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年鉴》
- 作品数:36 被引量:36H指数:3
- 相关作者:方亚光陈仁礼韩鑫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克服年鉴编纂工作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 1997年
- 一、年鉴编纂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一)将年鉴编纂工作当作行政事务工作来对待。目前,在有些地方对年鉴的性质、功能、作用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编年鉴只是把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稿件搜集上来,汇集成书,没有什么复杂,更谈不上有什么学问;稍有文字功底的人都可胜任。因此,在人员配备上,忽略专业人员的选送。
- 方亚光
- 关键词:年鉴编纂编辑出版地方志方志编纂
- 创新年鉴编纂工作之我见被引量:1
- 2014年
- 年鉴创新已成为年鉴界探讨的热点,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的今天,年鉴编纂究竟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并进行创新,本文从框架结构设计、年鉴附属内容、突出可读性、文风文体等方面对年鉴创新问题进行讨论。
- 李赛
- 论年鉴工作的“多快好省”与编辑人员的“勤细博精”
- 2000年
- 年鉴编辑出版工作乍看起来比较单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得十分繁杂。根据数年来的编辑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年鉴编辑出版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刊物和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时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运作特点可慨括为“多快好省”四字。作为年鉴的编辑人员要做好这一系统工作,并“
- 方亚光
- 关键词:年鉴编辑出版
- 省级综合年鉴的读者定位
- 2002年
- 据说现在全国有一千几百种年鉴,综合类就有中央级的,省级的,地市级的,县级的,还有专业年鉴、行业年鉴等。那么多年鉴大家都想拓宽读者层面,都想让各自年鉴“飞入寻常百姓家”。若果真如此,“百姓家”
- 韩文海
- 关键词:年鉴编纂出版
- 谈年鉴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 2001年
- 1999年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年鉴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上,本人曾就年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发表了浅见,认为“质量与效益是年鉴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离开质量,年鉴无法生存;不讲效益,年鉴难以发展。因此,我们在年鉴工作中要把质量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质量与效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方亚光
- 关键词:外部环境政府支持促销工作
- 关于年鉴框架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 2002年
- 一、框架结构设计是年鉴编纂中的奠基性工作 年鉴编纂的整个流程可分为框架结构设计、组稿、编审校对、印刷出版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必不可少。但如果仔细剖析每一个环节,不难发现框架结构设计则是整个年鉴编纂流程中的奠基性工作。
- 方亚光
- 谈谈年鉴的出版属性与质量评估
- 2000年
- 我国年鉴事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优势,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年鉴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出版空间的相对狭小,形成了目前年鉴出版的两种模式:即用标准书号以图书形式出版和用刊号以期刊形式出版。
- 方亚光
- 关键词:年鉴出版
- 略述年鉴编纂出版在江苏的复苏与发展
- 2009年
- 方亚光
-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年鉴编纂工作美术馆
- 从编校实践看年鉴人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 2004年
- 编辑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编辑人员的政治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从事年鉴工作的同志尽管肩负着多层工作与责任,但其工作重点是编辑。
- 方亚光
- 关键词:出版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
- 谈谈年鉴的创新与个性化发展被引量:1
- 2003年
- 认为年鉴的创新,只是就年鉴的内容与形式而言,不是改变年鉴的性质与功能;年鉴创新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年鉴创新的根本是走个性化之路。
- 方亚光
-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年鉴编纂出版编排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