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丰源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作品数:128 被引量:400H指数:10
- 相关作者:周连兄李丹雄梁丽壮胡雪祝小明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浑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土壤优先流特征被引量:20
- 2019年
- 以浑河源头4种类型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染色示踪和室内理化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不同水源涵养林土壤优先流的形态特征与变化规律,揭示浑河源头水源涵养林保护和治理过程中优先流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个样地土壤优先流的入渗深度范围为30~38cm,且其深浅与根系的根长密度关系密切;0—10cm土层的土壤优先流染色面积比依次为82.41%,75.44%,91.03%,79.82%,土壤优先流染色面积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个样地上层土壤显著大于下层土壤染色面积比;土壤优先流染色面积比与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总根长密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均影响着优先流的发生程度,并且得到土壤优先流染色面积比与其影响指标的多元函数关系;根据各主成分得分及其权重,得到水源涵养林土壤优先流特征综合得分为混交林地(3.134)>落叶松(1.660)>采伐迹地(-1.946)>红松(-2.847)。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浑河源头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水文过程及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吕刚金兆梁凌帅李叶鑫翟景轩王韫策郑洋杜昕鹏董亮
- 关键词:水源涵养林染色深度根长密度
- 张北防护林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 2020年
- 研究张北防护林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林分密度的响应,对我国三北防护林的抚育、营建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实地调查了张北防护林的草本植物群落平均高度、盖度、生物量、群落物种数以及林分密度,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拟合曲线分析,探究张北防护林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张北防护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平均高度、盖度、生物量及群落物种数量在各样地内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草本植物群落生物量变异系数最大,变化范围为3.03~103.1 g,草本植物群落物种数变异系数最小,变化范围为6~15;草本植物群落平均高度、草本植物群落盖度及草本植物群落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升高均呈先增后减趋势,草本植物群落平均高度的最适林分密度范围为1 100~2 200 n/hm^2,草本植物群落盖度的最适林分密度范围为800~1 800 n/hm^2,草本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最适林分密度范围为1 500~2 400 n/hm^2;草本植物群落物种数随林分密度升高呈逐渐降低趋势,草本植物群落物种数的最适林分密度范围为500~1 200 n/hm^2;综上考虑张北防护林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张北地区防护林最适林分密度应该在800~2 000 n/hm^2之间。适当调控林分密度,有利于提高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生物量及物种数,将有利于张北防护林的更好经营和抚育。
- 侯巍胡雪朱媛君梁丽壮
- 关键词:林分密度群落特征人工林经营
- 银川市浅层表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 2024年
- 为全面掌握我国西北地区城市表土重金属污染状况,以银川市浅层表土(0~2cm)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常见土壤重金属含量(Cd、Cr、Cu、Ni、Pb和Zn),对表土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与污染溯源.首先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应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重金属污染源.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北地区多个重点城市表土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文献分析,探讨西北地区城市表土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银川市浅层表土中Ni和Cr含量低,Cu、Pb和Zn存在不同程度累积趋势,Cd存在明显富集.Cr、Ni的平均含量低于宁夏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0.95倍和0.73倍.Cd、Cu、Pb和Zn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宁夏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70倍、1.00倍、1.08倍、1.09倍.单因子污染程度为Cd>Zn>Pb>Cu>Cr>Ni,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为轻度污染水平.单项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Cd、Cr、Cu、Ni、Pb和Zn具有轻微生态风险,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为轻微生态风险.银川市浅层表土中Cr、Ni多为自然来源,Cd、Cu、Pb、Zn主要为交通和农业污染,此外Cd同时受工业污染影响.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壤重金属均存在一定的富集,但累积程度整体不高,交通源、工业源和自然源为主要来源.我国西北地区土壤中Cd污染严重,在工、农、交通发展中值得进一步关注.
