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02 被引量:1,313H指数:18
相关作者:吴安平刘桂云范睿申燕郭丽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1篇生物学
  • 51篇农业科学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轮虫
  • 25篇臂尾轮虫
  • 18篇萼花臂尾轮虫
  • 16篇小蜂
  • 15篇温度
  • 13篇种群
  • 12篇毒性
  • 11篇植物
  • 11篇生活史特征
  • 11篇微囊藻
  • 10篇生命表
  • 10篇铜绿微囊藻
  • 10篇群落
  • 9篇膜翅
  • 9篇膜翅目
  • 8篇多刺裸腹溞
  • 8篇英文
  • 8篇鱼类
  • 8篇生命表统计学...
  • 7篇小蜂科

机构

  • 20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城...
  • 4篇中国科学院宁...
  • 3篇池州职业技术...
  • 3篇皖南医学院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慈溪市林特技...
  • 2篇宁波市林特科...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1篇席贻龙
  • 26篇张庭廷
  • 24篇胡好远
  • 15篇严云志
  • 14篇肖家欣
  • 12篇柯丽霞
  • 12篇聂刘旺
  • 12篇储玲
  • 12篇张盛周
  • 11篇温新利
  • 9篇何梅
  • 9篇项贤领
  • 9篇张绍铃
  • 9篇吴安平
  • 8篇蔡亚非
  • 8篇肖晖
  • 7篇郑春艳
  • 7篇杨慧
  • 7篇齐笑笑
  • 7篇王友保

