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品数:251 被引量:3,505H指数:34
相关作者:张学通夏文韬韩方虎王桃王迅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1篇农业科学
  • 55篇生物学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9篇草地
  • 33篇土壤
  • 26篇植物
  • 25篇苜蓿
  • 20篇植被
  • 18篇黄土高原
  • 17篇紫花
  • 17篇胁迫
  • 17篇MODIS
  • 16篇紫花苜蓿
  • 15篇青藏高原
  • 13篇青藏
  • 12篇植被指数
  • 12篇物量
  • 11篇遥感
  • 11篇披碱草
  • 11篇干旱
  • 10篇生物量
  • 10篇内生真菌
  • 8篇积雪

机构

  • 250篇兰州大学
  • 23篇甘肃农业大学
  • 7篇兰州商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甘肃中医药大...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贵州财经大学
  • 3篇仲恺农业工程...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青海省畜牧兽...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0篇梁天刚
  • 27篇傅华
  • 26篇南志标
  • 21篇沈禹颖
  • 21篇冯琦胜
  • 19篇侯扶江
  • 18篇陈全功
  • 16篇张学通
  • 15篇张金林
  • 13篇郭正刚
  • 13篇黄晓东
  • 12篇王锁民
  • 12篇于惠
  • 11篇张自和
  • 10篇王玮
  • 9篇李文龙
  • 9篇张丽静
  • 9篇牛得草
  • 9篇李春杰
  • 8篇王志伟

