
共36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