传媒

  • 25篇安徽师范大学...
  • 16篇生态学报
  • 11篇生态学杂志
  • 10篇水生生物学报
  • 9篇激光生物学报
  • 8篇生物学杂志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湖泊科学
  • 6篇卫生研究
  • 6篇动物分类学报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生物学通报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Curren...
  • 3篇植物资源与环...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Entomo...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12篇2014
  • 9篇2013
  • 19篇2012
  • 30篇2011
  • 39篇2010
  • 24篇2009
  • 17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杨酸对水华鱼腥藻的化感抑制作用及相关毒理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水华鱼腥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鲤鱼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能有效抑制水华鱼腥藻的生长;抑藻作用的最佳浓度为0.6mmol/L,用该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处理鲤鱼1周后,鲤鱼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肝脏、鳃和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活性也没有明显影响,提示水杨酸对鲤鱼无毒性作用,对水华治理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吴安平张庭廷何梅聂刘旺
关键词:水杨酸水华鱼腥藻化感毒理
温度和食物密度对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运用单个体培养方法研究了温度(15、20、25和30℃)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3.0×106和5.0×106cells/ml)对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出生时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总生殖率、净生殖率、种群内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等生活史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轮虫出生时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总生殖率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对种群内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无显著的影响;食物密度对轮虫的净生殖率和总生殖率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轮虫出生时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种群内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均无显著的影响;食物密度与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所有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均无显著影响.轮虫出生时的生命期望和世代时间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显著缩短.轮虫的净生殖率在15℃下最低,30℃下最高,20和25℃间无显著差异;轮虫的总生殖率在15℃下较低,20、25和30℃下较高且三者间无显著差异;轮虫的净生殖率和总生殖率均在3.0×106cells/ml食物密度下较高,1.0×106和5.0×106cells/ml食物密度下较低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宁乐锋席贻龙孙强周澳
关键词:温度食物密度生活史特征
徽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及分析
2020年
为探讨徽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及低头水坝对其的影响,于2016年4月和8月(非丰水期)采集并分析了徽水河浮游动物样品。结果表明,徽水河中浮游动物共有64种,其中干流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共有49种。8月份浮游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4月份(Paired samples t-test,p<0.05)。干流中,浮游动物密度在3类生境间变动趋势表现为坝上库区段>坝下冲刷区>远离河坝段,月份、生境类型及其交互作用对其密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性影响(Two-way ANOVA,p>0.05)。结果显示,低头水坝有增加坝上库区段浮游动物密度的趋势,但其影响程度并不显著。
刘远辉吴博文温新利席贻龙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三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百喜草生长、矿质元素含量及抗旱性的影响(英文)
2011年
研究了三种丛枝菌根(AM)真菌Glomus Aggregatum(G.a)、G.etunicatum(G.e)和G.intraradices(G.i)对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生长、矿质元素含量及干旱胁迫下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3种AM真菌处理显著提高了主根长和地上部干重,菌根依赖性依次为G.a>G.i>G.e.G.a和G.e接种株根部P、K、Mg、Cu含量,G.i接种株根部P、Mg、Ca含量及G.e接种株根部C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G.a接种株地上部P、K、Mg、Ca和Zn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而G.e和G.i处理的地上部P、K、Mg、Ca和Cu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干旱胁迫4d时,G.a和G.e处理的地上部POD活性、G.a处理的地上部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干旱胁迫8 d时,各接种株的SOD和POD活性与对照并无显著性差异,而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地上部脯氨酸含量,G.e和G.i处理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三种AM真菌以G.a接种处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喜草的生长及抗旱性,而G.e和G.i的效果相对较弱.
吴雪俊肖家欣杨安娜安静陈迎迎胡成银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百喜草矿质元素抗旱性
凤丹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凤丹不同部位浸提液处理玉米种子和幼苗,通过测定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的一些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凤丹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顺序表现为根浸提液>根际土浸提液>茎和叶浸提液。从化感效应指数看,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玉米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受凤丹浸提液影响显著;而在幼苗生长阶段,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各浸提液的处理较敏感,上述指标可以作为衡量凤丹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其化感作用强度的指标。
张莉王兴飞王友保
关键词:玉米浸提液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黄山九龙峰保护区尖头鱥的年龄、生长和繁殖(英文)被引量:5
2015年
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逐月采集标本,对黄山九龙峰保护区尖头鱥(Phoxinus oxycephalus)的年龄、生长和繁殖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研究。尖头鱥雌、雄鱼性比为0.77︰1,与1︰1差异显著。根据体长频率分布来确定年龄组成,结果显示雌鱼和雄鱼的最大寿命分别为3龄和2龄,均以1龄和2龄为优势年龄组。1龄时的体长生长速度最大,至2龄或3龄逐渐变缓。雌、雄鱼的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对应体长分别为93.0 mm和76.9 mm。尖头鱥繁殖时间为4—7月;绝对繁殖力较低(174—2151卵粒),且在2、3年龄组间显著差异,但相对繁殖力无显著的年龄组间差异。尖头鱥的上述生活史特征,可能体现了对局域环境条件(如营养贫乏、环境动荡及水文周期等)的生态适应性。尖头鱥在我国东南部的高海拔地区呈零星分布,种群数量小,加之繁殖投入低下,因此该物种在面临人类干扰和环境变化时极易濒危和灭绝。
储玲叶娟司春王文剑严云志陈毅峰
关键词:年龄繁殖
餐厨垃圾混菌发酵制备燃料乙醇实验研究
本试验以校园餐厨垃圾为原料,采用微生物预处理的糖化手段,利用高酒精产率的啤酒酵母发酵产乙醇。通过单因素试验,以乙醇产量为响应值,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制备的工艺条件。本实验选用餐厨垃圾丰富了燃料乙醇的取材途径,实现...
刘爱民徐双锁蔡欣彭鹏卢存龙
关键词:燃料乙醇发酵工艺微生物降解
文献传递
节节草生长对铜尾矿砂重金属形态转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0
2010年
通过盆栽模拟栽培试验,研究了节节草生长对铜尾矿砂重金属形态转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节节草生长显著提高了尾矿砂中有机物结合态重金属比例(P<0.01),降低了交换态和残渣态重金属比例(P<0.05)。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均随着节节草的生长而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与植物生长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过氧化氢酶=0.911,P<0.05;r脲酶=0.957,P<0.01),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在植物生长旺盛期达到峰值,分别是对照组的2.40和2.02倍,随后迅速下降;而磷酸酶活性却显著下降(r磷酸酶=-0.923,P<0.05)。土壤酶活性与节节草地下部分干重的相关性大于地上部分;且与土壤有机物结合态重金属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态和残渣态重金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节节草生长不仅促进了铜尾矿砂重金属朝螯合态方面转化,有效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同时还显著地改善了铜尾矿砂的基质环境和土壤肥力。因此,节节草在铜尾矿废弃地恢复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李影陈明林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土壤酶
铁胁迫对三种柑橘砧木的生长、生理特性及铁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以枳壳、酸橙和红橘三种柑橘砧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铁胁迫对其生长、生理特性及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胁迫(0μmol.L-1)时,三种柑橘砧木的生长指标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低铁(5μmol.L-1)和适量铁(50μmol.L-1)处理;三者叶片和根系的POD、CAT活性显著降低,SOD活性变化复杂,根系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缺铁和低铁处理时,三者根系铁含量值相当,均显著低于对应适量铁处理;随着铁处理浓度的升高,三者铁的叶/根、茎/根转运系数均逐渐降低,而叶/茎转运系数无明显差异。
肖家欣齐笑笑张绍铃
关键词:铁胁迫柑橘砧木生理特性
对羟基苯甲酸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效应以及对鲤鱼的毒性作用被引量:35
2008年
为了寻找治理水华的有效方法,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鲤鱼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其半抑制浓度(EC50)为0.42mmol·L-1;抑藻机制之一可能是对羟基苯甲酸能促进细胞氧自由基(O2·-)的产生,从而导致藻细胞膜结构的损伤.实验中抑藻作用最佳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0.8mmol·L-1)作用于鲤鱼后,对鲤鱼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肝脏、鳃和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也没有明显影响,提示对羟基苯甲酸在该浓度下对鲤鱼无毒性作用.因此,对羟基苯甲酸可望被开发出一种高效低毒的生物杀藻剂.
张庭廷何梅吴安平聂刘旺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酸化感作用毒理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