传媒

  • 70篇草业科学
  • 37篇草业学报
  • 19篇甘肃草原生态...
  • 17篇第三届全国草...
  • 9篇生态学报
  • 9篇兰州大学学报...
  • 8篇草地学报
  • 6篇西北植物学报
  • 6篇草原与草坪
  • 5篇干旱区研究
  • 4篇中国草地学报
  • 3篇中国沙漠
  • 3篇冰川冻土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山地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菌物学报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资源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96篇2011
  • 38篇2010
  • 34篇2009
  • 21篇2008
  • 19篇2007
  • 18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1篇2003
2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芒草不同季节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83
2011年
内稳性理论和生长速率理论是生态化学计量学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为探讨高等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碳(C)、氮(N)、磷(P)元素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内稳性特征以及与生长速率的关系,研究了黄土高原天然草地建群种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地上组织C、N、P含量季节动态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探讨家畜采食对植物体内元素内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封样地(1)长芒草3-7月地上生物量逐步增加,且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3-5月;3-5月植物体C∶N、C∶P、N∶P显著提高,不符合生长速率理论。(2)长芒草C含量3-5月显著升高,5-9月差异不显著,而N和P含量3月含量最高,5-9月逐渐降低;3-9月,长芒草的C∶N与C∶P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N∶P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生育时期长芒草C含量和N∶P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3.65%和6.60%,表现出较强的内稳性,而N、P含量及C∶N、C∶P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放牧样地,(1)长芒草叶片N、P含量均高于围封样地,C∶N和C∶P小于围封草地,且5、7月N∶P高于围封草地。(2)长芒草C含量和N∶P变异也较小,但N∶P变异明显大于围封草地,为21.30%。表明放牧影响长芒草C、N、P计量特征,且C、N∶P具有较强的内稳性。
牛得草董晓玉傅华
关键词:养分含量生育阶段生长速率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50
2004年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是生态学领域所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本研究利用人工构建的一年生植物群落,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植物功能群多样性和功能群成分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作用机制———取样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群落生产力呈增加趋势,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存在正效应,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总体效应可通过生产力与物种数的二次函数关系y=-37.463x2+478.63x+1097.3,(R2=0.9167)得到较好的体现。功能群多样性和功能群成分均对系统功能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物种数一定时,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的群落其生产力水平也较高,而功能群多样性一致时,含C3、C4功能成分的群落其生产力水平较其他群落的高。分析结果还表明,在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中,取样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共同发生作用,说明物种的特性及物种在资源利用方面表现出的异质性对生态系统功能可能都有重要影响。
江小雷张卫国严林王刚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产力
基于3S技术的牧区雪灾评价方法被引量:27
2006年
利用NOAA卫星数据及地面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建立了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应用线性混合光谱分解原理,研究了基于像元的积雪覆盖率及积雪空间分类算法;依据草地畜牧业的特点,综合考虑了雪情、草情、畜情和气象因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草地畜牧业的危害程度,提出了2种新的基于格网单元的积雪危害指数和雪灾综合评价指数,构建了积雪危害分级与雪灾综合评价标准。通过对北疆阿勒泰牧区雪灾研究的结果表明,这2种指数和分级评价标准能准确详细地反映雪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危害程度,对牧区雪灾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梁天刚刘兴元郭正刚
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生产性能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1999-2001年调查了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的基本情况。甘肃马鹿的鲜茸产量随鹿龄增长分为,产茸量快速增加阶段(1~6岁)、产茸量缓慢增加阶段(6~11岁)和产茸量下降阶段(11岁以后)。总体上呈凸抛物线变化,11岁达到产茸高峰,鲜茸产量与体重,饲养群数量与鹿茸总产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肃马鹿体型在我国8个马鹿亚种中属中等偏下,幼鹿的体长指数和头长指数低于成年鹿,肢长指数和管围指数高于成年鹿,幼公鹿的胸围指数和体躯指数高于成年公鹿,但幼母鹿则低于成年母鹿,成年鹿体尺指数的性别差异大于幼鹿。1999和2000年适龄母鹿的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平均分别为61.5%和55.6%,母鹿繁殖率在3~5岁间逐渐增加,5岁马鹿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6~9岁之间下降幅度较小,意外伤害和疾病是影响繁殖成活率的两大因素。甘肃马鹿饲养群结构基本呈正金字塔型,不合理出售是甘肃马鹿饲养群性比和年龄结构失调的主要因素。甘肃马鹿的性比结构与鹿茸价格有正相关联系,性比的变化周期在8年左右,可以用作鹿茸市场预测。公鹿在6岁以前体重随年龄呈指数增加,1岁公鹿的体重可达60kg左右,屠宰后产出/投入为4.26,具有发展成为肉用型家畜的潜力。肃南鹿场高山草原-甘肃马鹿生产系统通过完善生产层次,经济效益提高3.
侯扶江李广常生华于应文安玉峰
关键词:甘肃马鹿鹿茸体尺性状畜群结构体重
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被引量:42
2008年
气象要素是草原综合顺序分类中重要的指标,对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组成、生长、演替更新及干物质的积累有很大的影响。利用甘肃及其周边186个气象台站30年平均降水资料,分别采用了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 tension)、样条函数法(Spline methods)和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ing)等3种常见的空间内插方法较为系统的分析比较了这3种内插方法插值结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结果都基本上反映了甘肃降水大体空间分布规律,而普通克里格法的插值效果最好,样条函数法次之,反距离加权法较差。
储少林周兆叶袁雷陈全功
关键词:空间插值年降水量
高寒草甸区36种栽培燕麦生产性能的灰色综合评价
2010年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株高、分蘖数、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鲜干比5个性状为评价指标,对天祝高寒草甸区种植的36种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通过对各品种加权关联度的比较,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其品种的优劣和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品种中青永久199(Avena Sativa L cv.Qingyongjiu NO.199)表现最好,生产性能最高,其次是白燕麦7(Avena Sativa L.CV.Baiyanmai NO.7)、青永久321(Aveact Sativa L.cv.QingyongJiu NO.321)、青永久958(Avena Sativa L.CV.QingyongJiu NO.958)和CNC燕麦(Avena Sativa L .CV.CNC)。这5个燕麦品种与“参考品种”的加权关联度都大于等于0.65,可作为海拔在3000m左右的高寒草甸区种植高产燕麦人工草地的理想品种。此外青永久255(Avena SativaL.CV.Qingyongjiu NO.255)、青永久97(Avena Sativa L.CV.Qingyong Jiu NO.97)等8个燕麦生产性能较高,表现较好,可适当推广种植。
王桃徐长林周志宇王楠姜文清
关键词:高寒草甸饲用燕麦综合评价
一年生植物群落内取样效应和互补效应的分离被引量:8
2006年
利用人工建植的1年生植物群落对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及其潜在作用机理———取样效应和互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多样性水平内群落生产力变化幅度较大,不同的物种组合对生产力水平也有较大的影响。植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生产力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计算表明,所有混播群落均程度不同地存在多样性净效应,但不同多样性水平间及同一多样性水平内,净效应变化较大。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净效应间亦呈二次函数关系。多样性净效应与群落生产力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多样性净效应的两个组成部分———取样效应和互补效应对多样性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应:互补效应与物种多样性间呈单峰格局关系;而取样效应与多样性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取样效应和互补效应均随着群落生产力的提高而显著增强。结果还表明,除物种多样性外,物种的组成(或物种的特性)对群落生产力、多样性净效应及其分解成分———取样效应和互补效应均有显著影响。据此,可以认为在短期多样性实验中,取样效应和互补效应均对多样性-生产力正相互关系产生作用,但取样效应的强度要大于互补效应。
江小雷张卫国
关键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产力
党参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对党参肌动蛋白(actin)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根据已经克隆的植物acti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党参根部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actin基因片段并连接到pMD19-T Simple载体上,阳性克隆经PCR检测后进行测序。结果得到一段603 bp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编码200个氨基酸,与高等植物acti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78%以上,与其他肌动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0%以上。结论首次从党参中克隆出了actin基因,为有效利用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吴永娜李剑许瑞王引权张延红王惠珍张金林
关键词:党参肌动蛋白基因克隆RT-PCR
长芒草不同季节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内稳性理论和生长速率理论是生态化学计量学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为探讨高等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碳(C),氮(N)、磷(P)元素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内稳性特征以及与生长速率的关系,研究了黄土高原天然草地建群种植物长芒草(Stipa bu...
牛得草董晓玉傅华
关键词:长芒草养分含量生育阶段生长速率
文献传递
高原鼢鼠土丘空间格局及主要特征研究被引量:43
2006年
通过对高原鼢鼠土丘的数量、植被、分布格局、形态演化等内容的分类研究表明,高原鼢鼠的土丘可依据其形成时间分为1年龄、2年龄和3年龄3种类型。3类土丘的面积和数量关系分别为1:0.96:1.01和1:0.97:1.10,说明近3年来鼠群数量基本保持稳定。通过对3类土丘比例关系的分析,可预测鼠群数量的消长趋势。由于当年8月前形成的土丘具有易于识别、代表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作为高原鼢鼠相对密度的指标更为适宜。在正常情况下.鼠丘植被的恢复周期在3年左右。3年龄土丘的植被盖度、物种组成等指标与背景植被已无显著差异.但鼠丘地仍有较明显的凸起,平均高出背景地约7~8cm,而鼠丘占地面积则较新生土丘有显著缩小。
何俊龄张金沙杨莹博邓汉刚魏进招张卫国
关键词:高原鼢鼠种群密度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