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

作品数:958 被引量:4,023H指数:27
相关作者:刘志民蔡志基时杰郑继旺鲍彦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宁波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4篇期刊文章
  • 312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1篇医药卫生
  • 18篇政治法律
  • 16篇哲学宗教
  • 9篇经济管理
  • 9篇文化科学
  • 8篇社会学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191篇药物
  • 126篇成瘾
  • 116篇药物滥用
  • 82篇药物依赖
  • 76篇抑郁
  • 70篇苯丙胺
  • 70篇丙胺
  • 64篇海洛因
  • 48篇甲基苯丙胺
  • 47篇吗啡
  • 46篇应激
  • 45篇药物成瘾
  • 45篇药物依赖性
  • 43篇戒断
  • 42篇小鼠
  • 42篇流行病
  • 42篇流行病学
  • 39篇蛋白
  • 38篇依赖者
  • 36篇症状

机构

  • 953篇北京大学
  • 153篇北京大学第六...
  • 23篇北京回龙观医...
  • 1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北京大学第三...
  • 1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1篇中南大学湘雅...
  • 8篇北京大学深圳...
  • 7篇宁波大学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北京市公安局
  • 7篇珠海瑞桦戒毒...
  • 6篇上海市精神卫...
  • 6篇武汉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77篇刘志民
  • 146篇陆林
  • 110篇时杰
  • 83篇梁建辉
  • 79篇连智
  • 75篇鲍彦平
  • 73篇邓艳萍
  • 50篇郑继旺
  • 48篇徐国柱
  • 47篇李素霞
  • 45篇赵成正
  • 36篇朱维莉
  • 35篇翟海峰
  • 33篇赵苳
  • 33篇孙莉
  • 33篇曹家琪
  • 32篇刘锐克
  • 32篇张开镐
  • 29篇薛言学
  • 28篇吕宪祥

