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5,200 被引量:16,175H指数:40
相关作者:郇庆治宇文利程美东沙健孙孙代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69篇期刊文章
  • 10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92篇政治法律
  • 1,328篇哲学宗教
  • 971篇经济管理
  • 864篇文化科学
  • 204篇历史地理
  • 153篇社会学
  • 1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文学
  • 20篇自然科学总论
  • 14篇医药卫生
  • 10篇军事
  • 7篇农业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语言文字
  • 4篇艺术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501篇主义
  • 748篇社会主义
  • 598篇马克思主义
  • 558篇政治
  • 417篇教育
  • 357篇共产党
  • 315篇思想政治
  • 308篇国共
  • 304篇社会
  • 300篇中国共产党
  • 282篇文化
  • 255篇特色社会主义
  • 252篇哲学
  • 233篇中国特色社会...
  • 212篇治教
  • 211篇政治教育
  • 209篇思想政治教育
  • 208篇生态
  • 183篇毛泽东
  • 153篇民主

机构

  • 4,975篇北京大学
  • 7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8篇中华人民共和...
  • 27篇清华大学
  • 27篇中共中央党校
  • 25篇山东大学
  • 2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1篇武汉大学
  • 21篇石河子大学
  • 19篇南开大学
  • 17篇首都师范大学
  • 14篇北京工商大学
  • 14篇中央财经大学
  • 12篇教育部
  • 12篇柏林自由大学
  • 1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1篇湘潭大学
  • 1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0篇对外经济贸易...

作者

  • 183篇郇庆治
  • 149篇宇文利
  • 132篇宋一
  • 103篇程美东
  • 96篇孙代尧
  • 92篇陈占安
  • 87篇仝华
  • 78篇孙熙国
  • 76篇郭建宁
  • 71篇孙蚌珠
  • 65篇魏波
  • 61篇梁柱
  • 61篇王久高
  • 51篇沙健孙
  • 47篇刘军
  • 45篇康沛竹
  • 43篇林锋
  • 42篇白雪秋
  • 41篇王在全
  • 41篇杨枝煌

传媒

  • 228篇思想理论教育...
  • 123篇人民论坛
  • 100篇北京大学学报...
  • 95篇思想教育研究
  • 76篇中国特色社会...
  • 63篇学校党建与思...
  • 62篇前线
  • 58篇马克思主义与...
  • 56篇高校理论战线
  • 55篇理论月刊
  • 51篇理论学刊
  • 51篇教学与研究
  • 49篇马克思主义理...
  • 48篇国外理论动态
  • 46篇马克思主义研...
  • 43篇理论视野
  • 43篇鄱阳湖学刊
  • 39篇当代世界与社...
  • 38篇毛泽东邓小平...
  • 30篇经济研究参考

