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7 被引量:548H指数:13
相关作者:郝建国徐子勤张永彦姚静雯龚莉桂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文理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生物学
  • 26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3篇基因
  • 11篇烟草
  • 10篇植株
  • 7篇植物
  • 7篇转基因
  • 7篇克隆
  • 6篇愈伤
  • 6篇植株再生
  • 6篇质体
  • 5篇叶绿
  • 5篇叶绿体
  • 5篇愈伤组织
  • 5篇原生质
  • 5篇原生质体
  • 5篇转基因烟草
  • 5篇小麦
  • 5篇基因烟草
  • 4篇亚细胞
  • 4篇亚细胞定位
  • 4篇活性

机构

  • 67篇西北大学
  • 6篇西安文理学院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肇庆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德国汉堡大学
  • 1篇陕西超英生物...

作者

  • 28篇贾敬芬
  • 20篇徐子勤
  • 15篇郝建国
  • 10篇王玉华
  • 8篇张改娜
  • 6篇黄萱
  • 5篇高丽美
  • 5篇何涛
  • 5篇王学仁
  • 4篇尉亚辉
  • 4篇王仲孚
  • 4篇王英娟
  • 4篇张永彦
  • 4篇黄丛林
  • 4篇刘永军
  • 3篇巩智刚
  • 3篇郭斌
  • 3篇赵宇玮
  • 3篇周海鹏
  • 3篇徐芳