传媒

  • 377篇中国药物依赖...
  • 52篇中国药物滥用...
  • 18篇药物不良反应...
  • 16篇第七届全国药...
  • 16篇第十三届全国...
  • 15篇中国新药杂志
  • 11篇中国药理学通...
  • 9篇第十届全国药...
  • 8篇中国临床药理...
  • 8篇北京大学学报...
  • 8篇中国药理通讯
  • 7篇中国药理学与...
  • 7篇中国药理学会...
  • 7篇中国药理学会...
  • 5篇中华精神科杂...
  • 5篇药物流行病学...
  • 5篇中国心理卫生...
  • 5篇第十五届中国...
  • 4篇系统科学与数...
  • 4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19篇2022
  • 17篇2021
  • 17篇2020
  • 18篇2019
  • 48篇2018
  • 40篇2017
  • 86篇2016
  • 43篇2015
  • 50篇2014
  • 25篇2013
  • 35篇2012
  • 25篇2011
  • 40篇2010
  • 45篇2009
  • 88篇2008
  • 41篇2007
  • 30篇2006
  • 43篇2005
9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国五个重点地区阿片类物质依赖复发情况调查
<正>目的:在全国五个药物依赖重点地区开展阿片类物质依赖复发情况的调查,旨在了解阿片类物质依赖人群经过戒毒治疗后发生复发的一般情况和导致复发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药物依赖复发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唐艳孙桂宽鲍彦平刘志民
关键词:复发问卷编制
文献传递
海洛因成瘾者脑白质结构网络分析
目的:神经认知损害是海洛因成瘾者的主要特征和复吸的主要原因,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海洛因成瘾者的脑功能网络连接存在显著异常。本研究探索了海洛因成瘾者脑功能网络异常及神经认知损害的结构网络基础。
孙艳王贵彬林起湘贺永陆林舒妮孟适秋王君时杰
关键词:海洛因成瘾弥散张量成像脑白质
胶质细胞-神经元的乳酸转运在可卡因潜伏心理渴求中的作用
目的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疾病,其中最关键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药物戒断后的心理渴求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复吸行为。近年来,已有研究发现药物成瘾存在潜伏现象,即线索诱导的药物相关心理渴求会随着戒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种...
梁洁陈曼丽陆林时杰
关键词:乳酸可卡因突触可塑性
成瘾严重程度指数量表第五版的汉化和评价及其在成瘾状况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评价《成瘾严重程度指数量表》第五版汉化版的信度和效度,并用该量表评价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的成瘾问题。方法:将英文版Addiction Severity Index(ASI)翻译成中文,并根据国情修订;使用ASI中文版量表在陕西省西安市五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选取526名治疗时间超过3个月的病人进行访谈,一周后随机抽取50名再次访谈;并对五家门诊中治疗时间不足1个月的317名病人进行访谈,评估其成瘾情况。结果:ASI中文版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44-0.79,重测信度为0.68-0.84,评分者信度为0.87-0.98;"精神状况"子量表的CSs与"症状自评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0;"家庭社会关系"子量表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的相关系数为0.45。治疗时间不足1个月病人中除了"医疗状况"和"酒精滥用情况"子量表外,其余5个子量表均有较大比例的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或需要咨询/治疗。结论:《成瘾严重程度指数量表》第五版汉化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参加维持治疗的病人中很多具有较大的成瘾问题,需要门诊医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罗巍吴尊友卫晓丽贾伟张群财李亮亮颜鸿刘志民
关键词:成瘾问题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
氟西汀与米安色林对小鼠自主活动,探究和攻击行为药理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0
2001年
观察和比较氟西汀与米安色林对小鼠自主活动 ,探究和隔离攻击行为的影响 ,探讨二者可能的药理学作用差异 .研究采用以下方法 :①测定群居小鼠的自主活动性和探究行为 ;②评价隔离饲养 4 8~5 7d小鼠的攻击行为 .结果显示 :①ip氟西汀 2 .5~10mg·kg- 1对隔离小鼠的攻击行为具有完全的拮抗作用 ,但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和探究行为无明显影响 ;②ip米安色林 0 .5 ,2 .5或 5mg·kg- 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隔离小鼠的攻击行为 ,并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和探究行为 .结果说明 ,氟西汀和米安舍林对小鼠的自主活动 ,探究行为以及隔离攻击行为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 ,可能与它们不同的药理学作用机理有关 .
梁建辉陆颖王小平孙红蕾李素民李凌江
关键词:抗抑郁药氟西汀米安色林动物
