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68 被引量:2,021H指数:19
相关作者:刘都宝王焕黎兵徐恒志石阳阳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物理学院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9篇期刊文章
  • 8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3篇化学工程
  • 114篇理学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建筑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31篇聚氨酯
  • 263篇水性
  • 244篇水性聚氨酯
  • 136篇改性
  • 76篇丙烯
  • 75篇乳液
  • 70篇纳米
  • 66篇丙烯酸
  • 54篇丙烯酸酯
  • 50篇涂料
  • 49篇树脂
  • 35篇环氧
  • 33篇复合材料
  • 33篇复合材
  • 31篇乳液聚合
  • 29篇性能研究
  • 27篇环氧树脂
  • 27篇改性水性聚氨...
  • 26篇聚丙烯
  • 24篇阻燃

机构

  • 564篇安徽大学
  • 7篇东华大学
  • 7篇合肥安大天辐...
  • 6篇南京大学
  • 6篇山东大学
  • 5篇安徽安大华泰...
  • 4篇安徽省化工研...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浙江传化股份...
  • 3篇桂林电子科技...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马鞍山采石矶...
  • 2篇滁州职业技术...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安徽建筑工业...
  • 2篇池州学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安徽安利合成...
  • 1篇巢湖学院

作者

  • 211篇许戈文
  • 163篇杨建军
  • 154篇张建安
  • 154篇吴庆云
  • 152篇吴明元
  • 87篇鲍俊杰
  • 86篇黄毅萍
  • 45篇刘都宝
  • 35篇王焕
  • 33篇黎兵
  • 30篇聂王焰
  • 27篇徐恒志
  • 27篇周艺峰
  • 26篇章于川
  • 25篇纪学顺
  • 23篇李莉
  • 21篇徐洪耀
  • 20篇田玉鹏
  • 20篇夏茹
  • 19篇张彪

传媒

  • 49篇安徽大学学报...
  • 35篇涂料技术与文...
  • 35篇环球聚氨酯
  • 29篇涂料工业
  • 22篇中国胶粘剂
  • 22篇聚氨酯工业
  • 18篇化工新型材料
  • 18篇粘接
  • 18篇精细化工
  • 16篇中国涂料
  • 16篇高分子材料科...
  • 14篇中国皮革
  • 14篇应用化学
  • 13篇功能材料
  • 13篇第6届水性木...
  • 12篇应用化工
  • 12篇合成化学
  • 8篇化学推进剂与...
  • 8篇水性树脂及其...
  • 7篇功能高分子学...