年份

  • 11篇2024
  • 285篇2023
  • 356篇2022
  • 410篇2021
  • 321篇2020
  • 246篇2019
  • 235篇2018
  • 220篇2017
  • 210篇2016
  • 235篇2015
  • 257篇2014
  • 201篇2013
  • 208篇2012
  • 211篇2011
  • 167篇2010
  • 200篇2009
  • 231篇2008
  • 166篇2007
  • 123篇2006
  • 124篇2005
5,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增进人民福祉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价值高度被引量:8
2013年
公平已经提到了改革的价值高度。系统部署的各领域改革举措无一例外地都在向着"公平"
白雪秋
中国认识、处理中西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与逻辑被引量:1
2007年
中国认识、处理中西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下述这样四个阶段:一是认为中华以外均不学无术的“蛮、夷、戎、狄”,他们无任何值得我们吸取的东西可言的阶段;接着是认为西方的坚船利炮乃“法、术、艺,不足以言学”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借法自强”、搞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工业,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展经济的方法;第三阶段是认为西方文化也是一种学问—“西学”,不过它仍不能与中国文化相提并论,只是一种次要的学问,而且就是这些学问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这就是所谓的“西学中源论”。与此相对应的社会运动是想改变社会制度,先是搞“戊戌变法”,想引进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然后想搞“民主共和制”;第四阶段是把西方文化称作“新学”,与此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旧学”,于是出现了“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必须改变其社会文化土壤,“全盘西化”。开始是全盘“法兰西化”,接着是“全盘俄罗斯化”。苏联解体、东欧易帜后,这些国家都放弃了“俄罗斯文明”,重新回归“西方文明”,经过七八十年的重大曲折,对照苏、东易帜后又开始迅速恢复、发展,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也感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还是要好好学习“西方文明”,来加速自己的现代化进程。
易杰雄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关于国有企业购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1998年
孙蚌珠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购并资产重组
对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普世价值的思考被引量:4
2009年
价值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对价值要做具体分析。不同的价值形成不同的价值体系,因为不同价值体系的存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事实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各种价值体系的提升。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考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关系国家的命运和未来,关系中华民族的福祉,决不可掉以轻心。对于普世价值要做层次性的分析,然后才能搞清楚什么层次的普世价值我们是可以也应该接受的,什么样的普世价值是我们应予以拒绝和批判的。作这样的区分,才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李士坤
关键词: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世价值
农村宗教和民间信仰盛行与村级党组织建设探析——以安徽H县G镇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农村宗教与民间信仰呈现盛行之势,这是由历史根源、经济根源、社会根源以及村级组织不作为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宗教、民间信仰盛行使得村级党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困难加大,助长了农村宗族家族势力的发展,直接损害了党组织的形象和权威。必须正确认识宗教和民间信仰及其发展趋势,以疏导为主,抛弃监管思想,加强与广大信徒的沟通;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宗教和民间信仰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大力提高乡镇村级党组织引导、驾驭宗教组织、民族组织和民间组织的执政能力;加强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党员干部自律要求;努力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场所。
王久高
关键词:农村宗教民间信仰村级党组织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制度保证
2019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的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要部署,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制度保证。
孙来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根基伟大复兴人口大国
阿尔都塞后期作品中马基雅维利之理论意象及解读逻辑
2019年
阿尔都塞后期文本重点从马基雅维利入手寻找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前提",其认为"政治难题"是解读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重心,阐述了关联质料与形式的"政治难题"的创制方法,并从文本干预、政治理论干预两方面入手,阐发创制的"政治难题"对国家持久这一目的性的规定,以及对分别作为质料和形式的主体--人民和君主的同一,体现出对激进革命的建构和期待。这并非无主体性的解读,而是对其逻辑再建构的尝试,实际上可以观照阿尔都塞自身的思想理路和现实实践,但根本上仍存在缺少历史维度和完善的唯物辩证法的局限。
张蓝天
关键词:阿尔都塞马基雅维利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贡献--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被引量:7
2020年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事业,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严整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实践性、扩大马克思主义历史影响的世界性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多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揭开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波澜壮阔的精彩序幕。
孙来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历史贡献
组织调适:延安时期党的一元化领导的确立
2022年
一元化领导是延安时期中共组织调适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源于中共面临的诸多组织困境,包括外部资源吸取困难、内部组织协调问题频发、党内思想统一亟需实现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中共通过优化组织机构设置、调整党政军民关系、统一党内外思想,逐步确立了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而这一体制一经确立,便帮助中共克服了当时的党内危机,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组织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郭文杰黄博一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元化领导
大革命时期中共高校党建的背景分析——以学生加入政党问题为中心的考察
2023年
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国民党和青年党,与反对学生参政的各方势力展开了一场关于学生加入政党问题的争论。争论围绕“学生能否参与政治”“参政是否必须入党”“入什么党”等话题逐层递进,形成学生加入政党的时代潮流。学生们因认识相异而加入了不同的政党,但学生加入政党问题却远未结束。学生群体不仅因加入不同政党而产生分化,而且在“多党竞革”中进行参加政党的再选择。这也构成了大革命时期中共高校党建的复杂背景,揭示出革命年代高校党建的特殊逻辑。
杨弟福
关键词:大革命中国共产党高校党建
共49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