- 赖涓涓杨德钰刘亮马璠王彦瑜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源解析
- 北京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的季节动态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碳水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有重大影响,然而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能量交换过程的了解仍很有限,本文在北方城市森林开展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机理研究,对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林水分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涡度协方差观测法,探讨了2018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各表面能量组分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以及控制能量分配的主要生物物理因子。【结果】全年日均净辐射通量(Rn)为133 W/m2,日均感热通量(H)为23.6 W/m2,日均潜热通量(LE)为26.9 W/m2。波文比(β=H/LE)为0.88。在非生长季,感热通量大于潜热通量,在生长季开始,潜热通量逐渐超过感热通量,占据主导地位。Priestley-Taylor系数(α系数)、冠层导度(gs)和解耦系数(Ω)都与土壤含水量(VWC)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正相关的关系,与饱和水汽压差(VPD)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β与VWC、VPD和NDVI都呈现负相关的关系。VWC和VPD通过影响冠层导度,控制潜热通量及能量分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条件能显著降低生态系统冠层导度,从而降低潜热通量,影响能量分配。此外,为提高潜热通量比例,最大化城市绿地的降温功能及其价值,在冠层构建期和生长季干旱期进行一定程度的灌溉是一项合理的用水管理措施。
- 崔万晶侯巍杨睿智赵云杰
- 关键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干旱
- 狼窝沟小流域废弃煤窑生态修复技术初探
- 2007年
- 针对狼窝沟小流域山坡面积大、山高、坡陡和煤窑废弃后煤炭乱挖滥采现象仍较严重等状况,采取整地并客土、完善排水系统、工程和植被护坡、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措施,以达到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当地群众收入的目的,为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张春霞赵方莹赵廷宁周心澄
- 关键词:排水护坡植被恢复
- 108国道门头沟段微立地植物分布特征及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被引量:4
- 2006年
- 为使边坡绿化工程能够形成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且稳定的植物群落,采用样地法对108国道门头沟段边坡微立地自然恢复植物分布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筛选出与边坡环境类似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12种,并提出2种植物配置模式,为同类型区边坡绿化的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 李一为田佳赵方莹李高扬赵廷宁
- 关键词:边坡绿化植物配置
- 雪道融雪的水土流失测量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雪道融雪的水土流失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径流小区、多个导流管、多个集流桶和激光测距仪;径流小区包括多个挡板和多个连接件;多个挡板竖直放置,通过连接件首尾相连形成闭合区域;闭合区域用于铺设或合围多层岩土层和积雪...
- 杨建英贾立海梁德栋史常青倪广勇赵廷宁侯克赵云杰闫继斌孙永康赵玉根罗广田王亚欣张冬阳
- 文献传递
- 采石场废弃地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类型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对门头沟区采石场废弃地自然恢复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并结合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研究了该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将42个样方划分为9个群落类型。结合采石场自然恢复年限,将不同群落类型划分为不同的演替阶段,分别为草丛群落阶段、草丛群落向灌丛群落过渡阶段、灌丛群落阶段。在废弃地植物群落形成与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之增加,但其分布的均匀程度先增加后减小。这些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自我修复在实践上是可行的,但要对规划和布局等提供更多依据,仍需深入研究。
- 赵方莹程小琴
- 关键词:TWINSPAN分类物种多样性
- 狼窝沟小流域废弃煤窑生态修复技术初探
- 2007年
- 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狼窝沟小流域山坡面积大、山高、坡陡和煤窑废弃后煤炭乱挖滥采现象仍较严重等状况,采取整地并客土、完善排水系统、工程和植被护坡、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措施,以达到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当地群众收入的目的,为小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张春霞赵方莹赵廷宁周心澄
- 关键词:生态修复
- 清水河县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分布特征
- 2024年
-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森林碳汇在全球碳循环与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以清水河县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样地调查和室内实验结果为基础,通过生物量转换和拓展方法,估算区域生物量,并结合GIS森林矢量数据,比较分析其森林碳储量、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清水河县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328.80Wt、碳密度49.19t/hm^(2)。其中,人工灌木林、人工阔叶林、人工针叶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其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83.8%。2)碳密度和碳储量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枯落物层。3)乔木林碳密度主要集中海拔1501-1600m区间,灌木林主要集中在海拔1101-1500m区间。4)斜坡在碳储量贡献较大,平坡其次,急坡、险坡碳储量分布不足0.1%。5)阴坡、半阴坡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向,天然灌木林阳坡、半阳坡碳密度较高于其他坡向。
- 田震高凡赛硕杨之恒丁国栋
- 关键词: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