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作品数:464 被引量:1,684H指数:17
相关作者:王元银蒋勇陈乔尔徐文华吴明月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39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3篇医药卫生
  • 19篇文化科学
  • 9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8篇口腔
  • 72篇细胞
  • 39篇牙周
  • 39篇缺损
  • 31篇种植体
  • 30篇成骨
  • 28篇下颌
  • 27篇磨牙
  • 26篇肿瘤
  • 25篇颌骨
  • 24篇疗效
  • 22篇牙周炎
  • 21篇蛋白
  • 21篇根管
  • 21篇骨缺损
  • 19篇基因
  • 18篇干细胞
  • 17篇血小板
  • 17篇富血小板
  • 12篇牙髓

机构

  • 46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合肥市口腔医...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安徽省合肥市...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深圳...
  • 5篇安徽安科生物...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皖南医学院
  • 3篇安徽医学高等...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商丘医学高等...
  • 2篇山东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69篇何家才
  • 66篇王元银
  • 58篇周健
  • 45篇王银龙
  • 35篇唐旭炎
  • 30篇徐燕
  • 29篇李全利
  • 27篇陈乔尔
  • 23篇李颂
  • 23篇程继光
  • 21篇梅陵宣
  • 19篇徐文华
  • 17篇陈叶俊
  • 17篇邹多宏
  • 16篇侯爱兵
  • 15篇陈新
  • 13篇孙晓瑜
  • 11篇李午丽
  • 11篇刘鑫
  • 10篇吴明月

传媒

  • 120篇安徽医科大学...
  • 28篇安徽医药
  • 20篇国际口腔医学...
  • 16篇安徽医学
  • 14篇医学综述
  • 1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1篇口腔医学
  • 10篇牙体牙髓牙周...
  • 10篇中国美容医学
  • 10篇实用口腔医学...
  • 7篇临床口腔医学...
  • 7篇中文科技期刊...
  • 6篇上海口腔医学
  • 6篇口腔疾病防治
  • 5篇中国基层医药
  • 5篇华西口腔医学...
  • 5篇中国药师
  • 5篇全科口腔医学...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现代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22篇2023
  • 27篇2022
  • 16篇2021
  • 17篇2020
  • 15篇2019
  • 20篇2018
  • 18篇2017
  • 13篇2016
  • 29篇2015
  • 14篇2014
  • 22篇2013
  • 32篇2012
  • 40篇2011
  • 16篇2010
  • 26篇2009
  • 34篇2008
  • 26篇2007
  • 16篇2006
  • 14篇2005
4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部分生物相容性测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制备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探讨其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化学交联及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光衍射(XRD)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液体置换法测定孔隙率。将第5代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接种至材料上,倒置显微镜及SEM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材料浸提液与BMSCs共培养,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接种后1、3、5 d的相对增殖率(RGR),并评估毒性分级。新鲜犬血加入材料浸提液进行溶血试验,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值并计算溶血率。结果制备的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具有多孔性,孔隙率达(88.6±4.5)%。倒置显微镜及SEM观察可见,细胞在材料周围及表面伸展充分、生长旺盛。材料浸提液培养的细胞具有较好的活力,其毒性分级为1级。溶血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溶血率为1.28%,满足医用生物材料的要求。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王彦梅何家才李全利沈际佳
关键词: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
FasL及FasL ASODN在舌鳞癌细胞免疫逃逸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Fas配体(FasL)及FasL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在舌鳞癌细胞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对人舌鳞癌细胞中FasL表达及功能进行检测,设计合成特异FasL ASODN,转染舌鳞癌细胞,封闭舌鳞癌细胞的FasL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四唑盐(MTT)等方法,观察基因-蛋白-细胞效应。结果通过RT-PCR检测提示在脂质体的量一定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ASO的浓度越高,转染效率越高。MTT/FCM结果显示ASO对SCC-9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FCM对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显示反义链组与正义链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组相比,总凋亡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Fas/FasL途径是口腔鳞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可作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何志良陈乔尔王承阳曹雷贺成功
关键词:肿瘤逃逸舌鳞癌
种植体周围疾病治疗的专家共识及治疗方法的进展被引量:10
2020年
随着种植修复技术及材料的日趋成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随之种植体周围疾病亦呈上升趋势,并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原则及治疗程序等逐渐形成专家共识,同时也不断出现新的治疗理念及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种植体周围疾病治疗的专家共识及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郑桂婷徐燕吴明月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
儿童错畸形与正畸治疗意识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常州市12-14岁儿童咬合不正(错)畸形患病率及临床表现,并调查其对错牙合畸形的认知程度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常州市1912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及临床检查。结果错畸形患病率为54.86%。各类错畸形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牙列拥挤最为常见(63.11%)。42.78%儿童同意或正在正畸治疗。结论常州市错畸形患病率较高,且正畸治疗意识差;应加强口腔健康宣教,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黄红亮秦燕军陈慧霞汪国海蒋勇
关键词:正畸治疗流行病学
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改良Millard法修复33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结果显示33例患儿创口Ⅰ期愈合,双侧唇高基本对称,唇弓形态良好,唇红形态丰满,患侧鼻底封闭好,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大小基本对称。表明改良Millard法是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陈镇何家才
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裂改良MILLARD法
光动力疗法与5-FU缓释剂联合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2007年
5-FU是治疗头颈部癌的常用化疗药物,但副作用大,5-FU缓释剂型的出现拓展了肿瘤治疗的领域。目前,激光联合5-FU缓释剂治疗口腔恶性肿瘤成为其综合治疗的方向之一。现就该联合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朱坤鹍王元银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氟脲嘧啶化学疗法口腔肿瘤
van der Woude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范德伍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是最常见的综合征型唇腭裂。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下唇凹陷或瘘管以及唇裂和(或)腭裂。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于干扰素调节因子6发生基因突变引起。近年来关于该综合征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就其临床表现、遗传学研究、诊断与治疗做一综述。
李午丽梅陵宣
关键词:突变
人工骨替代材料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是影响种植体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研制理想的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植骨材料很多,如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替代材料、组织工程化骨,每种材料各有利弊。而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将多个材料进行复合,制作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骨引导性、骨诱导性、可吸收性及强度的人工复合材料是研究热点。
朱淑倩何家才
关键词:种植义齿骨缺损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90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人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性组(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一次性根管治疗后,一次性组病人的疼痛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9%,P=0.035;一次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P=0.026。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病人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徐翠萍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效果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评价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7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需进行上颌磨牙远移的安氏Ⅱ类正畸患者9例,平均年龄25.6岁,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矫治,通过比较治疗前及远移后的模型,评价磨牙远移效果,以及对比治疗方案中磨牙远移量和磨牙实际远移量,评价磨牙远移效率。结果所有牙位治疗后与尖牙的距离均增加,第二磨牙与尖牙距离平均增加2.29 mm(P<0.05),第一磨牙与尖牙距离平均增加2.1 mm(P<0.05),左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移动表达率(磨牙的实际移动量/计划移动量)分别为79.4%、84.5%,右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移动表达率分别为87.1%、89.1%。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有效远移上颌磨牙,但移动量相比治疗计划略有减少,可在制定方案时进行少量过矫治。
杨梓沈军
关键词:磨牙远移上颌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