传媒

  • 10篇基因组学与应...
  • 7篇西北植物学报
  • 7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实验生物学报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分子细胞生物...
  • 3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生物技术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0
  • 11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9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分子量聚乙亚胺介导的基因转染系统及动物皮肤组织基因转染试验被引量:1
2004年
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与阳离子聚合物聚乙亚胺(PEI)结合,用肝癌细胞株CM7221实验,研究其转染效率及可能引起的细胞毒性;进一步用此PEI/DNA复合物转染小鼠皮肤组织,通过报告基因检测,研究转染基因的表达位置及持续表达时间。结果发现,低分子量PEI介导的细胞转染效率最高可达55%,转染效率与PEI结构无关,但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转染活性略有下降。同时,随着分子量的增加,PEI对细胞的毒性也相应的加大;动物皮肤转染实验显示,转染24h后,GFP基因在皮肤组织的毛囊、汗腺、皮脂腺等处高效表达,表达可持续7天。表明低分子量PEI是低毒性、高转染效率的有用非病毒转染载体,能够在动物皮肤组织中进行基因转移,这对皮肤疾病的基因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刘永军李亚萍李军贾敬芬刘镭
关键词:皮肤组织真核表达质粒基因转染
菘蓝环硫指定蛋白基因IiESP的克隆及其编码产物的亚细胞定位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探究十字花科植物环硫指定蛋白(ESP)对硫代葡萄糖苷分解的导向作用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从菘蓝中克隆了Ii ESP基因的c DNA和基因组序列,并分析了其表达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GFP标签对Ii ESP蛋白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并根据氨基酸序列预测了该蛋白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Ii ESP基因含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其基因组、c DNA和ORF序列长度分别为1 555、1 315和1 164 bp。Ii ESP蛋白由387个氨基酸构成,含有5个Kelch模块,可折叠形成球状超螺线管结构。多重比对发现Ii ESP与欧洲菘蓝It ESP、拟南芥At ESP和甘蓝Bo ESP在氨基酸序列上的一致性分别为79%、76%和77%。通过农杆菌渗入法在本氏烟草叶片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Ii ESP基因,证实Ii ESP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RT-PCR分析结果显示,Ii ESP主要在下胚轴、茎、早期花序、成熟花序、花、萼片和花瓣中表达,其在花被中的高活性可能与吸引昆虫进行传粉有关。
马燕勤李典珍姚静雯李琦徐子勤
关键词:菘蓝亚细胞定位
改进的PMP柱前衍生化方法用于单糖的组成分析被引量:29
2006年
An improved carbohydrate derivatization method employing 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Liquid ammonia was used instead of sodium hydroxide aqueous solution to provide the base medium for the derivatization reaction.Derivatization reaction and HPLC s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including reaction time,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MP consumption.The derivatives of five reducing monosaccharides were well separated by HPLC. Because we employed ammonia instead of sodium hydro-xide,the excessive volatile ammonia can be removed by vacumm drying,these derivatives could be directly analyzed by MALDI-TOF-MS without desalting procedure,possessing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monosaccharide and oligosaccharide separation and subsequent MS analysis.This method not only increased the MS detection sensitivity,but also decreased sample wastes during purification. We successfully applied this method to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polysaccharides SPPA-1,SPPB-1 and SPPC-1 purified from Spirulina(Platensis).
林雪王仲孚黄琳娟白泉贾敬芬
关键词:HPLC衍生化
基因枪介导小麦遗传转化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用基因枪将携带gus-bar双标记基因的质粒pDB1及携带RC24几丁质酶基因的质粒pARN6、pBAB3、pYAO24(pYAO24还带有npt 选择标记基因)以pARN6+pDB1、pBAB3+pDB1及pYAO24三种组合方式转入8个小麦品种的未成熟胚盾片组织,经选择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对基因枪介导小麦遗传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基因型、材料、金粒制备和轰击参数进行分析,发现西农88是理想的转基因受体基因型,开花两周后的小麦幼胚为理想的轰击材料,制备子弹时合适的金粒含量为30~50μg/次,充分混匀金粒悬浮液可以减少幼胚损伤和提高转化频率。GUS染色发现以蔗糖为渗透剂所产生的蓝色斑点比以甘露醇为渗透剂所产生的蓝色斑点大。针对载体上的npt 筛选标记基因,150mg/L的硫酸卡那霉素为较理想的选择剂浓度;针对载体上的bar筛选标记基因,PPT的浓度为2mg/L易出现假阳性植株,因此应将浓度增加到3~5mg/L。
黄萱徐子勤郝建国李晶
关键词:小麦影响因素
盐胁迫下植物基因的表达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5年
在各种环境胁迫中,盐胁迫是造成作物减产的严重环境因素之一。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植物耐盐性研究已深入到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基因的结构分析以及基因表达领域。文中就与植物耐盐性密切相关的小分子渗透物质、晚期胚胎发生富集蛋白(LEA)、通道蛋白、盐胁迫相关基因、信号传导基因和转录因子研究作了综述。同时对植物耐盐性研究作了简单的展望。
张改娜何涛王学仁贾敬芬
关键词:盐胁迫调控基因基因工程
草木樨状黄芪和木本霸王的科间体细胞杂交被引量:4
2009年
在成功培养原生质体的基础上,用改进的PEG-高pH高钙法诱导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和木本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原生质体融合,得到了科间体细胞杂种融合细胞。采用罗丹明-6G预处理草木樨状黄芪原生质体以及UV-B辐照霸王原生质体,使双亲原生质体及其同源融合产物均不能持续分裂而死亡,融合后的杂种细胞由于生理互补可恢复持续分裂能力而被筛选出来。融合产物经培养分裂获得了2个杂种细胞系,其中1个分化出芽。染色体计数和分子鉴定证明了杂种的真实性。初步比较了杂种细胞系及亲本对盐分和水分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杂种细胞系对盐分和水分胁迫的耐受性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张改娜贾敬芬
关键词: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
生菜rbcS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其他植物中已知的光合作用关键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小亚基编码基因(rbcS)及其启动子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生菜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技术获得生菜rbcS上游1 046 bp的序列元件(GenBank登录号:JQ741945)。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元件包含植物启动子所必需的核心元件CAAT-box和TATA-box,同时包含具有参与光应答、茉莉酸应答、脱落酸应答、乙烯应答、热胁迫应答及分生组织激活等相关的多种调控元件。序列比对表明,该序列与菊科、茄科、豆科3种科属多种植物的rbcS启动子序列存在较高同源性。该启动子的获得为开展以生菜作为外源蛋白表达宿主的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董浩赵轶君李红民
关键词:生菜加氧酶启动子
毛头鬼伞中一条新28S rRNA的发现及其同源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从担子菌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菌丝中分离获得一条新的28S rRNA序列,序列长度为906bp(GenBank accession No.GU568178)。该序列是我们前期在从毛头鬼伞中克隆一种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蛋白基因y3时意外获得的一条非目的条带。将此获得的序列通过NCBI的BLAST,以及与其同源序列进行Clustal w和MEGA聚类分析,证实该序列是28S rRNA,同时还发现毛头鬼伞的系统进化关系比较离散。此外,在这一新28S rRNA与TMV的抗性蛋白基因y3之间发现有两个同源区段有可能是PCR扩增y3基因时出现非目的条带的原因。在这两个同源区段中,其一区段与克隆y3基因时所用的PCR引物之一有较高的相似性,另一区段也是一般PCR引物的类似物。本研究中新28S rRNA序列的获得是PCR扩增中出现非目的条带的新例,该序列的发现及聚类分析的结果有助于真菌基因组学研究及真菌生物分子分类系统的建立。
王学仁贾敬芬邱军兴张改娜何涛郝建国
关键词:毛头鬼伞RRNA聚类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识别蜂胶特征组分及定量对比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建立识别蜂胶特征组分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150mm×4.6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0.1%(体积比)甲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320nm,并进行190~400nm全波长扫描。结果美国、陕西两种蜂胶图谱重叠率达到85%以上,40个特征组分相对峰面积存在差异。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结果代表性强、重现性良好,为蜂胶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符军放曹炜索志荣郑建斌宋纪蓉尉亚辉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蜂胶
草木樨状黄芪抗甲硫氨酸变异系的离体筛选及鉴定被引量:7
2003年
通过组织培养体系进行了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 Pall.)抗甲硫氨酸变异系的筛选。无菌苗幼茎切段诱导的愈伤组织经NaN_3诱变后,经过筛选获得了抗14mmol/L甲硫氨酸的变异细胞系,并分化出大量植株。再生植株已经在大田中开花结实。经分析表明:抗性细胞系脱离选择压6个月后,放在含15mmol/L甲硫氨酸的培养基上培养25天后,其相对增长率是对照的10.2倍。抗性系再生植株游离甲硫氨酸是对照的2.12倍,并且天冬族氨基酸都有明显增加。SDS-PAGE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在蛋白质及同工酶酶谱上抗性系再生植株均出现与对照不同的差异。
陈刚贾敬芬郝建国
关键词:离体筛选牧草离体培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