甘肃、贵州、辽宁、浙江、湖南五省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调查甘肃、贵州、湖南、辽宁和浙江五省药物滥用流行现状和流行水平,并探索在我国开展社区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方法:根据上述五省禁毒办掌握(2003年)登记在册的药物滥用人数及各相关地区人口数,计算不同地区人群中登记在册药物滥用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多阶段系统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或确定调查地区。现场调查以抽中的社区或行政村为整群抽样单位,对该社区或村的所有15岁-50周岁实有人口(居住该社区/村的现有人口,包括流动人口和临时居住人员),采用挨户逐人访谈、线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匿名问卷入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居民用药习惯问卷》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内容包括社区(村)人群一生中非医疗目的滥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其他具有滥用潜力的非管制药品的情况(包括滥用种类、时间、原因、方式及因吸毒中毒致死等)。采用EPI-INF 5.01a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结果:(1)本调查在甘肃等五省共抽取30个区县,包括城镇社区34个,农村行政和/或自然村85个,共调查71 849个城乡居民户,15-50周岁人口163 247人,其中有效调查人数161 888人。(2)本次共调查出一生中滥用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药物滥用(吸毒)人员1 098例。(3)滥用的主要药物为海洛因(占92.1%),其他药物包括度冷丁、安钠咖、氯胺酮、冰毒和摇头丸等。(4)按流行病学方法计算,甘肃等五省15岁-50岁年龄段调查人群中一生平均药物滥用率为67.82/万(或0.68%);五省共调查出近5年因药物滥用过量(吸毒中毒)死亡人数48例,药物滥用病死率占五省发现15岁-50岁药物滥用人数的4.4%;药物滥用死亡率占被调查人群总数的29.7/10万。结论:(1)五省15岁-50岁人口调查人群中平均一生药物滥用率为67.82/万(或0.68%)。(2)甘肃、�
刘志民郝伟
关键词: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现患率病死率死亡率
精神障碍及药物滥用的疾病负担及死亡风险被引量:1
2015年
1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直以来,相对于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对精神障碍和药物滥用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然而,许多针对疾病负担的研究显示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越来越重,其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致残率而非致死率。
孙艳坤时杰
关键词:药物滥用疾病负担
吗啡处理大鼠的戒断症状以及血浆吗啡及其代谢物M3G含量的性别差异(英文)
2014年
本文旨在评价阿片依赖行为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纳洛酮催促戒断研究:20只大鼠,单次注射吗啡后1小时注射纳洛酮。评价大鼠戒断症状,同时应用HPLC-UV方法测定血浆中吗啡和M3G浓度。自然戒断研究:97只大鼠,吗啡组以剂量递增法给药28天,于最后一次给药后,评价大鼠自然戒断症状和血浆中吗啡以及M3G的含量。急性给药催促戒断的戒断症状未观察到性别差异。自然戒断后身体戒断症状存在性别差异,雄鼠重于雌鼠(P<0.05)。在急性给药实验和慢性给药实验中,吗啡的Cmax雄鼠比雌鼠含量高,M3G的Cmax雌鼠比雄鼠含量高。吗啡药代动力学特征在急性给药实验和慢性给药实验中存在性别差异。成瘾大鼠自然戒断后身体戒断症状的程度和血浆中吗啡、M3G浓度以及M3G/MOR的比值相关。
孙莉贺瑞英李潇潇刘丽京邓艳萍
关键词:性别差异戒断症状药代动力学吗啡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成瘾行为特征定性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了解甲基苯丙胺成瘾过程不同阶段的行为特征与规律。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草拟定性访谈提纲,对某市12例以甲基苯丙胺为主要滥用物质的吸毒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受访者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在22岁-50岁之间;初次使用甲基苯丙胺的年龄在16岁-46岁之间;滥用方式均为"溜冰";首次滥用的剂量多<4片麻古。初次使用甲基苯丙胺后受访者在一段时间内间断使用药物;3例受访者在半年内开始规律使用,2例受访者在0.5-1年内开始规律使用,3例受访者在3年内转为规律使用。规律使用期间,5例受访者药物使用频率为2天-3天(用)一次,4例受访者每天使用。2例受访者"开始用就想",3例受访者报告在1年内产生"心瘾",即产生精神依赖性。有受访者自述"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用了3年后开始天天想"。大部分受访者在不用麻古时,"心神不定,做事不专注"或"有时候心情烦躁,有时候出现疑神疑鬼",并出现疲劳无力、嗜睡、食欲增加等戒断症状;1例受访者在初次使用甲基苯丙胺后1年即出现上述戒断症状。受访者认为使用甲基苯丙胺后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惰性、人比较懒散,减少参加社交、娱乐活动和承担家庭责任。结论:甲基苯丙胺成瘾过程或可分为尝试性使用、偶尔使用、规律使用、强迫性使用4个阶段,但须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以完善阶段划分依据;甲基苯丙胺具有较强的成瘾性,应依据甲基苯丙胺的成瘾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干预策略。
王子云刘志民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药物成瘾
改进的Delphi法在吸毒人群规模估计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索科学、可行的评估吸毒人群规模的方法。方法:应用改进的Delphi法,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期间,请北京市禁吸戒毒领域的专业人员对本市滥用海洛因和新型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的人群规模分别做出估计。结果:估计2005年12月北京市滥用海洛因人数的中位数是50000(40000-60000),是同期登记在册人数的2.67(2.14-3.21)倍;估计滥用"新型毒品"人数的中位数是50000(30000-95000)。结论:应用改进的Delphi方法在禁吸戒毒领域专业人员中进行毒品滥用情况调查,方法比较科学、易行;虽然存在一些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但随着研究设计的完善,该方法可应用于毒品滥用流行程度评估研究。
季新强孙桂宽刘锐克连智刘志民
关键词:吸毒人群
共9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