年份

  • 6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14篇2017
  • 18篇2016
  • 25篇2015
  • 24篇2014
  • 33篇2013
  • 49篇2012
  • 73篇2011
  • 65篇2010
  • 68篇2009
  • 77篇2008
  • 55篇2007
  • 21篇2006
  • 2篇2005
5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霉素化学键接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合成及pH敏感释放被引量:3
2015年
合成了前驱体三-(2-氨乙基)-N,N′,N″-三硫辛酸氨,该前驱体经三丁基膦(TBUP)还原后得到末端带有6个巯基的小分子单体(C-6SH)并共价偶联腙键修饰的阿霉素-(6-马来酰亚胺基己酰)腙(MAL-DOX)。通过巯基与丙烯酸酯的点击化学反应,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连续投料制备了具有内核交联、表面聚乙二醇(PEG)化与pH敏感药物释放特性的聚合物纳米颗粒。采用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DLS)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纳米颗粒呈球形,平均尺寸为42nm。体外药物释放表明:通过腙键连接阿霉素(DOX)的聚合物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释放能力,即在酸性条件下(pH=5.5)的释放速率比生理pH环境下要明显加快。
赵鑫曹明冯晓双陈鹏张玉娇宋长江
关键词:PH敏感
互传网络敏感型聚氨酯水凝胶的合成与研究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酝(IPDI)、聚氧化丙烯二醇(PPG-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蓖麻油(C.O)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交联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在此乳液中加入丙烯酰胺、引发荆(KPS),交联荆(BMA)进行自由基聚...
刘都宝鲍俊杰黎兵纪学顺许戈文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酰胺互穿网络交联剂
文献传递
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简述了无卤阻燃剂的研究现状。无卤阻燃剂可分为无机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有机硅阻燃剂、纳米阻燃剂等。对阻燃剂在高分子材料燃烧过程中的阻燃效应和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机理进行了探讨,并介绍膨胀型阻燃剂在涂料、聚丙烯、聚乙烯、不饱和聚酯、ABS等中的应用。最后对膨胀型阻燃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梅锦岗杨建军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
关键词:阻燃剂膨胀型
微波合成含氮掺杂碳量子点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3
2020年
以柠檬酸和尿素分别为碳源和氮源,微波法合成含氮掺杂碳点N-CDs。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化丙烯(PPG-2000)为主要原料,加入不同量的N-CDs制备一系列碳点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N-CDs/WPU)。通过FTIR、TEM、XPS、UV-vis、荧光光谱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N-CDs主要由碳氮氧元素组成,表面具有胺基、羟基等活性基团,N-CDs的加入,提高了复合胶膜的力学性能,赋予了胶膜荧光性能。当N-CDs质量分数为0.6%时胶膜拉伸强度达到最大35.00MPa,加入量质量分数为0.8%时荧光强度最佳。
田振许戈文黄毅萍鲍俊杰熊潜生孙文兰芬芬姚周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荧光性能
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6
2007年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偶联剂,将端羟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预聚物(PBs)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进行多嵌段共聚,得到PBS/PEG多嵌段共聚物。采用FT-IR、^1H—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同时研究物料配比和偶联剂TDI的用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及共聚物的吸水率和水解降解行为等。结果表明,PEG的引入使得材料的亲水性显著改善,共聚物的降解速率较纯PBS有大幅度提高。
陈静武锦周艺峰聂王焰余瑾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
聚碳酸酯基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以聚碳酸酯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为主要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聚碳酸酯基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异氰酸根与羟基的物质的量比[n(—NCO)/n(—OH)]的变化对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粒径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徐恒志张威王焕鲍俊杰许戈文
关键词:木器涂料水性聚氨酯合成工艺性能表征
文献传递
聚醚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亲水扩链剂和其他小分子多元醇反应合成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讨论了不同异氰酸酯、扩链剂用量对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状态、涂膜的耐水与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异氰酸酯用量的增加,涂膜的强度及硬度逐渐提高,但涂膜的柔韧性降低、弹性下降;随N-甲基二乙醇胺(MDEA)用量的增加,涂膜的机械性能及耐水性降低;异氰酸酯的含量为47.3%、扩链剂MDEA的含量为4.3%时,乳液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且涂膜的断裂伸长率为1568%,48h吸水率为4%,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及耐水性能。
张威饶舟徐恒志黄毅萍许戈文
关键词: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原位微悬浮法纳米二氧化硅/氯醚树脂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2014年
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干燥后预先分散于乙烯基异丁基醚中,再通过原位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纳米SiO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考察了KH-570添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对纳米SiO2表面接枝率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SiO2和纳米SiO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表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KH-570与纳米SiO2质量比为1.2∶1,pH值为8.0 ~9.0,反应时间为8h;制备出的纳米SiO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以纳米SiO2为核,其平均粒径为150~ 250 nm,其中核的直径为100~150 nm.
杨建军吕国斌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王申生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氯醚树脂ISOBUTYL
功能型聚氨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综述了生物降解型聚氨酯、形状记忆型聚氨酯、阻燃型聚氨酯、导电型聚氨酯等功能型聚氨酯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饶舟张威王焕许戈文
关键词:功能高分子聚氨酯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分散液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由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新戊二醇和己二酸缩聚,制得数均分子质量为980和分子质量为1248的水溶性聚酯多元醇。将此聚酯多元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在无有机溶剂参与的情况下进行预缩聚,最后将预聚体用1,4-丁二醇扩链,三羟甲基丙烷交联,分散于水中,即制得高固含量(50%)、高结晶性、平均粒径为24.83nm的水性聚氨酯稳定分散体。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仪以及宽角X射线衍射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聚酯多元醇和水性聚氨酯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周亭亭杨建军吴庆云吴明元张建安
关键词:聚酯多元醇水性聚氨酯粒径
共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